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香洲第十五小2016-2017五上语文校本方案.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362806 上传时间:2025-03-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香洲第十五小2016-2017五上语文校本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香洲第十五小2016-2017五上语文校本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香洲区中小学校本培训 问题研究方案(三类模式集体研究系列) 学校:香洲区第十五小学 学科组:五年级语文 日期:2016.9.23 所研究的问题是: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本项培训基本信息 培训负责人 黄年合 联系电话 136 职务、职称 小学高级 参训人员 姓名 郑嘉华 身份证号 4490018 姓名 王秀菊 身份证号 321 姓名 梁少群 身份证号 44040 姓名 黄年合 身份证号 4033 姓名 莫昌平 身份证号 4402 姓名 袁壮均 身份证号 3313 培训起止时间 2016年9月24日至2016年1月15日 拟申报学时 12 选择该问题研究的原因: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根据语文学科“文道结合”的特点,在学生认知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既注重工具性,又要注重人文性,达到既“教书”又“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可现实生活中往往是教师“苦口婆心、语重心长”。学生呢,却是“左耳进,右耳出”没能收到德育的实效。其主要原因是老师未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心,未能将课文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未能做到“渗透”。古人云:“文章不是无情物”、“凡为文以意为主”。小学语文课文含有许多育人的素材,有的渗透着先人的高贵品质,有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还有科普的、渗透生态环境和环境卫生的等。其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品德因素,要看老师如何去发现,去挖掘,去利用。 解决问题将采取的方法与行动:(谁?什么时候?做什么?怎么做?相关步骤及措施具体,任务明确到人。) ●小组成员承担的研究任务: 郑嘉华——在识字教学中加强渗透德育; 梁少群、袁壮均——在情境创设中渗透德育; 黄年合——在剖析词句中渗透德育教育; 莫昌平——在指导阅读中渗透德育; 王秀菊——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具体做法: 1、钻研教材,深入备课,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 2、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好教育度,找准德育点,选好渗透法,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 。 3、认真研究学生,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深化德育效果。 ●成果展示: 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学生:习作展示 解决该问题的理论依据: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论述中指出:“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教育家于永正也说过:“当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时,你的教育就失败了。”这就告诉我们:当学生不知道你在教育他时,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会越大。教师必须依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适时、适地、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等,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实施研究方案希望得到的结果: 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希望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注: 1.采用本模式开展校本培训,按以下要求计算学时: 参与问题研究的教师,围绕同一问题研究循环上课2次以上,听同伴上课1次以上,才给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其中上课1次,提交教案与个人课堂教学反思表,记2学时;听课1次,参与集体评课,提交同伴评价表,记1学时。 2.本方案需在每学期开学一个月内,在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网进行校本培训项目备案。 3.采用本模式开展校本培训,在本年度6月或12月学时审核时需要提交以下过程资料: (1)问题研究方案(1份); (2)“研讨”记录表(若干份); (3)研究课执教者教案(若干份); (4)执教者个人课堂教学反思表(若干份); (5)听课者同伴教学评价表(若干份); (6)研究报告(可以是叙事性研究报告)(1份); (7)本次培训申报学时导入模板(1份)。 4.培训相关表格及报告格式在《珠海市香洲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指南》附件中下载。 附:专题研讨课安排表: 2016 -2017 学年度第 一 学期专题研讨课安排表 ( 五 年级 语文 )学科 任课教师 授课内容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黄年合 《13.钓鱼的启示》 五(4)班 10.18 讲读课 五(3)班 10.19 郑嘉华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五(1)班 10.20 自读课 五(2)班 10.21 莫昌平 《15.落花生》 五(5)班 10.24 讲读课 五(6)班 10.25 王秀菊 《16.珍珠鸟》 五(2)班 10.26. 自读课 五(1)班 10.27 袁壮均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五(6)班 10.28 讲读课 五(5)班 10.31 梁少群 《18.慈母情深》 五(3)班 11.1 自读课 五(4)班 11.2 (本表栏目可自行添加。)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