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彭中地理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55939 上传时间:2025-03-23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彭中地理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彭中地理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彭店中学地理复习纲要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2、纬线与经线的特点 (地图中的经纬线:经竖纬横) 形状 长度 指示的方向 纬线 圆圈 长度不相等,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东西方向 经线 半圆 长度都相等 南北方向 3、纬度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纬,用符号“N”来表示;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判断方式:相邻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相邻度数向北增大,则为北纬) 4、经度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来表示;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来表示。(判断方式:相邻经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相邻经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 5、特殊经线【本初子午线(0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1800经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本初子午线(00经线)和1800经线是东西经的界线。 东西半球分界线(200W、1600E): 20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东西半球的判断:在所要判断的地点的相应经度标注在下面的数轴上,即可准确的判断出所在的半球。) 160°E 180° 0° 20°W 180° 东半球 西半球 西半球 】 6、特殊的纬线 赤道(00):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纬,以北是北纬。 回归线:北回归线(23.50N),太阳直射的最北点;南回归线(23.50S),太阳直射的最南点。 极圈:北极圈(66.50N),南极圈(66.50S) 低、中、高纬的分界线:00、300、600、900 极点:900。北极点是900N南极点是900S 7、经纬度位置的确定 格式:(经度,纬度),例如:北京(1160E,400N) 8、地球的运动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转 公转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运动周期 一天(24小时) 一年(365天)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 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交替;地方时间差异 四季变化;五带形成;昼夜长短 9、五带划分: ①划分依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 ②五带: 热带(23.50N-00-23.50S)、 南温带(23.50S-66.50S)、 北温带(23.50N-66.50N)、 南寒带(66.50S-900S)、 北寒带(66.50N-900N) 10、地球公转中的四个节气: 节气 发生时间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昼夜分布情况 春分日 3月20或21日  赤道 各地昼夜相等 夏至日 6月21或22日 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秋分日 9月22或23日  赤道 各地昼夜相等 冬至日 12月22或23日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如果你想让你住的地方永远昼夜平分,哪你应选择住在哪里?(赤道上) 1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三种表示方法: 数字式 文字式 直线式 1/10000或1:10000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千米 0 10千米 比例尺的大小比较及与所画地图表示内容之间的关系 比例尺大小比较 比例尺与所表示内容之间的关系(图幅相同) 比例尺是一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如:1/100>1/10000 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范围越小 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大 12、地图上的方向的表示方法:(三种) 一般情况 指向标法 经纬网指示方向 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箭头指向正北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最重要的是:确定北方向。 13、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填绘地图时,要写得清晰匀正,大小合适。字的排列横写从左向右,竖写自上而下) 14、高度的计算方法: 地面高度的基本表示方法 概念 海拔(米) 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米) 地面某一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15、五种基本地形: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 16、地形剖面图: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课本P18 17、地形的表示方法: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常用)、地形的剖面图。 18、能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山地局部地形:例如: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处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 二、世界地理 (一)陆地与海洋 1、海洋与陆地: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2、海陆变迁: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荷兰的填海造陆(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 (2)板块构造学说: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的,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个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当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a ) 地中海 — 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b)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地中海将消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红海将扩大: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 (二)气候 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天气是短时间的阴晴、风雨、冷热的大气状况,是时刻在变化; 气候是长期的(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是比较稳定的,一般变化不大。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会环境的重要性。 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②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③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即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会计算应用) (2)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2小时左右(14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会计算气温日较差)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会计算气温年较差) (3)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3、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1)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①从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②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④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马沙漠。 (2)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4、世界的气候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寒带:寒带气候 (2)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3)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纬度位置影响: 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则冰雪覆盖 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 海陆位置影响: a)青岛的降水量比兰州多 b)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 地形影响: 台湾岛台湾山脉东侧降水比西侧多。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白雪皑皑。 (4)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气候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生活在不同热量带的人们衣着不同。 气候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 气候发生异常变化,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从而产生灾害。 (三)居民与聚落 1、人中与人种 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1)世界人口增长:从1830年到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人口所需时间逐渐趋短,这表明在这段时间内,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逐步趋快。 (2)人口自然率=出生率-死亡率 (3)人口的分布: 人口密度 = (人/平方千米) 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和北美洲东部 原因:社会经济条件: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地区都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人类在这里聚居的历史悠久,农业发展较早;欧洲和北美洲这两个地区都是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经济发达。自然条件:这四个地区都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地区,气候较为适宜;同时,都在平原地区,所以自然条件都比较优越。 人口稀疏地区:(撒哈拉沙漠、大洋洲西部沙漠、亚马逊平原、北冰洋沿岸、青藏高原) 原因:极端干旱;过于湿热;终年严寒等。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2、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1)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带来的问题: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生活贫困、环境污染、资源减少等。 (2)人口不断减少停止增长,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国家用于老年人的社会养老等费用增加等问题。 (3)采取措施: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乡村人中向城市迁移 (1)原因:a) 乡村人口增长造成劳动力过剩.。b) 城乡差别:城市就业机会、物质生活条件、文化教育等条件较乡村好。 (2)带来的问题 一方面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劳动力,有力地支持城市建设;解决乡村人多地少的问题。另一方面则可能造成城市人口过多而引发城市物质供应问题,城市就业问题,城市社会治安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等。 4、世界三大人种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1)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来划分。 (2)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白种人:欧洲、西亚、北非、美洲、大洋洲 黄种人:亚洲、北美洲北部、南美洲的部分地区 黑种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5、语言和宗教 世界主要的语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的分布地区: 汉语:中国,东南亚部分地区 英语: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俄罗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 法语:法国、非洲一些国家 阿拉伯语:西亚,北非 西班牙语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宗教: (1)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2)我国维吾尔族、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6、聚落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房屋 道路修筑情况 商店的多少 学校的多少 医院的多少 有无农田 有无果园 有无鱼塘 自然景观改变大小 密集度 高度 乡村 小(稀疏) 矮 少 少 少 少 有 有 有 小 城市 大(稠密) 高 多 多 多 多 无 无 无 大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课本P80 图4.19)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 (2)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当地气候特点 民居的建筑特点 因纽特人的雪屋 严寒 雪块构筑,低矮,无窗,门小,墙厚,保温性好。 黄土高原的窑洞 干燥,冬冷夏热 利用厚厚的黄土层,挖凿成窑洞,冬暖夏凉。 傣族微竹楼(高架屋) 潮湿,炎热多雨 双层,楼上住人。凉爽,通风,防潮。 新疆的平顶屋 干燥,风沙大 平顶房,屋顶可以晒庄稼。 西亚的乡村 炎热,干燥 墙厚,窗小。可以减少白天太阳热量的传入和沙漠吹来的热风。 (3)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四)发展与合作 1、国家和地区 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200多个 a) 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b) 人中超过1亿的国家。(10个) c) 地跨两洲的国家:埃及(亚非)、土耳其(亚欧)、俄罗斯(亚欧)、美国(北美、大洋洲) d) 国界: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是国家主权范围的界线。国界是人为划分的,有的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有的依据民族、语言、宗教等来划分。 e) 领土:国界范围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1)划分: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2)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差异 (南北差异) 。 课本P89 图 5.6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比较” 地图册P38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人口约占世界的1/5 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的4/5 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3/4 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1/4 生活、教育水平高 人口高增长 生产力高度发达 生活、教育水平低,以第一产业为中心 (3)知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地图册P37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发达国家: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澳大利亚例外 --- 在大洋洲)— “北”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 — “南” “南北对话”—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上的商谈。 “南南合作”—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3、国际合作 联合国:总部 — 美国 纽约 宗旨:“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5个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 世界贸易组织(WTO):总部 — 瑞士 日内瓦 成员: 148个(2003年4月)宗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福利进步,主张贸易自由与公平”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总部设在瑞士的洛桑,宗旨:和平、友谊、进步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奥地利 维也纳 亚太经合组织(APEC):秘书处设在新加坡 东南亚国家联盟(ASAN):总部设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 欧盟(EU):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五)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1、为什么亚洲是第一大洲(面积最大 、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2.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位于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南北半球中的北半球。分界线:1)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2)亚洲和非洲:苏伊土运河为界。3)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为界。 3、亚洲的地理理分区:东亚 西亚 南亚 北亚 中亚 东南亚 4、东亚的国家:中国 蒙古 朝鲜 韩国 日本 5、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依次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6、亚洲地形的特点:1)中部高,四周低2)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3)地面起伏大 7、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西面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 8、亚洲气候的特点:1)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记住P76.9各种气候在图中的分布) 9、在世界各种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少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10、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11. 非洲气候的分布特点:由赤道为界,南北对称,由赤道向北向南是热带雨林,热带草原,亚热带和热带沙漠,地中海气候。 12.亚洲河流的特点: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13. 世界之最:1)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 3)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俄罗斯 4)世界上第一长河---尼罗河(6600千米) 第二长河---亚马孙河 第三长河---长江 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 5)世界面积最大的洲: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公里)。  6)世界海拔最高的洲:南极洲(平均海拔2350米)。7)世界海拔最低的洲:欧洲(平均海拔约300米)。8)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面积约1.8亿平方公里)。9)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300万平方公里)。10)世界最大的岛:格陵兰岛(217万平方公里)。11)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或南洋群岛20000多个)。12)世界最大的海:珊瑚海(479万多平方公里)。13)世界最大的内海:地中海(250万平方公里)。 14)世界最大的咸水湖,最大的内陆湖,最大的湖泊:里海(37万多平方公里)。  15)世界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82400平方公里)。16)世界最大淡水湖群:北美五大湖(苏必利尔、密执安、休伦、伊利、安大略)17)世界最深的湖:贝加尔湖(1620米)。  18)世界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15000公里)。19)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9000公里)。20)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600万平方公里)。21)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万平方公里)。22)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23)世界最长的裂谷带:东非裂谷带(长6000公里)。24)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亚马孙河 25)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死海 26)世界上含沙量最大,最难治理的河流----黄河 26)世界面积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27)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28)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注意:P2图6.2亚洲的范围 P5阅读材料亚洲地理集锦 第二节 人文环境 1、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 2、在全球来看,按人口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无常住人口);按自然增长率,由多到少依次为: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南极洲。 3、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是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印度河流域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先后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推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西亚波斯湾沿岸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因为大量出口石油资源,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4、理解P13页图6.17亚洲不同地区的住房,服饰的差异。 5、在亚洲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如日本;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异很大。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也较大。 6、三类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渔业,牧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一般来说,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以第一产业为主,比重大,第三产业比重小,而发达国家大多数第一产业的比重小,第三产业的比重大。 注意:P11 活动2 (六)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 1、位置:属于东亚,位于太平洋的西北部的岛国。 东面临太平洋,西隔太平洋,朝鲜海峡,东海同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相望,北有鄂霍次克海。 2、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四大岛组成,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本州岛, (将位置和组成中的海洋和岛的名称在书上18页图7.2找到位置并记住)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神户和横滨是日本最大的两个对外贸易港口,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3、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最大的平原为关东平原。富士山是日本国的象征,是一座火山,也是全国的最高峰。山麓樱树成林,景色迷人。 4、多火山,地震。 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5、气候;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较为丰富,太平洋沿岸夏季多台风。 6、经济类型:加工贸易型经济(或出口,加工为主的经济)。 