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题
中考考点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教者
孙林先
教学
目标
1.掌握欧姆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重点
理解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难点
运用欧姆定律计算进行的简单计算。
教具
演示
PPT课件 教案
学生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提问
表1: 表2:
R(Ω)
U(V)
I(A)
U(V)
R(Ω)
I(A)
5
1.5
0.3
1.5
5
0.3
0.6
10
4.5
0.1
二.引入新课:
由实验我们已知道了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把以上实验结果综合起来得出结论,即欧姆定律。
三.新课讲授。
1.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 I = U/R。 公式中I、U、R的单位分别是安、伏和欧。
(3)公式的物理意义:当导体的电阻R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几倍,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增加几倍。这反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关系(I∝U)。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加到原来的几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反映了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例的关系(I∝U/R)。公式I=U/R完整地表达了欧姆定律的内容。
说明: 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2.应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讲解例题1、例题2、例题3 (使用投影片)
要求:画好电路图,说明某导体两端所加电压的图示法。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组织全体学生讨论、分析正误。
教师小结。
①电路图及解题过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②答题叙述要完整。
③解释R=U/I的意义: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
不能认为"电阻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的大小只与电阻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④介绍伏安法测电阻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欧姆定律相关练习题
完成
表格
进一步理解记忆
小组讨论
学生自己绘制电路图,在电路图中标明已知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