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您,诗经,蒹葭,第1页,解 题,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怀人诗作。,蒹葭意思是,芦苇,,皆生于水边。,第2页,1、了解诗经全貌。,2、诗经“六义”,3、体会景物描写作用,感受诗歌优美意境。,4、把握“伊人”形象。,5、经过蒹葭学习,对诗经中爱情诗歌有较深入了解。,第3页,1.诗经本名诗,是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所辑多是周初至春秋中叶作品,共305篇。至汉代,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始称诗经。,第4页,诗经“六义”:,“诗文宏奥,包韫六义。”,刘勰文心雕龙比兴,指风、雅、颂、赋、比、兴。,第5页,风,雅,大雅,小雅,颂,周,商,鲁,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第6页,“笙诗”,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有目无辞,被称为“笙诗”。,第7页,“风”、“骚”,“风”、“骚”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源头,第8页,2、关于诗经编集,献诗说,采诗说,孔子删诗说,第9页,献诗说,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者讽刺,第10页,采诗说,周代设采诗官到民间采诗,以了解民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艺文志,第11页,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汉书食货志),第12页,何休曰:“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解诂),第13页,孔子删诗说,司马迁:“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史记孔子世家),第14页,班固:“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汉书艺文志),第15页,墨子公孟篇:“儒者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第16页,昔仲尼所删诗三百篇,初传卜商,后之学者,以师道相高,故有齐、鲁(韩、毛)四家之目。,唐皎然诗式,“李少卿并古诗十九首”,第17页,论语子罕:“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第18页,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第19页,诗经主要内容和思想意义,一、周民族史诗,诗经大雅中保留了五首古老周民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记述了从周始祖后稷诞生到周武王灭商一些传说和英雄史迹。,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怎样?克禋(,yn,)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生民(一),第20页,二、颂歌:小雅,鹿鸣,小雅南有嘉鱼 周颂维天之命商颂殷武大雅江汉,三、怨刺诗,周道始缺,怨刺之诗起。,汉书,刺过讥失,所以匡救其恶。,郑玄诗谱序,第21页,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第22页,四、婚恋诗,“,婚恋”指以恋爱、婚姻为主题诗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周南关雎,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王风采葛,第23页,五、农事诗七月,六、征役诗,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第24页,蒹 葭,诗 经,第25页,蒹 葭,蒹 葭 苍 苍,白 露 为 霜。所 谓 伊 人,在 水 一 方。溯 洄 从 之,道 阻 且 长。溯 游 从 之,宛 在 水 中 央。,蒹 葭 萋萋,白 露 未 晞。所 谓 伊 人,在 水 之 湄。溯 洄 从 之,道 阻 且 跻。溯 游 从 之,宛 在 水 中 坻。,蒹 葭 采 采,白 露 未 已。所 谓 伊 人,在 水 之 涘。溯 洄 从 之,道 阻 且 右。溯 游 从 之,宛 在 水 中 沚。,第26页,蒹 葭,苍 苍,,白 露 为 霜。,所 谓,伊 人,,在 水 一 方,。,溯 洄,从,之,,道,阻,且 长。,溯 游,从 之,,宛,在 水 中 央。,(1)苍苍:茂盛样子,(2)伊人:那人,指所爱人,(3)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逆流,(4)从:追寻,(5)阻:艰险,(6)溯 游:顺流而下,(7)宛:好像、好像,第27页,遂觉点睛欲飞,入神之笔,-姚际恒,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耳。其实首章已成绝唱,-方玉润,第28页,秋水茫茫,思之可及,行之不易,心绪迷离,神思恍惚,亦真亦幻,“玩其词,虽若可望不可即。味其意,实求之而不远,思之而即至者。”(诗经原始)-方玉润,第29页,赋中见兴笔法,空灵缥缈意境,落寞悲凉气氛,人间词话:“诗经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第30页,此诗在秦风中气味绝不相类,以好战乐斗之邦,忽过高超远举之作,可谓鹤立鸡群,倏然自异者矣。-方玉润,第31页,蒹 葭,萋 萋,,,白 露 未,晞,。,所 谓 伊 人,,在 水 之,湄,。,溯 洄 从 之,,道 阻 且,跻,。,溯 游 从 之,,宛 在 水 中,坻,。,(1)萋萋:茂盛样子,(2)晞:干,(3)湄:岸边,水草交接地方,(4)跻(j):高,(5)坻(ch):水中高地,第32页,蒹 葭,采 采,,,白 露,未 已,。,所 谓 伊 人,,在 水 之,涘,。,溯 洄 从 之,,道 阻 且,右,。,溯 游 从 之,,宛 在 水 中,沚,。,采采:茂盛,众多,未已:还没有完 已:停顿,涘(s):水边,右:弯曲,沚(zh):水中小块陆地,第33页,译文,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珠结成霜。我心中那个人儿,伫立在那河水旁。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流而下寻她,好像就在水中央。芦苇茂盛密又繁,晶莹露珠还未干。