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下册《马说》第二课时.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75936 上传时间:2025-03-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马说》第二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下册《马说》第二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说》导学纲要 课型:新授课 主 备:曹丕涛 审 核:刘海霞 班 级: 初二(1)、(4)班 授课教师:曹丕涛 一、课标要求: 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2、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3、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二、学习能力发展目标: 1、在翻译课文的基础上熟读全文,归纳文章各段主要内容。 2、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结合写作背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在深入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正确认识“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 三、学习重点: 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结合写作背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四、学习难点: 在深入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正确认识“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 五、学法指导: 1、对照注释,疏通课文,围绕导学纲要,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小组讨论结束,进行交流发言。2、教师精讲点评3、自行质疑、总结学法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纲要 预习检测(请用原文回答)(3分钟) 1.全文的主旨句是什么? 2.描绘千里马终身悲惨遭遇的句子? 3.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直接原因是什么?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运用反问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谴责与愤慨的 语句: 6. 运用排比将“食马者”的浅薄愚妄写得淋漓尽致语句: 第二课时 课堂学习探究纲要 学习能力发展目标: 1、在翻译课文的基础上熟读全文,归纳文章各段主要内容。 2、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结合写作背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在深入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正确认识“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 学习重点: 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结合写作背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难点: 在深入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正确认识“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 一、 情景创设,导入新课(1分钟): 伯乐相马的故事古已有之,本文作者韩愈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发出不平之音,激起了古今许多有才之士的共鸣。下面就让我们在上一节课疏通字词的基础上深入走进课文,去看看作者是怎样“说马”的,并领会文章深层含义。 二、检测预习:(请用原文回答)(3分钟) 1.全文的主旨句是什么? 2.描绘千里马终身悲惨遭遇的句子? 3.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直接原因是什么?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运用反问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谴责与愤慨的 语句: 6. 运用排比将“食马者”的浅薄愚妄写得淋漓尽致语句: 三、明确目标:(1分钟) 1、在翻译课文的基础上熟读全文,归纳文章各段主要内容。 2、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结合写作背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在深入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正确认识“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 四、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一(6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总结)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文章各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一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段、对执策者的“不知马”的讽刺。 自学指导二(4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展示成果) 本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 明确:“伯乐”指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指封建社会那些被埋没、遭摧残的怀才不遇的贤能志士。“食马者”是指愚昧无知的统治者。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5分钟)本文通篇不离马,难道仅仅只是写千里马吗? 明确:《马说》通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合作探究(二)(5分钟)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韩愈怎样的思想? 明确: 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合作探究三(6分钟)放眼未来,你已经成为了一匹千里马,你觉得如何做才能让自己以“千里著称”? 明确、学法指导:各小组交流讨论,从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出发,不断总结提高自身能力。 五、课堂检测。 (5分钟) C层: 1.全文的主旨句是什么? 2.描绘千里马终身悲惨遭遇的句子? 3.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直接原因是什么?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B层:说说文中“伯乐”和“千里马”分别比喻什么? A层:你身边所认识的人中,你认为那些人是人才?他们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 六、课堂整理小结(1分钟) 《马说》托物寓意,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七、课后巩固纲要(1分钟) 一、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与马有关的成语,请你找到五个含有马字的成语,并解释其含义。 二、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有关马的诗词名句,请写出五句,并注明其出处和作者。 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