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蒸馏和萃取》教学设计
—— 彭 云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高中化学新教材的实施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的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主动进行交流。
本课时选自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中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在课程内容标准中主题2化学实验基础中是这样规定的:让学生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等实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并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熟悉了过滤和蒸发这两种固体液体的分离方法,但对于两种都是液体的混合物如何分离还停留在用简易装置制备蒸馏水上。学生了解了日常生活中衣服晾晒会干,从这里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蒸馏的原理,了解蒸馏方法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对于单质碘的提取方法学生比较陌生,主要介绍萃取分液的方法和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蒸馏及萃取的原理
(二)教学难点 萃取的操作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蒸馏、萃取原理及操作方法,了解其用途。
2、对比四种分离方法原理、操作方法、适用范围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初步掌握分离提纯原则,了解其他分离、提纯、检验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蒸馏、萃取的操作方法和过程的认识,让学生对实验探究产生兴趣
2、通过蒸馏、过滤注意事项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实验中体会到科学实验需要严谨。
2、通过蒸馏、萃取用途、糖尿病试纸的使用介绍,使学生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用品、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一)教学用品
药品:制取蒸馏水装置1套、50ml分液漏斗、10ml量筒、烧杯、铁夹台、铁圈、CCl4、碘水。油水混合物
(二)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化学实验
(三)主要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 启发引导、重点讲述、实验探究、问题讨论等
五、教学流程示意图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思考为什么冬天的衣服干的慢?怎样使衣服快速变干?
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体验蒸馏
体验分液
体验萃取分液
知识拓展
演示实验:自来水制蒸馏水(设计简易装置制备)播放录像提升
分离油水混合物的方法,分析原因。
介绍分液漏斗
实验: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
分析萃取分液的过程和方法
课堂练习
复习巩固离子的检验,并归纳出蒸馏实验的操作注意示项和蒸馏的原理
观察分液漏斗,体现化学仪器巧妙
实验对比体验萃取,归纳出萃取的定义和萃取剂的选择条件
归纳总结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引入
【思考】思考为什么冬天的衣服干的慢?怎样使衣服快速变干?
【展示图片】屈臣氏蒸馏水
海水淡化工厂
抢答或齐答
观察与思考
设置情景
引入主题
——蒸馏
环节一
体验蒸馏
【引入】自来水厂使用消毒剂氯气对水进行消毒,因此我们饮用的自来水中含有Cl―。如何检验其中的氯离子?
【实验演示】自来水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讲解】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除去自来水中的氯离子呢?
【教师演示】用简易装置制取蒸馏水,实验完毕,检验是否含有氯离子。
【播放录像】演示实验室制蒸馏水的全过程。
聆听
观察并记录
实验现象
填写表格(书)
对比简易方法,思考做了哪些改进呢?
培养学生观
察能力和记
录的习惯
学生观看录像
【提问】通过观察教师的整个蒸馏实验操作,你觉得如果想要保证实验的成功,需要哪些注意示项?
学生讨论,回答:
①自来水不超过蒸馏烧瓶的1/3
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③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液体暴沸。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先打开冷凝水,再加热。
善于总结、归纳
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
【讲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或制造无水酒精。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先蒸馏出来的物质是什么?
学生回答:酒精沸点低,先蒸出的是酒精。
【思考】从这个实验中,大家可以看出蒸馏适用于什么类型的混合物的分离?
蒸馏是利用液态混合物沸点不同来进行的分离。
【扩展】
如果把书上P7图1-4的装置里的蒸馏烧瓶的活塞改成一个插入温度计的活塞,你认为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什么位置合适?
学生讨论,回答
水银球应放在烧瓶的支管口处。
通过理解蒸馏的概念得出结论。
【小结并板书】详见板书设计
和ppt
【介绍】蒸馏的用途
学生记录
学生聆听、观察、识记
了解蒸馏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环节二
体验分液
展示油水混合物
播放录像
仔细观察思考如何分离?
设置情景
【讲解】除了倾倒的方法,还可以采用特殊仪器—分液漏斗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激发学生思考
【观察】分液漏斗的结构特点。它与前面认识的漏斗在外观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回答:它有活塞、上面的磨口塞上有一个凹槽,壁上一个小孔。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提问】为什么这样来构造。凹槽和小孔对准意味着什么?如果把活塞竖起来,漏斗中的液体又会如何?
