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强化情商培养拓宽成才路径.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374292 上传时间:2025-03-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化情商培养拓宽成才路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强化情商培养拓宽成才路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化情商培养   拓宽成才路径 王 劲  王建华  张孝春 (湖北省罗田县三里畈高级中学 ) 一.情商概念的内涵与价值 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是由两位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梅耶和彼得*萨洛维于1990年首先提出的。情商是与智力智商相对应的概念,是指个体监控自己或他人情绪、情感并识别和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能力。它直接表现为:信心、恒心、毅力、乐观、直觉、抗挫折、合作等一系列与个人素质有关的反应程度,说得通俗点就是指心理素质。 情商内涵包括五个方面; (一)了解自我。了解自我就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 (二)自我控制。自我控制就是能够妥善调整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 (三)自我激励。自我激励就是能够依据活动的某种目标,调动指挥自我情绪的能力,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 (四)人际沟通。人际沟通就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 (五)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就是调控自己与他人情绪反应的能力。 情商是个体最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和人生未来的品质要素,是一种洞察人生价值,揭示人生目标的悟性,是一种克服内心矛盾冲突,协调人际关系的技巧,是一种生活智慧。 不同于智商的测定,可以通过各种维度的知识水平、能力的检测来完成,情商往往表现出模糊、非显性和进行性的特征,情商高的人大体上表现为乐观自信、积极进取 坚韧顽强、宽厚包容、勤奋务实、与人为善等优异行为特质,我国学者也把动机、兴趣、方法等非智力因素融入这一概念中,是情商内涵进一步拓展。 近些年,为使情商的评价测定有一个直观精确的衡量标准,学界引入了情绪智力量表(eis)该量表是一份自陈问卷,包括33个项目,采用5点量表形式,被测者根据自己的符合程度来选择数字,(1=很不符合,5=很符合),最终得出一个具体数值,对应情商高低。 情绪作为一种基本心理过程,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自我情绪的识别、调节和控制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要求;有利于身心健康,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方向、行为选择及人格形成。 善于调节情绪,可以使个体保持良好积极的情绪状态,正确理解认识情商,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疏导、自我评价。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被大家认为很聪明,天生脑子灵活,但最后并没有获得期望中的成功;而另一些人智商并不怎么高,但在社会交往中却能表现极强的亲和力,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面对逆境和挫折有极强的忍耐力,学习过程中有长远规划和明确目标,锲而不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钉子精神。这些人最终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了辉煌成就。由此可见,一个人的能力高低不仅决定于智商,还包括情商。一个人的成长,虽然智商很重要,但情商更重要!苏轼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初中生约17.83%,高中生约23.20%存在较为明显的心理障碍。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格尔曼研究指出,预测一个人未来的成就,智商至多只占其成功因素的20%,其余的80%则归功于其他因素(非智力因素,其中关键因素就是情商)。 如果说智商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多的话,那么情绪智力的遗传成分相比而言就会少得多。换言之,情商主要是靠后天培养的。 二.情商培养的背景与现状 (一)背景 1.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多是90后、00后,城市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农村的多是留守儿童。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物质丰富,生活条件优越,今非昔比;加上父母宠爱,他们娇生惯养,怕苦怕累,骄横任性,敏感脆弱,情绪的自我管理、控制能力极差。 2.农村父母为了生计相当多的外出打工,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多数由爷爷奶奶照看,代沟加剧了隔膜,家庭教育弱化甚至缺失。他们的情感世界一片荒漠,孤独和和以自我为中心成为必然产物。急需有人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倾听他们真实的声音。 3.研究表明,中学阶段学生存在五大情绪智力问题; (1)协作精神较差,缺乏团队精神。多为独生子女,集体观念淡薄,个性化倾向严重。生活中独来独往,缺乏全局意识,缺乏团队精神,学习中缺乏互助。 (2)心理发展未完全成熟,决定了其心理发展的消极特点。心理起伏较大,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做事欠考虑,心态浮躁、情绪不稳、难耐寂寞;遇到困难挫折,怨天尤人,垂头丧气,牢骚满腹,悲观失望甚至轻生。 (3)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社会适应能力。不少学生在与人交往中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过多注重自我需求,不顾他人感受。 (4)道德伦理观念差,缺乏责任感。当代学生都明白尊老爱幼,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卫生,语言文明等基本社会公德,但在实际生活中并非如此。如公德意识差,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出口成脏,随意毁坏公物,不健康文明恋爱也时有发生。 (5)主动学习能力差,缺乏进取心。学习没有明确目标,学习动力不足。大量表现为厌学弃学。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胸无大志,得过且过。完成学习任务消极应付。 (二)现状 1.杰出人物成功80%靠情商,20%靠智商,这一研究成果已成为各界共识,无可争议。中学教育的最终使命是为学生的明天奠基,为他们铺就成功之路。一时考分的高低只能说明现在而无法决定未来。而我们应试教育唯分数论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教育的短视可见一斑。 2.我国教育确立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真正培养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呼唤我们投身德育教育、素质教育、情商教育的伟大实践。 3.各级各类学校在开发学生智力,提高课堂效率上不遗余力,研究教学方法,构建教学模式,训练答题技巧,提高考试成绩。毋庸讳言,这样做本无可厚非,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遗憾的是,学校管理者往往将智商和情商的教育培养割裂开来,片面认为抓情商培养费力不讨好,做无用功。因此实践上有意无意地重智商轻情商。 个人认为,情商智商好比鸟之两翼,二者本该齐头并进,协同发展,共同构成腾飞引擎。 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迫使教育工作者把更多精力、更大智慧、更高意愿用于开发学生智力和挖掘学习潜能上。那些“尖子生”和“优等生”得到了更多关注,而“学困生”和“问题生”则普遍感到“春风不度玉门关’,期盼的雪中送炭迟迟等不来。 社会对于学校办学质量水平的评价,也趋向于在智商培养和智力开发上津津乐道。人们看一个学校有几人荣录名校、考了多少个一本。而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意志力的锤炼,理想的追求,健全人格的塑造,则有意无意地屏蔽,选择性失明! 我们的教育是如此的急功近利,以致对于学生未来成功打基础管长远的情绪智力的开发培养普遍采取漠视弱化的态度。 中学阶段是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增强自制力的关键时期。教育工作者没有理由不积极引导干预,施以援手。培养学生好心态、好习惯、好性格,坚强忍耐、克难奋进的人生态度,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人生品质,既有利于提振当前的学业,更有利于助推将来的事业;为学生成人成才打通最后一公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因为良好的情绪智力一旦形成,必将反作用于智力,挖掘学习潜能,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就算有的学生在考试竞争中一时失利,在未来的人生竞争中会尽显优势,在择业、就业、创业的舞台上大显身手,有力的拓宽了成才的路径。 三.情商培养的策略与途径 (一)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 近年来,中学德育中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成为短板,情商培养的补课首先应该从这里着手、发力。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视死如归、顽强不屈的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学生培养坚韧、勇气、毅力等品质的经典生动的教材。现在的中学生都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家长大多捧在手心里当宝贝,成了温室里的花朵,不经历风雨。他们普遍比上一代脆弱、娇惯、怕苦怕累,几无阳刚之气,不知艰苦朴素为何物。作为一个群体,他们整体上爱国主义意识淡薄,自我意识膨胀。 笔者以为,加强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有助于重建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助于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学校除了传统德育平台,我们还可以在不同时间节点开展课外社会实践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如组织清明扫墓、雷锋日助人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请老红军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培养坚韧顽强的意志力激励鞭策学生刻苦学习,报效祖国。 (二)开展理想前途教育 不可否认,当代中学生两级分化严重。一部分积极进取,一部分消极沉沦。后者胸无大志,得过且过,丧失目标,迷失方向。出现这一状况有多种原因,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各级学校在升学应试的压力下,忽视了、淡化了理想前途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读报,演讲会,讨论会等形式,结合学生心理规律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开展这些活动,要备好课,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互动,最好由学生现身说法,切忌一言堂,空洞说教。 (三)组织课外户外活动,唤醒团队合作意识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阳春三月,天朗气清,春风骀荡,姹紫嫣红,几个大人带着几个顽童,蹦蹦跳跳,打打闹闹,且歌且舞,无拘无束地走在春意盎然的田野山岗上,春秋时代的踏青场景那是多么惬意、多么心旷神怡啊!