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课时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一、新课导入
“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亭,在镇江城北北固山上。晋蔡谟筑楼北固山上,名北固亭,亦称北顾亭。有怀,有所感悟。今天我们就通过这首词来走近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诵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
(1)读准字音
万兜鍪( )
(2)读准节奏
2、作者链接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毕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一直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所有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训斥;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3、背景链接
辛弃疾在公元12(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末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很快,即次年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读通诗意
2、概括重要内容。
上阙:
下阙:
3、赏读诗歌
(1)作者为何发出了“何处望神州”的感慨?
(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句中“悠悠”一语双关,有哪两层含义?这一句自问自答,这一问一答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3)赏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4)赏析“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二)文本探究
3、再读全词,概括本词的主旨。
第四课时 过零丁洋
一、新课导入
著名作家二月河谈到为官之道时曾说:做官有四个层次,第一种层次是把自己的职务和官衔与人们、国家、民族的利益联络在一起,这是最高层次的,诸如焦裕禄、文天祥等,属于这个层次。今天我们将通过一首诗走近文天祥,理解这位民族英雄的所思所想。当然作为语文课来讲,更重要的是知其人,解其文,进而培养我们的语文素养。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作者链接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建(今江西吉安南)淳化乡 富田村。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设法聘名师就教。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音中与弟弟一起诵读、写作 、谈古论今。18 岁时,文天祥疾卢陵乡校考试第一名,20 岁人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即中选吉州贡土,随父前去临安(今杭州)应试。在股中,地作“部试第”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理想,被名进士中的状元。主有带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由理宗望帝亲自定为601名进士中的状元。
2.背景链接
《过零丁洋》作于1279年,即文天祥被元军所俘的次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强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御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这首诗为作者誓死明志而作,是一无尽的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激情。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反复朗诵,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读通诗意。
(二)文本探究
3.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4.领联上下两联有何联络?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6.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品质?
四、拓展延伸
爱国诗词积累
(1)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宋。陆游《金错刀行》)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鸟江》)
(3)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干谦《立春日感怀》)
(4)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魏·曹植《白马篇》)
第五课时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一、新课导入
潼关,外有华山,内有黄河,东有洛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面对这要塞,元代散曲家,时任陕西行台中丞的张养浩发出了怎样的咏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作者链接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朝散曲家,曾任监家御史。因批评时政为权贵所忌,被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辞职归隐,屡召不起。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山坡羊·潼关怀古》即作于赴任途中。是年,积劳而死,著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山坡羊是曲牌名。 潼关怀古是题目。
2背景链接
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此曲是他上任途中路过潼关时所写,是他晚年的代表作。
《山坡羊》是北曲中用作小令的曲调之一,属六宫十一调中的中吕宫。这支小令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咏史怀古的名篇。揭示出兴亡背后的历史真谛: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报究
(一)整体感知
1.读准节奏
2.读通诗意
(二)文本探究
3.题解及把握中心思想。
4.分析构造特点。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各层大意。
5.“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
6.“望西都,意踌躇”写出了怎样的感情?
7.怎样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
8.这首曲子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