特点:对外依赖严重,对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品 国情: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有利条件:依靠科学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优良的港湾 7、工业区的分布: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便于原燃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按由东到西的顺序)。主要有以东京,横滨为中心的京滨工业区,以名古屋为主的名古屋工业区,以大阪和神户为中心的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以北九州为主的北九州工业区(将工业区和所在的城市在书上23页图7.13中找到并记住) 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8、文化: 民族构成单一,以大和民族为主,既有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第二节、东南亚(南洋) 1、位置与范围:东南亚在亚洲的东南部, 地处亚洲与大洋州,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陆上邻国:中国,印度,孟加拉国 组成:①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两大部分。(请将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南海,太平洋落实到书上27页图7.18) 马六甲海峡位置: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重要性: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国家:11个,其中,岛国有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新加坡(有花园城市之称),菲律宾; 内陆国: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 3、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马来群岛大部, 马来半岛南部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 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北部 菲律宾群岛北部 全年高温,有雨季和旱季之分 4、农业生产: 粮食作物:水稻 热带作物:东南亚是世界橡胶,油棕(“世界油王”的称号),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5、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①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是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②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③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④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 6、东南亚的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山脉由北向南延伸,河流由北向南流。其中湄公河是流经东南亚国家最多的河流 7、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原因:土壤肥沃,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 城市名称 附近大河名称 所在国家名称 河内 红河 越南 金边 湄公河 柬埔寨 万象 湄公河 老挝 曼谷 湄南河 泰国 仰光 伊洛瓦底江 缅甸 8、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其中新加坡华人比重最高。 9、旅游: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 第三节、印度 概况: 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里有著名的建筑:泰姬陵。 邻国:(在书上35页图7.34中找出这些邻国) 陆上邻国:西北:巴基斯坦,东面:缅甸、孟加拉国。东北:中国,尼泊尔,不丹。 海上邻国:斯里兰卡。 2、印度的地形特点: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在书上35页图7.34中找出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并记住位置和名称) 河流:恒河——印度的母亲河 3、气候: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的变化主要受到季风的影响 该气候特征:全年高温,有雨季和旱季之分,雨季(每年的6-9月)盛行西南风,旱季(每年的10—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 4、印度水旱灾害频繁与西南风有关。 水灾 旱灾 西南季风的变化 风力强盛,来得早,退得晚,雨季长。 风力不足,来得晚,退得早,雨季短。 5、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绿色革命”(引进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使粮食供应壮况得到改善,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分布见书上39页: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充足,地势平坦的恒河平原和印度半岛的沿海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阳光充足的恒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1999年,印度的黄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棉花的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6、工业与城市: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同时发展钢铁工业;孟买是印度最大的棉纺织中心,也是印度最大的港口, 新德里是印度的首都。(记住书上40页图7.43:新德里,加尔各答,孟买,班加罗尔在图上的位置) 在高科技领域:计算机软件,原子能,航天 第四节、俄罗斯 1、概况: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上最大,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临国:芬兰,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白俄罗斯,朝鲜 2、临海洋:北面—北冰洋,西面—波罗的海, 西南面—黑海,里海;东面—(白令海峡,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太平洋 3、地形与河流:以平原,高原为主。 西 俄罗斯 东 东欧平原 伏尔加河 乌拉尔山 西西伯利亚平原 叶尼塞河 中西伯利亚高原 勒拿河 东西伯利亚山地 山地: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 河流:(P48图7.51)伏尔加河,被喻为母亲伏尔加,注入里海;欧洲第一长河;五海通航; 4、气候:俄罗斯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特点: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5、工业与城市:在书上44页图7.48找出下列的知识点,并记住其位置: 俄罗斯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工业区由东向西依次是: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矿产中心由东向西依次是: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第二巴库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在书上46页图7.50中找出下列主要的港口: 摩尔曼斯克(北极圈以北的不冻港——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圣彼得堡(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和主要港口,临波罗的海),符拉迪沃斯托克(又名海参威,亚欧大陆桥的起点) 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最大的城市,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这里有著名的红场,克里姆林宫。 7、交通:俄罗斯在欧洲部分的铁路网非常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的铁路网比较稀疏,有一条横跨亚欧的铁路称为“亚欧大陆桥”在俄罗斯这部分称西伯利亚大铁路。俄罗斯的客运以铁路和公路运输方式为主,货运以管道和铁路为主。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中东 1、优越的地理位置:中东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其周围有五海,分别是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和红海。