我心中那个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难登攀。顺流而下去寻她,好像就在水中滩。芦苇片片根连根,晶莹露珠如泪痕。我心中那个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艰险如弯绳。顺流而下去寻她,好像就在水中洲。,第34页,时间改变,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第35页,空间转移,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涘,-缥缈难寻,第36页,努力追寻,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第37页,可望不可即,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征途漫漫,终不可达,-伊人宛在,终不可近,第38页,重章叠句,层层递进,,重复咏唱,一唱三叹,,第39页,深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秋风瑟瑟,苇丛浮荡,秋水茫茫。,河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天空缥缈迷蒙,曲曲弯弯河道,星星点点绿洲,宛然在目。执着追寻梦中人诗人,思心徘徊,踟蹰水畔,秋水望穿,烟波浩渺间,行吟江畔,上下求索,终是茫茫水域,千重阻隔,“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第40页,结构内容,一、用水岸边秋景起兴,抒发了主人公与日夜 相思心上人欢会艰难之情。,二、用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把主人公企求 和失望情绪推向高潮。,三、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而不可即深沉相思之情,。,第41页,蒹葭内容分析,第42页,结构内容,本诗三章重合,各章均为四个层次:,第一层(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畔秋色图。,第二层(三、四句)诗中心意象。,第三层(五、六句)分述“在水一方”一个特定情境。,第四层(七、八句)分述“在水一方”另一个特定情境。,第43页,思索题,1,、,诗歌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大家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情感?,2、文中景物描写对诗人情感抒发,起到了怎样作用呢?诗人为何,选择蒹葭?,3、本诗表现手法?,第44页,思索题,1、分析伊人形象。,2、分析诗歌主旨。,第45页,名家点评,“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朱熹,第46页,蒹葭与湘夫人,行吟江畔,上下求索,热烈而执着情感,水天相隔、在水一方、可望不可即,烟水迷离、凄婉缠绵,赋比兴手法,意境美情感美节奏美音乐美,第47页,关于诗经,蒹葭主旨,1、讽刺说。,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秦处周之旧土,其人被周之德教日久矣。今襄公新为诸侯,未习周之礼法,故国人未服焉。,毛诗序,第48页,2、爱情说。,爱情诗思念恋人,“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我们极难确定它终究是招隐还是怀春,只以为它百读不厌。”,闻一多,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程俊英,第49页,诗歌主旨,3、“明志说”或“追求理想说”。,第50页,4、“求贤说”或“招隐说”。,贤人隐居水滨,慕而思见之,-姚际恒诗经通论,征求隐逸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 -方玉润诗经原始,第51页,“,所谓伊人”指仅仅是一个漂亮女子吗?,深入思索:,第52页,(1)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名句:“望对岸而伸手向往”,后世会心者认为善道可望难即、欲求不遂之致。,钱钟书管锥编,维吉尔(公元前70公元前19),著名史诗埃涅阿斯纪作者。,(2)“相去三步,如阻沧海。”,但丁神曲亦寓微旨于美人隔河而笑,第53页,“她脸上遮着面纱,站在河流对岸,,在我看来比旧日她更超绝了。”,(朱维基译),但丁(12651321)神曲 炼狱篇第三十一歌,(3),释氏言正觉,常喻之于“彼岸”。,抑世出世间法,莫不能够“在水一方”寓慕悦之情,示向往之境。,第54页,蒹葭艺术特色分析,一、悦耳悠扬音乐美。,二、意境朦胧画面美。,伊人朦胧、虚幻、求之而不得,蒹葭萧疏清冷、彷徨凄切,河水沧茫浩渺、飘忽不定,三、,赋兴利用韵味美。,第55页,意境美,含蓄美,朦胧美,音乐美,第56页,诗经艺术特色:,直抒胸臆,句式以四言为主,赋、比、兴表现手法,重章叠句利用,语言质朴优美,音节友好明快,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富于艺术感染力。,第57页,诗经艺术特色,一、直抒胸臆特色,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逝将去汝,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汝,莫我肯劳。逝将去汝,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魏风硕鼠,第58页,二、赋、比、兴手法,赋:“铺陈其事”叙事和抒情,比:“以此物比彼物”比喻和比拟,兴:“先言他物以引发所咏之词”环境描写,渲染衬托气氛,第59页,手如柔荑(ti),肤如凝脂,领如蝤蛴(,qi q,),齿如瓠犀(,h x,),螓(,qn,)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周南桃夭,第60页,三、语言声律节奏,1、重言、双声、叠韵,重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风雨潇潇,鸡鸣胶胶,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双声:,参差、辗转、栗烈、差池、蒹葭,叠韵:,窈窕、绸缪,2、重复咏叹,第61页,诗经作用:,小子何莫学夫,诗?