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七年级音乐《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文意,了解音乐巨人贝多芬。
2、欣赏本文的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
3、学习贝多芬顽强的精神,培养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
一、 展示贝多芬的图片引入介绍贝多芬其人及音乐作品
贝多芬: 德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出身于波恩的一个音乐世家,年少时便显出了音乐天赋,8岁开始登台演出,在音乐上取得了伟大成就。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28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但他仍创作了大量堪称绝唱的优秀作品,如;九部交响曲(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最为著名)。
贝多芬的一生,是不屈不挠与苦难抗争的一生,是对艺术不懈追求的一生,是对人类杰出贡献的一生。
二、 自学指导一:出声快速阅读课文,试以拜访者的身份,用第一人称的口吻简要复述课文内容。(学生能讲清客人访问贝多芬时发生的事情,能整体把握文意,初步感知贝多芬这一形象即可。)
三、自学指导二:
1、精读6、7、8、9段勾画出关于贝多芬外貌描写的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个性特征。
(1)从哪些方面来对贝多芬进行描写的?(身材、服饰、肩、面容、神态、鼻子等)
(2)欣赏贝多芬的图片,请学生交流:在你眼里看到了怎样的贝多芬?作者的描写与图片的展示有哪些相似?
(3)用“我从 看到 了的贝多芬”的句式说话。
明确外貌描写的作用:外貌描写——以形传神
2、模拟“现场采访’对话,品味语言描写,感受贝多芬独特的内心世界。
(分小组讨论交流你对贝多芬语言的理解,勾画难句全班讨论交流。)
明确语言描写的作用:语言描写——言为心声(反应内心世界)
3、由客人对贝多芬的描写和访问,我们可以看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作者按照从外表(肖像描写)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语言描写)的写作方法,成功的表现了贝多芬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
小结(以名言应正贝多芬的精神品质):
我将扼住命运的咽喉,而不会被命运所征服——贝多芬。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罗曼·罗兰
4、你是如何理解“巨人”两个字的?(音乐和顽强抗争的精神)
在无声的寂寞中创造音乐的辉煌,用痛苦谱写“永恒”的快乐,深深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成了命运的主宰者。正是贝多芬这样的坚韧不屈成就了音乐史上的一位巨人,他永远值得后人缅怀、追忆。
小结;贝多芬把苦难看做是上帝的礼物,希望我们像贝多芬一样去坦然面对苦难和失败的挑战,扼住命运的咽喉,做一个真正的强者!
四、名句积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困难如弹簧,你强它就弱。
不经一番刺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
“得意淡然,失意夷然”——冰心。
交好运时要谨慎,遭厄运时要忍耐。
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
五、人物速写,动笔练习
三分钟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为描写对象。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写成朗读大家一起猜。
要求: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以形传神,切忌面面俱到和脸谱化。
教学反思:
虽然学生对贝多芬不陌生,但是对于本文中心的理解,不是很容易。尤其是对巨人巨在何处,把握不是很好。文中的一些句子理解,学生只是按着参考资料来说,并不是深刻理解。所以,对于深层次的理解课文,是学生的一大弱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