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二 罗斯福新政二 罗斯福新政结构梳理:结构梳理:一、实干家罗斯福一、实干家罗斯福1当选总统:在 1932 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 当选为总统。2大胆试验:(1)他放弃了 政策,推行新政。(2)罗斯福起用一批锐意进取的专家和教授组成“”,打造新政政纲,并安置大批有志于改革的人士进入政府各个部门中进行新政的试验。3赢得民心:罗斯福用“”的形式向人民解释新政,争取人民的支持。4罗斯福因其善于审时度势,既能迂回前进,又敢于大胆突破的作风,被喻为“狮子”和“”。二、罗斯福新政二、罗斯福新政1两个阶段:新政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1933 年 3 月年到 1935 年初,主要是_。第二阶段从 1935 年到 1939 年,主要是_。2具体措施:(1)整 顿 金 融 和 银 行 业:国 会 通 过 了 _。该 法 的 实 施 使_。该法的实施使银行与 恢复了正常,恢复了对银行的信心。(2)恢复工农业生产:国会通过了_,对农业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政府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减少农产品过剩,保证农民利益,对农业复苏起到积极作用。国会通过 ,以恢复_ 为目标,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_之下,以减少_ ,并由_ ,调节_ _关系和_ 关系,为企业复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企业的恢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国会通过 ,众多庞大的公开工程建设对_起到了重要作用。政府举办的 水利工程,使整个田纳西河流域由贫瘠地区变成富庶地区,同时也吸纳了众多的失业人口。众多庞大的公共工程建设对缓解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4)保护劳工权利:1935 年的全国劳工关系法和 1938 年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工人的权利和应得的经济利益,还禁止雇用 16 岁以下的童工。这既是美国 赢得的一个空前胜利,也是罗斯福为 而取得的一项改革成果。(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1935 年,通过,规定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它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早日摆脱危机。三主要特点是_。四影响:1新政对美国渡过 起到重大作用。到_前,美国人均收入基本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2真正使美国彻底摆脱经济危机的是_。期间,_迅速发展。在战争刺激下,经济出现战时繁荣。3改善了人民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避免了法西斯上台,保护了民主制度。学法激活学法激活一.学习目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学习要求:学习要求:1.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3.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4.感受罗斯福不怕困难、勇于改革的胆识和创新的品质。二、要点透视二、要点透视1.新政“新”在哪里?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克服危机做出的政策调整,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罗斯福新政与以前的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相比,“新”在它抛弃了美国信奉的传统的经济政策“自由放任”政策,而运用政权的力量全面对国家经济加强干预,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2.你认为罗斯福新政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影响?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开创了美国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二战后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罗斯福新政,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地、大规模地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已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家了。三、误区警示三、误区警示误区 1:罗斯福新政具有重大的调节作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经济危机问题。罗斯福新政作为通过国家干预来摆脱经济危机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对战后美国政府的社会经济改革政策,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但它是美国资产阶级政府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局部上的改变,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误区 2:罗斯福新政使美国进入经济繁荣时期。罗斯福新政对美国渡过经济危机起到了重大作用,1939 年经济形势完全扭转,工业生产达到创记录水平,农业生产也保持稳定,农民收入增加。到二战爆发前,美国人均收入水平基本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但真正使美国彻底摆脱危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经济被纳入政府的全面管制之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的机会。在战争需求的刺激下,经济出现战时繁荣。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激增,二战结束时,全世界大部分的生产能力和财富都集中到了美国,在这个基础上,美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繁荣发展阶段。四、例题精析四、例题精析例 l美国前总统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他这句话主要是因为新政 ()A剥夺了美国公民的自由民主权利 B规定民主党是美国唯一合法政党 C采取政府干预经济手段调整工业 D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社会化改造 分析导思: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了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该法以恢复工业生产为目标,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以减少盲目生产。C 项符合题意。答案 C例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 年 5 月 12 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调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许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材料二 (新政)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 1 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三 粮食税自然是意味着农民在纳税后有支配余粮的自由余粮的自由也就必须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在一个遭受到极度破坏和落后的小农国家里,受无产阶级国家监督与调节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有益,而且必要,因为它能立刻促进农业的高涨。列宁选集卷 4 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 年请回答:(1)依照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2)材料一和材料三相比反映它们在农业政策措施效果上有何一致之处?(3)阅读材料四联系材料一至三,谈谈你是如何评价不同制度国家的经济模式的。分析导思 解答此题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罗斯福新政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不同背景和目的去分析归纳,逐一回答提出的问题。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得出结论,观点要明确,语言要简练。答案 (1)强制农民减少耕地牲畜,提高农产品价格;国家补贴遵守减缩任务的农户,限定一定范围的农产品生产,重税惩罚超产产品。目的是使生产消费趋向平衡,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2)两者都主张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分配进行干预或调节,以调动积极性,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3)社会主义国家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发展市场经济,对发展国民经济是有好处的,也是符合中国国情实际的。资本主义国家以计划干预方式,甚至采取一些过激措施遏制危机,避免走向法西斯道路,也是可以称道的。这说明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没有固定不变的经济模式。发展经济、提高国家地位需要改革。五、探究活动:五、探究活动:对于 20 世纪 30 年代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史学界观点各异,莫衷一是:有的赞誉;有的诋毁;有的认为既不能过分赞誉,又不能过分贬低。你赞同其中哪一种观点?请按照自己的理解阐述其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