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质量管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36328 上传时间:2024-04-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质量管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填空 1. 所有取值能一一列出的随机变量称为( 离散型随机变量 )。 2. 在质量管理中, 正态分布确定的参数σ越小,表明质量的( 一致性 ) 越好。 3. 已知总体为N(m、s2),则样本平均数的数字特征值与总体的数字特征值的关系是:E(样本平均数)=( μ ) ,D(样本平均数)=( σ2/n )。 4. 控制图采用3σ为控制界限,是因为在该点(错发警报 )的错误和( 漏发警报 )的错误造成的总损失最小。 5. 控制图是用来反映和控制产品质量数据( 集中趋势 )的变化的。 6. 控制图的上控制界限为( +m3 A2 )。 7. 表示(相邻观察数据 )相差的绝对值被称为移差。 8.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出现连续 7点上升,被称为:( 单调链 )。 9. 推动PDCA循环的关键是( 执行 )阶段。 10. 因果图中的( 特性 )指生产过程或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结果。 11. 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偏离了e,修正后的过程能力指数( )。 12. 预防周期性维护方式的特点是:定期全面进行( 预检预修 )工作。 1. 选控的概念是将系统因素进一步划分为:( 非控系统因素 )和(欲控系统因素 )。 2. 质量体系就是为了达到( 质量目标 )所建立的综合体。 二. 单项选择题 3. 传统质量管理的主要特征是( A )。 A 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B 按照过去的经验进行质量检验 C 按照领导的意图进行质量检验 4. 2000年版ISO9000族标准将由四项基本标准及若干份支持性技术报告构成。四项基本标准中——ISO9001是:( C )。 A质量体系审核指南 B 质量管理体系—指南 C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D 质量管理体系—概念和术语 5. 造成产品质量异常波动的原因是( B )。 A偶然性原因、 B系统性原因、 C不可避免的原因 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D )。 A 0≤g<1 B 0≤g≤1 C − 1≤g≤0 D − 1≤g≤1 7. 每吨铸件成本(元)和每一工人劳动生产率(吨)之间回归方程为y=270-0.5x。这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吨,单位成本( C )。 A 降低269.5元 B 提高269.5元 C 降低0.5元 D 提高0.5元 8. 配合回归直线的前提条件是( D ) A必须是对两个变量配合回归直线 B两个变量必须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C 两个变量必须具备线性函数关系 D两个变量必须具备显著的线性关系 9. 操作者精心加工,一批产品的质量( B )。 A是可以做到完全一致的 B也是做不到完全一致的 C有时是可以做到完全一致的 10. 直方图的主要用途之一是( B )。 A计算平均值、 B掌握产品质量分布状态、 C确保工序处于受控状态 11. 现有一组数据4, 7, 6, 2, 5, 8, 3,其标准偏差为( A )。 A 2 B 1.54 C 3.08 12. 对某工序进行产品质量抽样检验,其样本平均数的数学期望为:20;标准偏差为:1。已知样本量为:4,则本工序产品的平均数和标准偏差为( A )。 A 20 、2 B 5、1 C 20 、0.5 13. 现有一组数据:1, 7, 4, 3, 8, 6, 14, 5其中位数为( B )。 A 3 B 5.5 C 6 14. 用于表示相邻两个观察数据相差的绝对值的是( B )。 A极差 B移差 C标准偏差 15. 比较准确地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特征值是( C )。 A极差、 B移差、 C标准偏差 16. 属于计量值控制图的有( C   ) A.不合格品数控制图    B.不合格品率控制图 C.中位数一极差控制图    D.缺陷数控制图 17. 一张因果图解决的主要质量问题可以是( A  )   A.一个    B.2个  C.多个    D.没有限制 18. 某局邮件处理时长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值为30分钟,标准偏差为10分钟,上级规定的赶发时限为60分钟。则其过程能力指数为( A )。 A 1.33 B 0.67 C 1 19. 某营业室电报内部处理时长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值为30分钟,标准偏差为10分钟,上级规定超过60分钟为逾限,则该室电报内部处理时长逾限的概率为( B )。 A 0.135%、 B 0.27% 、 C 2.275% 20. 工序能力指数CP=1. 04时,说明工序能力( B )。 A 不足、 B尚可、 C充分 三、多项选择题 21.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有( BCD )。 A重视统计计量工作的观点, B全员性的质量管理的观点, C用数据说话的观点, D全面质量管理的群众观点。 22.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是它管理的全面性:包括( BD )。 A对生产制造过程进行管理 B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C按既定质量标准进行控制 D综合性的质量管理 23. 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的偶然因素的特点是( AD )。 A经常存在、 B影响较大、 C各件相同、 D难以排除。 24. 影响工程质量的五方面因素有( BD )。5M1E A检验 B 设备 C教育 D材料 25. 产品质量赖以形成的工作质量,包括员工所做的 ( ABC ) 工作的好坏。 A 技术 B 组织 C 服务 D 维修 26. 常见的离散型随机变量有( AB )。 A二项分布 B泊松分布 C 正态分布 D 高斯分布 27. 常用的计量值控制图有( AC )。 A样本平均数控制图、 B单位缺陷数控制图、 C极差控制图、 D不合格品数控制图。 28. PDCA循环的八个步骤中有( A C D )。 A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B制定质量标准; C调查效果; D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 29. x单值控制图适用于( A C D )。 