回答:凹槽和小孔对准即与大气相通。当把活塞竖起来后,漏斗中的液体即会流下。若对不准,则不会流下。
实验与理论相联系
环节三
体验萃取
【讲解】上述植物油提取色素的过程我们称之为萃取。萃即“聚集”之意,萃取——聚而取之。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有关萃取的知识。我们现在就来模拟一下上述实验过程。
【动手实验】分工合作,4人一组。
实验
现象
结论
试管中注入水+小粒碘
不溶
碘不溶于水
试管中注入CCl4+小粒碘
溶解
碘易溶于CCl4
试管中注入水和CCl4
分层,水在上层
CCl4与水不互溶
碘水中加CCl4
分层,水在上层颜色变浅,CCl4在下层颜色为紫红色
水中的碘会转而溶到CCl4中去
碘的CCl4溶液中加水
分层,上层为水,下层为碘的CCl4溶液
CCl4中的碘,没有溶到水中。
视学校条件
可演示
【讲解】在水和CCl4同时存在时,碘选择了较易溶入的CCl4,就如成语所述“良禽择木而栖”。当向已溶有碘的水中滴入少量CCl4,并不断振荡试管,碘会“移情别恋”。少量的CCl4可以把溶在水中的碘聚集起来,从而使碘与水分离,这种物质分离方法就是萃取。
【视频】观看视频四氯化碳萃取碘水,请注意观察实验员的操作,归纳要点
学生讨论回答:
①分液漏斗使用前要验漏
②振荡时要及时放气
③上层溶液从上口倒出,下层溶液从下口流下
善于总结、归纳
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
【阅读】阅读书P9页实验1-4
动手完成课本上安排的实验1-4,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直到实验完毕
训练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提问并讨论】实验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是如何设法解决的?你觉得为了保证实验的成功除了要注意安全问题以外,还要注意那些细节问题?
①加入萃取剂之后、振荡之前一般都记得塞好分液漏斗玻璃塞,但是分液前容易忘记;
②液体分层时,要打开玻璃塞,或者让凹槽与小孔对准,做到漏斗内外大气相通,否则液体不易顺畅流下。
③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面流出来,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口部倒出来;
善于总结、归纳
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
从实验中提取理论知识
【提问】你能用语言叙述一下四氯化碳萃取碘水的过程吗?
碘水与四氯化碳相混振荡后,碘就从水中转移到四氯化碳中溶解,再经过静置,水和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就分为上下两层。
总结归纳能力
【提问】为什么四氯化碳能萃取出碘水中的碘,如果将四氯化碳换成酒精可不可以?
不行,因为碘与酒精互溶而四氯化碳不相溶
通过实验提取理论知识
【动手实验】向已溶有碘的水中滴入少量酒精,并不断振荡试管,观察实验现象。
由于酒精与水互溶的缘故
【提问】我们把四氯化碳称为萃取剂,碘水中的水称为原溶剂,你能归纳出选择萃取剂的原则吗?
萃取剂应与原溶剂不互溶,提纯物质在萃取剂中溶解度大于原溶剂.
知识综合
【提问】做完了实验,请你尝试给萃取下个定义。
【小结和板书】详见板书设计
学生讨论: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进行分离或提纯的方法。
学生归纳
知识提取
归纳扩展
【投影】四种分离提纯的方法
物质分离提纯原则
其他方法
观察思考、记录、质疑
【课堂小结】蒸馏和萃取都可以对两种液体组成的混合物加以分离,但适用的对象不同,我们要根据物质的性质合理选择和利用分离方法。物质的检验也要根据物质的性质来选择不同的试剂和方法,这个我们将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逐步遇到。
倾听思考
学会及时总结归纳明确重点知识
课后作业
P20 1、2、3
《全品学考练》P2~3 1~15
复习巩固
预习学案
板书设计
二、蒸馏和萃取
1、蒸馏 ①定义 ②主要仪器 ③注意事项
2、萃取 ①定义 ②主要仪器 ③萃取剂的选择原则
过滤
混合物分离方法 蒸发
蒸馏
萃取
七、教学反思
1、从生活的角度引入化学知识,学生接受起来较容易。
2、本节内容较多,注意精简取舍。
3、结合录像讲解注意事项更加直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