诗,能够,兴,,能够,观,,能够,群,,能够,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篇,第62页,诗经地位及影响,“风”、“骚”-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源头,创建了中国文学史“风雅”传统,赋比兴手法,抒情言志,诗歌体裁结构、修辞、语言艺术,第63页,第64页,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第65页,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不期而遇喜悦,第66页,第67页,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第68页,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第69页,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第70页,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悦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青年男女幽期密约,第71页,第72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女子思念情人,第73页,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女子失恋,难忘旧情,第74页,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狡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女子责备情人变心,第75页,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第76页,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惹。,母也天只!不谅人只!,炽热爱情表明与争取自由婚姻抗争,第77页,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倾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女子待嫁,第78页,第79页,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有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祝贺女子成婚,第80页,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第81页,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絺兮綌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悼亡,第82页,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分析诗经艺术成就。,第83页,第84页,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第85页,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第86页,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第87页,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蠾,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第88页,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畽鹿场,熠熠宵行。,何可畏也?伊可怀也。,第89页,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第90页,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熠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第91页,第92页,1、了解屈原在楚辞创作上成就及在文学史上地位。,2、了解湘夫人基本内容、格调特色及其在屈原创作中地位。,第93页,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出身贵族。,第94页,怀王初年,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后怀王信谗,流放汉北。顷襄王继位,再度放逐沅湘一带。秦兵攻破楚都,屈原怨愤绝望,自投汨罗江。,第95页,凡二十三篇:离骚、天问、招魂、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第96页,和平婉丽,整暇雍容,读之使人一唱三叹者,九歌等作品是也。九歌托于事神,其词不露,故精简而有条。,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第97页,刘师培论文杂记,屈、宋楚辞,忧深思远,上承风雅之遗,下启词章之体,亦中国文章之祖也。唯文学臻于极盛,故周末诸子,卒以文词之美,得后世文士之保持,而流传勿失。,第98页,第99页,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第100页,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弛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第101页,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第102页,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第103页,湘夫人是九歌中第四篇,它写是一个爱情悲剧。全市抒写了湘君约会湘夫人而不遇怅惘心理,表现了湘君对湘夫人真挚感情,以及对幸福生活执著追求态度。,第104页,全诗基调感伤,气氛悲凉,带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借景抒情,将景、人、事、现实、追忆、幻想熔铸为一体。,全诗线条清楚、结构完整,既跌宕起伏,又融会贯通。,第105页,1熟读诗经各诗,体会重章复沓章法对表情达意艺术功效。,2 读历代咏屈原诗选,说说屈原对今天中华文化还有什么影响?,第106页,3联络本单元和中小学已学篇目,比较分析诗经和楚辞有哪些不一样?,4 湘君与湘夫人情感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结合课文加以分析。,第107页,5湘夫人一诗浪漫主义特色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108页,第109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