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封…………………………………线……………………………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命题:钟爱珠)
一、积累·课本巩固(35分)
1、下面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形貌昳丽(yì) 八尺有余(yǒu) 时时而间进(jiān)
B、朝服衣冠(zhāo) 期年之后(qī) 舜发于畎亩之中(quǎn)
C、法家拂士(fú) 蹴尔而与之(cù) 挂罥长林梢(juàn)
D、沉塘坳(ào) 小信未孚(fú) 中道崩殂(cú)
2、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5分)
⑴面刺寡人之过( ) ⑵中道崩殂( )
⑶荷担者三夫( ) ⑷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⑸谤讥于市朝( ) ⑹贤者能勿丧耳( )
⑺万钟于我何加焉( ) ⑻俄顷风定云墨色( )
⑼大庇天下寒士( ) ⑽小信未孚( )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2分)
⑴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通
⑵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
⑶乡为身死而不受 通
⑷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通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文中记叙了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采取正确的战略战胜强齐的史实。
B、《孟子》是记录春秋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七篇。
C、《愚公移山》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相传为列子所作。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作者是唐朝的杜甫,字子美,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题目中的“歌”指的是能唱的诗,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雕像,是由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铸成并提出倡议的。
B、将在天津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给弘扬天津精神和天津形象带来良机。
C、周汝昌先生的代表作《红楼梦新证》,被学术界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D、通过日新月异的技术,使体育迷无须紧盯电视屏幕也能观看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
6、综合性学习。(4分)
班里的王明同学今天身体不适不能到校上课,须向班主任赵老师请假一天。现请你帮他写出一张请假条。(注意书写格式)
7、名著导读。(5分)
《朝花夕拾》是一部 集,书名含义是 。
写于 年,最初在《莽原》上发表时名为《 》,共 篇。你印象最深刻的篇目是《 》《 》。
8、请在下列横线上默写出诗文原句。(8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 ,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
(6)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7)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9、诗词鉴赏。(5分)
阅读《相见欢》,回答下列问题。
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试概括此曲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2分)
(2)找出点明主旨的句子,并进行赏析。(3分)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10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苦其心志( ) ②所以动心忍性( )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 ④行拂乱其为(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2、全文的中心句是 。作者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和 。(用课文词语回答)(2分)
(二)阅读《出师表》片段,回答问题。(15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③深入不毛( ) ④庶竭驽钝( )
⑤夙夜忧虑( ) ⑥未尝不叹息痛恨( )
14、下列每组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苟全性命于乱世 奉命于危难之间
B、先帝不以臣卑鄙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恐付托不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D、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6、选文中的“由是感激”的“是”指代什么?(2分)
17、选文第一自然段,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一条重要建议是 (2分)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0分)
味蕾上绽放的爱 (周国平)
①记得一位老同事,每次就餐让他点菜时,他总是首点“糖醋排骨”。结果每次都是吃者甚少,唯独他吃得津津有味,这让我很不解。在一次出差的时候,我们俩不经意间聊起了这件事。他告诉我,糖醋排骨是他前女友最爱吃的菜,也是她最擅长做的菜,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每个星期都能吃上几顿。分手3年了,想念她的同时,也想念她做的糖醋排骨的味道。
②想必这就是味道的魔力,它不仅能烙进人的记忆里,也能渗入人的情感,甚至成为贯穿人一生的印记。
③一旦触及味蕾的引线,回忆就会漫天飞舞。
④喜欢吃咸花生,似乎是我天生的嗜好。小时候,家里虽然每年能收上四五担花生,但吃咸花生对我来说是件极其奢侈的事儿。因为家里穷,父母指望着能多卖点钱给我们兄妹3个凑学费。只有在我们兄妹仨,眼巴巴地看着邻居家小孩吃咸花生馋得直流口水的时候,妈妈于心不忍才勉强给我们煮一小把。煮好后我负责分成3小堆,三兄妹各占一堆。虽然每堆只有几颗,却能让我们兄妹仨乐上好几天,因为我们都非常珍惜那来之不易的味道。
⑤妈妈煮咸花生的量是一年比一年多,可是我们这些爱吃咸花生的孩子们却离家越来越远,有时候甚至两三年都难得回家一次。于是,妈妈每年将煮好的咸花生晒干分成3大包,分别寄到我们三兄妹的手上。每当在异地他乡吃着妈妈千里迢迢寄来的咸花生,心里总是暖洋洋的,舌尖上的味蕾也总能准确地识别那种熟悉的味道,一种被爱的味道。品着这爱的味道,也使我们更加惦念家中年迈的父母。
⑥出门在外,也经常在街边的小摊买咸花生解馋,但我总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那种味道。妈妈煮的咸花生和买来的咸花生味道确实不一样。因为这正如歌中所唱,妈妈煮的花生里夹杂着“爱的味道”。
⑦味道通常蕴含着人生种种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让人无法抗拒。味蕾上绽放出来的爱,会让我们感怀一种特别的情愫,想念一位深爱的人,抑或怀念一段难忘的往事。
18、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先后写了哪两件事?(3分)
19、第四段中与“妈妈每年将煮好的咸花生晒干分成3大包,分别寄到我们三兄妹的手上”相照应的是哪一句?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3分)
20、分析“一旦触及味蕾的引线,回忆就会漫天飞舞。”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2分)
21、你人生中“爱的味道”是什么?请写下来与我们一起分享。(2分)
三、作文(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只胳膊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他探头朝窗口望去。
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以上文段是《窗》的结尾,这位病人看到了一堵光秃秃的墙后会发生什么故事?请你展开合理想象,续写一则故事。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2)父母的一言一行如阳光洒遍我们成长的道路;老师的一言一行似春雨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朋友的一言一行像炉火温暖我们如歌的岁月……因为,在这一言一行中,有浓浓的关爱,有谆谆的教诲,有善意的提醒,有真诚的帮助……请以“一言一行总关情”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500字
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