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 变色龙 教学设计 沱湖学校 李丙政学情分析: 本文的导读对象是初二学生。经过八年的语文阅读训练,学生对小说有一定的感知、欣赏能力,能够自主梳理情节,理解小说所塑造的人物性格,对运用动作、表情、对话表现小说的情节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并能依据文本评议小说中的人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变色龙”的表面意思和象征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人物对话来把握人物性格,特别是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 3、情感目标: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人物对话把握人物性格,特别是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 2、难点: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教学
2、过程一、 新课导入播放ppt 说变色龙及其特点,情境导入新课。二、 新授内容1、作者简介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作品有万卡变色龙等。2、时代背景简介3、小说的一般常识4、给汉字注音5、词语解释6、找出小说的三要素7、本文写了怎样的一件事?主要人物是谁?8、文章主要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的?9、把握小说三要素。10、划分小说情节结构11、填写表格12、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时,他的态度是随着什么变化的?13、谁能用非文字的形式描述奥楚蔑洛夫的5次变化?14、在奥楚蔑洛夫善变的性格中有没有不变的原则?15、写作手法 描写 、细节16、小说为什么以“变色龙”为题?17、社会意义18、品味语言19、写作特色20、写作手法21、主旨三、布置作业 写变色龙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