(P51图8.3中知道:一湾二洋三洲五海的位置) 2、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中东主要的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绝大部分石油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该地区的石油运往美国、西欧等的航线为西行航线,最短的西行航线要经过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和大西洋;较远的西行航线: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而石油运往日本等的航线为东行航线,路线为: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P53活动3 ) 3、气候:中东地区气候干燥(主要有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其中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少雨)河流稀少,分布不均,多国共用。 4、人口与宗教: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着圣城。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国家被着“阿拉伯国家”。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信仰伊斯兰教。犹太人主要分布在以色列,信仰犹太教. 第二节、欧洲西部 1、概况: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占欧洲面积的一半多,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欧洲西部有个区域性组织,叫欧洲联盟(欧盟),其成员国有25个,都是发达国家,人们使用统一的货币叫欧元。欧盟进出口居世界首位,是世界贸易最大的地区。 英国的首都是伦敦,法国的首都巴黎;德国的首都柏林,意大利首都罗马。 2、位置:北温带、西临大西洋,亚欧大陆西部。 3、欧洲西部的地形特点是:地势低平,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广大。(参考P64图8.23,记住: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比利牛斯山脉、亚平宁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客尔巴阡山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大不列颠岛、冰岛、多瑙河下游平原、大西洋、地中海、黑海、北海、波罗的海、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 4、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欧洲畜牧业发达的原因是:气候——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和多雨)——形成多汁的牧草;地形——以平原地形为主 ——致使草场广布。欧洲西部的人称牧草为“绿色的金子”。因此欧洲西部的畜牧业发达。荷兰、丹麦等国是世界上主要的乳畜大国。 5工业 欧洲西部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是把原料进行加工,制造成各种工业产品的工业部门。欧洲西部工业的分布: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6丰富的旅游资源:主要的旅游地其所在国家:伦敦塔桥(英国),风车(荷兰) ,北欧峡湾风光(挪威),阿尔卑斯山滑雪(瑞士),巴黎埃菲尔铁塔(法国),西班牙斗牛,地中海沿岸风光(意大利),雅典巴特农神庙(希腊)。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位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处于低纬度地区。 2、地形: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以高原为主。(P67图8.26:印度洋、大西洋、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几内亚湾、撒哈拉沙漠、尼罗河、好望角、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 ,称为赤道雪峰。 3、气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季节差异大,分明显的干湿季)、热带雨林气候。在热带草原地区的国家常受到旱灾的威胁 4、黑种人的故乡:本区90%以上是黑种人,故萨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黑非洲”之称。 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主要分布在几内亚湾沿岸和刚果盆地,即主要分布在本区的西部。 5、落后的单一商品经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落后,主要以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出口物品主要有矿产、森林、畜产等初级产品:进口物品为机械、汽车等工业制品。(掌握P70活动2,图8.32)这样的经济特点使非洲许多国家失去了市场主动权 。 非洲一些国家正努力发展民族工业、多样化农业,以改变本国经济依赖单一产品的局面。 6人口、粮食和环境: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为2.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更高达3.0%。 粮食供应不足,生产水平落后,开垦草地和森林,致使环境恶化, 成为本区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 第四节、澳大利亚 1、澳大利亚的四个别称: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该国的代表动物有:袋鼠、鸸鹋、鸭嘴兽、考拉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2、澳大利亚的地形与气候: 东部是山地,中部以平原为主,西部以高原为主。在P75图中了解澳大利亚的主要地理事物:大分水岭、墨累河、澳大利亚盆地、北艾尔湖、太平洋、印度洋、塔斯马里亚岛。 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陆的中部,澳大利亚位于热带和南温带,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P76图8.39 指导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3、发达的经济: (1)澳大利亚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形成了四个不同的农牧业区。(P74图8.37,了解农牧业带的分布。)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平均人口密度仅为2.5人/平方千米,大约为中国的1/46。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出口产品中,除羊毛之外,还是世界上重要的牛肉、小麦出口国。 (2)澳大利亚开采的矿石有一半以上用于出口,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矿产分布:铁矿(西部)、煤矿(东部)、铝土(北部)。(P77图8.40知道几种矿产在图中的位置) (3)服务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产业。 (4)澳大利亚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首都堪培拉,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是全国第二大城市。(P77图8.40记住主要城市在图中的位置)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 美国 1、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土著居民。人种构成中白种人占84%,其次为黑种人占13%,华人华侨约有160万人。 2、各国移民移入美国后,经过长时期的融合,在文化、语言和生活方面渐趋一致,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3、美国领土构成:本土48个州、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主体部分位于北温带,阿拉斯加州位于北寒带,夏威夷州位于热带。 4、美国处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地形呈现南北纵列分布,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记住P82页图9.5及图上3个框内的内容(在图中知道以下地理要素:太平洋、大西洋、墨西哥湾、加拿大、墨西哥、落基山脉、大平原、五大湖、密西西经河、阿巴拉契亚山脉、圣劳伦斯河); 5、美国的农业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如:玉米、大豆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6、美国的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记住P85图9.9主要农业带在图中的位置。 7、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 8、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中心。 9、记住P87活动1(2)的主要工业城市在图9.1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