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资料融情探索感悟语文实践活动欢迎台湾小朋友到威海来看雪方案
教案名称:融情探索感悟语文实践活动——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雪的形成原理,并探究雪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观察、感受、思考、表达和合作精神;
3. 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对语言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雪的形成原理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学生采集资料、观察、感受、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语文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雪的印象和想象。让学生交流自己平时在雪中的活动,如滑雪、堆雪人等,为后续活动做好铺垫。
二、知识讲解(10分钟)
1. 雪的形成原理
以多媒体素材为蓝本,教师讲解水蒸气在冷空气中结晶形成雪的过程。辅以加深印象的图文资料,如善用科技提示工具,以呈现雪的种类及区域。
2. 雪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通过讲解雪的生态及环境作用,如改善气候,增加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维持生物平衡,增加土地保证等,让学生了解到雪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三、学生实践(30分钟)
1. 观察与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到户外,观察雪的变化、形态,感悟面对自然的神奇及震撼。同时,让学生在雪地上自由活动,可以尝试滚雪球、雪地画画等活动,并以照片或视频等资料记录自己的特别体验,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2. 齐动员,开展资料采集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他们走访校园及周边的雪景点,采集与雪有关的资料。每个小组需要收集雪的形态、特点、影响和与雪有关的谚语、成语等信息,最后归纳整理,做成小册子展出。
四、课堂总结(10分钟)
1. 总结活动过程,接受初步成果的检查,呈现小册子;
2. 组织课前回顾(如一句话口号概括后送走),并寻求下一步活动方案的学习资源。
五、课堂延伸(自由组合30分钟)
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让他们选择下一步的活动内容。例如,可以利用雪糕杆做成雪杖,美化校园;或者利用雪堆成立奇特造型的雕塑等等,给学生更多发挥的空间和机会。
教学评估
1. 学生活动展示和小组写作展讲。
2. 学生作品集的保利达分享。
教学反思
1. 融入了生活中的雪为素材,提高了教学的实践性和可观性。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并增加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2. 通过学生实践和组织活动,能够应用知识,增强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
3. 学生在活动中有播种行动,即从雪的种类、形态的少见程度到雪对环境的作用,有的还了解了雪胎对车辆的安全影响等等。
4. 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感、有所悟,并能够表述和传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