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靖边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结 题 报 告
课 题 名 称 《解决小学生早到校问题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 马德平
所 在 单 位 靖边县第五小学
填 表 日 期 2014 年 5月 10 日
靖边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制
《解决小学生早到校问题的研究》
结 题 报 告
靖边县第五小学 马德平
内容摘要:
随着靖边县科研课题研究的蓬勃发展,在靖边县开展“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活动之际,我们申请了名为《解决小学生早到校问题的研究》的课题。我们课题组成员于2013年12月——2014年5月期间,对本课题进行了合作研究、定期实验,采取了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探究法等研究方法,在德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观察、总结、反思、改进,探索出了一套解决小学生早到校问题的办法,激发了孩子参与探索的兴趣,有效地解决了我校学生早到校的老大难问题,保障了孩子的安全。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现阶段,社会正处于错综复杂的变革时期,小学生对来自各方面的不法侵害,自我保护和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有限,要让小学生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保护自己,这是非常困难的。在小学生身上,最常见的安全问题就是早到校。这种现象更给学校的管理雪上加霜,概括来讲,小学生早到校有以下几方面的危害:
1、休息不充足,上课精神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影响身心健康,更容易误课。
2、小学生早到校,值周人员还没有到达,没老师管很不安全,孩子没事干,互相争吵、打架、损坏公共财物。
3、学校大门没开,这很不安全,容易给一些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仅仅在2010年3月到6月,全国就连续发生7起砍杀小学生凶案。
2012年12月14日早晨,一男子持刀在光山县文殊乡陈棚村完全小学门口砍伤学生22人,群众1人。虽然罪犯得到严惩,但孩子的生命之花却永远的凋落,留给学校与家长无尽的悲痛。
令人担忧而又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一些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早到校问题不闻不问,将孩子早早送到校门口就认为安然无恙一走了之。基于此,我对早到校现象进行研究,希望能找到解决小学生早到校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孩子的安全护航。
二、本课题的界定
小学生早到校,主要指小学生在午休期间不按时午休,早早来到学校,为小学生个人的人身安全埋下隐患,给学校的安全管理造成一定的难度。
三、理论依据
在九年义务教育普及过程中,不断出现了大量的新矛盾、新变化以及新情况,小学生的安全问题也随之而变得越来越重大,当然学校安全也越来越不稳定。因此,小学生安全工作怎样做好、如何做好对小学生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工作、如何确保小学生在身心方面健康发展等等问题都是小学班主任老师所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1、落实素质教育需要安全教育在教育改革的深化过程中,随着应试教育的淡出而推出了素质教育。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并不是以前那种单一地向学生传输文化科学知识。通过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速了学生成为合格人才的进程。就学校管理来看,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仅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了提升,而且还给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安全的外部环境。就小学生而言,要求其自身做好遵纪守法和自我约束,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还必须要有平稳的治安秩序等外部条件作为基本保障。而恰好对小学进行安全教育使两方面都得到了实现。
2、社会治安变得越来越复杂,也需要安全教育随着我国大范围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生的在校人数也大量增加, 校园社会化也更加显现,校内外的环境更需要我们去创建。
四、研究本课题的目标
1、通过学生自行设计研究“早到校问题”的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身边熟悉事物的兴趣。
2、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热爱生命,不要因为早到校引发安全事故,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3、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研究科学问题的一般方法、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团结合作和探究的能力。
五、研究对象
靖边县第五小学五年级二班学生
六、活动方法
1、讨论找原因。 2、设计发放调查问卷。 3、采访记录。
4、多种方式交流
七、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1月)查阅文献、学习相关理论,收集资料。调查、分析五年级二班学生早到校状况,做好课题申报。
2、实施阶段(2014年2月—2014年4月)根据课题目标及实施方案,开展系列活动。落实研究方案,并进行个案记录和分析,召开主题班会,收集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进行选择和提炼。
3、总结阶段(2014年5月)撰写结题报告,准备结题。
八、课题研究成果
(一)学生积极参与,明确了小学生早到校的起因
1、有的学生认为家里很寂寞、孤独,没到时间、早早就跑到学校来找同学聊天,玩耍。
2、有的同学为了第一个到达班级,获得“冠军”,而不顾校规太早到学校。
3、有的同学早早就跑出门,在小卖部里买零食吃,吃完直接进校,这也是小学生太早到学校的一个重要原因。
4、有些学生的家长上班很早、而其住处距离学校又很远,须由家长送到学校。
(二)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学生明确了早到校的危害
1、发生交通事故。
2、打架斗殴。
3、买零食。
4、不吃早点。
5、上网吧。
6、被人拐骗。
7、不按时完成作业。
8、影响学习。
(三)学生通过讨论,找到早到校问题的策略
1、班主任利用十分钟队会加强宣传;2、家长会;3、晨会教育
4、倡议书;5、以“早到校危害”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
6、红领巾广播站;6、“早到校危害”主题板报宣传;
7、自编情景剧;8、办以“早到校危害”为主题的手抄报;
9、漫画;10、大家一起监督......
(四)通过学校的大力教育,靖边五小中午早到校的人数大为减少,甚至为零。
学校先后制定并执行了《关于学生早到校安全工作的安排》、《靖边五小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早到校检查》等制度,通过中午学生到校前进行明察暗访、现场批评教育等方式,教育学生不要早到校,学生的早到校人数大为减少,早到校现象甚至销声匿迹。
(五)课题研究论文获奖情况
1、2013年10月, 马德平的论文《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杂志《教育科研与实践》上发表,荣获一等奖。
2、2014年4月,马德平的论文《家校联手,为孩子的安全护航——浅析小学生早到校的危害及对策》在杂志《教育科研与实践》上发表,荣获一等奖。
(六)个人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的业务奖
1、2013年9月马德平荣获学校“德育先进工作者”。
2、2014年3月,马德平被学校评为“模范班主任”。
3、2014年3月,马德平在全校主讲示范主题班会《文明礼仪伴我行》,并被县电教馆刻制成录像,推荐到陕西省进行教学成果参评。
九、课题学术价值的自我评价
开展该课题研究这半年来,所有参与该课题研究的老师们无论从自身的研究意识,还是对本课题研究本质和原则的认识,以及研究方法和技术都有了提高,同时业务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通过开展课题研究,靖边五小的小学生早到校问题逐步得到控制,学生的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德育教育硕果累累。
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们的科研经验不足,理论知识缺乏,研究工作在尝试与摸索中进展。
2、教师们研究深度不够,科研论文发表数量少。
3、学生讨论参与的意识不强,获得的成功经验少。
4、小学生按时到校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立竿见影的,早到校问题必须时时抓。
十一、今后设想
1、加大对研究课题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2、巩固课题研究成果,扩大研究范围。
3、全校行动,力争让学生按时到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