A数据不易获取时 B大批量快速生产的工序、 C工序中只能获得一个测定值、 D数据不需分组。 四、判断题 30. 适宜的质量体系应能满足现实质量目标的需要,同时也是经济而有效的。 (√ ) 31. 全面质量管理与消费者没有关系。 ( × ) 32. 产品包括有形产品(装配型产品或流程型材料)和无形产品(情报或概念)。 (√ ) 33. “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 ) 34. 产品质量的好坏,最终要通过用户的使用来评价。 ( √ ) 35. 当np≥5时,二项分布变成了正态分布。 (× ) 36. 当样本量n→∞时,二项分布以泊松分布为极限形式。 (√ ) 37. 不论总体分布状态如何,当N足够大时,它的样本平均数总是趋于正态分布。 (√ ) 38. 偶然因素是指对产品质量偶然起作用的因素。 (× ) 39. 相关系数接近―1,说明两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很弱。 (× ) 40. 极差的分布是对称的。 ( × ) 41. 移差是表示相邻两个观察数据相差的绝对值。 (√ ) 42. 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只能采用μ±3σ。 (× ) 43. P控制图与Pn控制图的区别在于: P控制图的样本量是固定的。 (× ) 44. 控制图在生产过程中应用时,只要抽样打点不出界,就表明生产处于控制状态。 (× ) 45.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若点恰好落在控制界限上,则作界外处理。 (√ ) 46. 因果图的作用是由粗到细地追究产生质量问题的最原始因素。 (√ ) 47. 分层法是用来加工整理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 (√ ) 48. 推动PDCA循环的关键在于做好计划。 ( × ) 49. 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和标记可以在产品上使用。 ( × ) 五、计算题 50. 某种合金钢的抗拉强度y(kg/mm)与钢中含碳量x(%)有关,测得数据如下表。求y关于x的线性回归方程。 x 0.05 0.07 0.08 0.09 0.10 0.11 0.12 0.13 0.14 0.16 0.18 0.20 0.21 0.23 y 40.8 41.7 41.9 42.8 42.0 43.6 44.8 45.8 45.1 48.9 50.0 55.0 54.8 60.0 (保留2位小数)。 解: åX åY åX2 åY2 åXY 1.87 657.2 0.2899 31313.88 91.935 (1)计算相关系数为 样本容量为n=14,查相关系数表,当显著性水平为1%时,,,线性回归效果显著,认为抗拉强度y与含碳量x存在高度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求抗拉强度y与含碳量x的线性回归方程 回归方程为 51. 某企业上半年产品产量(千件)与单位成本(元)资料如下: 月份 产量(千件) 单位成本(元/件) 1 2 73 2 3 72 3 4 71 4 3 73 5 4 69 6 5 68 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单位成本为因变量),(保留3位小数)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下降多少? 解: 回归方程为 产量每增加1000件单位成本降低1.818元。 52. 某市移动局统计到其GSM高级信令转接点某月质量情况如下: 路由故障: 检测出语法错误: 48次 网路拥塞: 28次 网路故障: 3次 对这种类型的地址未翻译: 14次 对这种特定的地址未翻译: 2次 根据数据作出排列图。并进行ABC分析。 解: (1) 计算表 项目 频数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检测出语法错误: 48 50.53 50.53 网路拥塞: 28 29.47 80.00 对这种类型的地址未翻译: 14 14.74 94.74 网路故障: 3 3.16 97.9 对这种特定的地址未翻译: 2 2.1 100 合 计 95 100 48 95 ABC分析:A类:检测出语法错误、网路拥塞,占到总质量问题的80%左右,是要解决的重点;B类:对这种类型的地址未翻译,占总质量问题的10%以上,是次要的问题;C类:网路故障和对这种特定的地址未翻译,是一般的问题。 53. 某支局抽查收寄包裹的规格,每天抽取100个样本,经10天得到以下数据,试画出Pn图的轮廓线。 (保留2位小数) 第n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不合格品数 5 7 4 2 5 3 4 3 1 6 解: = = 40/1000 = 0.04 n = 4≥3 (近似于正态分布) CL= n =0.02×200 = 4 UCL= n +3 =9.98 LCL= n -3 = -1.88 (取LCL=0 ) CL=4 UCL=9.98 LCL=0 54某工序加工一产品,其计量数据如下: 组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观 测 值 X1 43 36 44 31 34 39 44 36 48 46 X2 41 42 43 37 37 37 43 32 42 35 X3 37 32 38 42 38 32 40 36 40 30 X4 39 34 39 30 39 40 37 44 30 33 试画出-R控制图的轮廓线。 (保留2位小数) 解: 组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观 测 值 X1 43 36 44 31 34 39 44 36 48 46 X2 41 42 43 37 37 37 43 32 42 35 X3 37 32 38 42 38 32 40 36 40 30 X4 39 34 39 30 39 40 37 44 30 33 40 36 41 35 37 38 41 37 40 36 R 6 10 6 12 5 8 7 12 18 16 = 100/10 = 10 CL== =380/10 =38 UCL= +A2= 38 +0.729×10= 45.29 LCL= -A2 = 38 -0.729×10 =30.71 CLR= = 10 UCLR= D4 = 2.282×10 = 22.82 LCLR= D3 = 0×10 = 0 轮廓线: UCL = 45.29 CL = 38 LCL= 30.71 UCLR= 22.82 CLR= 10 LCLR= 0 55某局邮件处理时长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值为40分钟,标准偏差为15分钟,上级规定的赶发时限为60分钟。其过程能力指数是多少?经过优化作业组织管理,平均值变为35分钟,标准偏差减少了5分钟,则其过程能力指数是多少?是否充足? 解 :已知 中心值m=40,标准偏差s=15, ∵1.00>>0.67 ∴其过程能力不足 第 15 页 共 1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