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本剧 包公审驴
包公审驴
时间:宋朝时期
地点:公堂 某田庄
人物:
王五(宋朝的一个穷人)
包公(宋朝有名的父母官)
衙役(衙门里当差的)
百姓(围观的群众)
小偷(偷驴的人)
瘦驴(小偷的驴)
毛色发亮的驴(王五的驴)
第一幕
[宋朝时的一个小市镇,一派繁荣景象]
[王五和胖驴出场]
旁白:宋朝的时候,有一个穷人叫王五,他有一头驴,他用它运送干柴和木炭,挣钱养家糊
口。这头驴是王五的唯一财产,因此,王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
[王五牵驴出场,栓驴]
王五:(大声地)卖木炭了,卖木炭了……
[李三牵驴出场]
李三:(高兴地)哎,王五,
王五:(高兴地)哎,李三,
李三:(兴致勃勃)哎,王五,卖木炭啊?
王五:哎,李三,你买木炭吗?
李三:好,来一斤。
王五:好,十个铜板。
李三:啊?也太贵了点吧!
王五:看在兄弟的情份上,今天我就亏本卖给你,只收你九个铜板!打九折。
李三:好,成交!
李三:(看到王五栓在一边的驴)这是你的驴啊?
王五:(骄傲地)当然是我的哟。
李三:(欣赏地)嗯,这头驴毛色闪亮,肚子浑圆,四肢强壮,真是头好驴啊!(再次拍拍驴)
王五:(微笑地)嘿嘿,他可是我的宝贝哟,我还指望它养家糊口呢。
[李三匆匆离去]
[王五回到拴驴的树旁,此时,树上拴的是一头瘦驴。]
王五:(大惊)啊!我的驴!你是谁的驴啊?[瘦驴叫了几声](怒气冲冲)我的心肝呀!大胆毛贼,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敢偷换我毛驴!我要去报官!
第二幕
场景:宋朝官府
[王五击鼓鸣冤]
王五:冤枉啊,冤枉!
衙役:威——武——升堂!(包公来到公堂,王五牵着瘦驴上堂来。)
包公:(拍惊堂木)来者有何冤屈,慢慢道来!
王五:我的心肝被偷了,我好心疼呀!
包公:啊?你心肝被偷了?
王五:噢,包大人,我心肝就是驴,我用它运送干柴和木炭,挣钱养家糊口。这头驴是我的
唯一财产,我原来有一头毛色发亮的驴被偷了。今天我把它拴在市镇口外的树上,然
后去卖木炭。谁知我回来那头毛色发亮的驴却变成了这头毛色难看的瘦驴了!包大人
在上,请为我主持公道!(叩首)
包公:(胸有成竹)你不要着急,我自有办法。王朝,马汉!
王朝、马汉:(齐声应道)到!
包公:赶紧用嘴套把这头瘦驴的嘴套上!不要给它吃东西,也不给它水喝!把它给我严严实
实地关上三天!到时我再审它!(冒名顶替的瘦驴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
百姓(1):这办法能管用吗?依我之见,王五的驴甭想找回来了。(边说边摇头)
百姓(2):不知道这包大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真叫人猜不透!(边说边挠头)
百姓(3):包大人审驴,这真是笑话!这案子怕是破不了了。(边说边笑)
百姓(4):三天之后,肯定有好戏看罗!
王五:(紧张地)大人,大人!这头驴可是我惟一的财产啊!您一定要给我把这头驴找回来
呀!
包公:(自信地)你放心,我自会找回你的驴。
包公:(拍着惊堂木)退堂!
衙役:威——武——
第三幕
包公:(拍惊堂木,威严地)升——堂——
衙役:威——武——
包公:(大声地)把这头蠢驴重打四十大板。
王朝、马汉:遵命!
衙役 一、二、三……(足足打了瘦驴四十下)
(冒名顶替的瘦驴被打得又蹦又跳,大叫起来)
衙役:报告包大人,四十大板已打完!
包公:现在把驴放了,它愿意上哪就上哪。王五、王朝、马汉,你们跟着看它去了何家。
第四幕
李三:(对胖驴)我以后的日子就靠你了!
(小偷的驴看见自己的主人,一下子跑到栅栏里躲起来。王五的驴看见自己的主人,一下子跑到了王五的身旁。)
李三:(吃惊地)哎,瘦驴,你怎么回来了啊?!
王五:(喜出望外)啊,我的驴啊!这正是我那头毛色发亮的驴啊!
李三:明明是我的驴,什么时候变成你的驴了!
王朝、马汉:(威严地)你还敢狡辩!
王五:你的驴都躲到你家里去了,你还不承认!
王朝、马汉:走,去见包大人。
李三:(跪地求饶)包大人开恩,饶了小的这一回吧!我再也不敢了。
包公:(威严地)你自以为聪明,可以瞒天过海,神不知鬼不觉了。智谋不是什么时候都可
以用的,聪明要用在正地方。
李三:大人开恩
包公:来人,把小偷押起来,听候发落!
衙役:(把李三押住)是!
王五:(万分感谢)包大人,您真是老百姓的青天大老爷啊!
包公:哪里,哪里。我身为父母官,这些事是我应当做的。你牵着你的驴回家吧!
百姓(1):包大人真是断案如神呀!
百姓(2):包大人的聪明才智真让我们佩服不己啊!
包公:退堂。
衙役:威—武--
齐: 断案真如神,替民讨公入人心。学习包公智谋略,不做盗贼自欺人。
——幕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