试想一下,这样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美的熏陶的心灵能不热爱生活,能不乐观向上吗? 过去学校鼓励组织学生春游、秋游,现在以安全的名义叫停一切户外活动,笔者以为值得商榷,甚至欠妥。只要严密组织,精心准备,安全是有保障的,那些因噎废食的做法必然代价不菲,甚至得不偿失。 山东昌乐二中每年组织全校学生远足拉练,一走几十里,既锻炼了体力、毅力,更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以班为单位,老师带着学生背着锅碗瓢盆在小河边、山脚下安营扎寨,大家分工合作,挑水担柴,烧火做饭。在这种户外野炊的体验式活动中,每个学生参与其中,互帮互学,熏陶渐染。比之灌输式说教,谁能否认这种方式不是更有效呢? (四)善用巧用新媒体技术 互联网的普及应用,3G智能手机的横空出世,海量信息资源扑面而来,唾手可得。这在为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我们仍沿用过去的老一套,固步自封、抱残守缺,不光教学没有出路,情商培养和教育也没有前途。互联网时代,学生见多识广,倒逼我们要与时俱进,善于吸引学生眼球,研究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综合调动声光电等手段,增强针对性、典型性、时效性。《阿甘正传》中阿甘永不止步的奔跑人生,今年十一月央视热播的《铁血红安》中刘铜锣的顽强不屈、英勇果敢,对于学生的启迪和教化远胜十本书。 (五)寻找身边榜样   关注平民英雄 读名人传记,与高大上的英雄豪杰对话,无疑是意义非凡的。但我们大多数人毕竟难以创立他们那样的丰功伟绩,很可能我们要就这样度过平凡的一生。 有些榜样对于我们高尚而又疏远,于是我们的热忱渐渐熄灭,因为我们知道,自己也许一生都成不了大英雄。但不要紧,你可以成为一个快乐进取的常人。教师的职责就是找出学生身边的出色人物,让他成为大家的榜样。这样的榜样更接地气,能让学生“掂掂脚,够得着”,学生会认为,他能做到的我也可以,会模仿他做的事,以自己的方式来完成,从他的身上看到自己从没觉察到的潜能,在比学赶超中提高情商。 (六)搭建家校共建平台 情商培养过程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是主体,家庭是关键,社会是基础。畅通“家” “校”联系渠道,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定期组织召开家长会,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 前年,省教育厅推出的“课外访万家“活动,是重拾过去家访传统的有益尝试,也是情商教育培养的创举。 现在普遍的情况是,家长和学校信息不对称。很少主动与对方沟通。学生在家里的品行习惯,学校一无所知;问起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家长一脸茫然。尤其在农村地区,大量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看管,他们的精神世界、心灵深处讳莫如深,无人关注。这样很不利于他们的心理辅导和情商培养。教师通过登门走访,实地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掌握教育对象的第一手资料,密切双方关系,也拉近了双方心理距离,学生愿意敞开心扉。我们的情商教育培养岂不是更有效率,更有人情味呢? (七)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 课堂不仅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德育教育、情商培养的主阵地。每位教师守土有责。一方面,在知识教学中渗透健康向上的思想,乐观进取的态度,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引导培养学生,应首先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加强自身修养,培养乐观自信、进取宽容等良好心理品质,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标杆.切莫以“己之昏昏”使人之昏昏,误人子弟。另一方面,在传道授业之外,及时发现学生中的心理问题,管理学生的情绪,疏导和化解不良习惯、不良心态。处理个别学生因情绪失控而激化的矛盾。 那种只管教不管导,重知识传授轻情商教育的做法是极端错误的。事实上,情商培养不仅不会削弱反而会促进成绩的提升和智力的开发。 (八)全员全面全程育人 全员育人就是明确每位教师都有育人责任,全程育人就是要将育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育人就是要求育人对象涵盖全体学生。“一个都不能少“,不仅关注“尖子生”,也要重视“中等生”,更要格外关爱“学困生” “问题生”。不抛弃,不放弃。现实常见的情况是;教师对尖子生格外垂青,把时间和精力的大部分花在对他们的精心栽培上,而“学困生” “问题生”很不受待见。教师不是视而不见漠然处之就是挖苦讽刺、冷眼以对。这里看起来没有体罚,却是”冷暴力“。其实这类学生他们表现的调皮捣蛋,自制力差,散漫放任正是“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的缺失,也正是情商培养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我们更应该倾注爱心和耐心。叶圣陶说过”你这糊涂的先生,当心你的棍棒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嘲讽里有爱迪生”。 “学困生” “问题生”他们历经N次考试的洗礼,虽然技不如人,但屡败屡战,有什么比这更能造就超强的忍耐力,有什么比这种超强忍耐力更能成为日后成功的资本呢? (九)设立心理咨询室 情商培养更多的是心理素质的培养。而心理的问题更多应仰赖于心理学的知识来解决。专业的事交由专业的人来办。有条件的学校配备心理辅导教师、专业心理咨询师没有理由不提上议事日程。心理咨询室应该成为规模学校的标配。其一能解决抑郁症等青少年常见心理疾病;其二能对症下药,做到情商培养的精准化,精细化,个性化,针对特定学生,采取“靶向治疗”。 综上所述,情商培养应立足现在,着眼未来;打基础,管长远;循序渐进,创新思路;同时建立长效机制,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应鼓励各级学校逐步探索适合自身实际、具有鲜明时代特色、操作简便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模式方法。 (作者联系电话:13972707012 Qq805176457,多谢关照)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