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T∕ZZB 0679-2018 汽车变速器引线框架组件.pdf

上传人:li****ok 文档编号:93500 上传时间:2022-07-0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9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ZZB 0679-2018 汽车变速器引线框架组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T∕ZZB 0679-2018 汽车变速器引线框架组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T∕ZZB 0679-2018 汽车变速器引线框架组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T∕ZZB 0679-2018 汽车变速器引线框架组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T∕ZZB 0679-2018 汽车变速器引线框架组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43.040.50 T 63 ZZB 浙江制造团体标准 T/ZZB 06792018 汽车变速器引线框架组件 Leadfream assembly of automotive gear-box 2018 - 10 - 26 发布 2018 - 11 - 30 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 布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品结构 . 2 5 基本要求 . 2 6 技术要求 . 3 7 试验方法 . 4 8 检验规则 . 7 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8 10 质量承诺 . 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

2、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协会牵头组织制定。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合兴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协会、合兴集团汽车电子(太仓)有限公司、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摩创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浙江高新镀业有限公司(排名不分先后)。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倪晓森、李旺、程银财、应仁爱、周槊、林娟、张洁、周国富、倪鼎文、戚荣伟、刘长江、邢刚、范映。 本标准由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协会负责解释。汽车变速器引线框架组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

3、定了汽车变速器引线框架组件的术语和定义、 产品结构、 基本要求、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承诺。 本标准适用于燃油汽车变速器引线框架组件(以下简称“引线框架组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

4、B/T 2423.10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振动(正弦) GB/T 2423.222012 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N:温度变化 GB/T 2423.56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h:宽带随机振动(数字控制)和导则 GB/T 6461 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 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 GB/T 30512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 ISO 16232-4:2007 道路车辆 流体回路部件清洁度 第4部分:超声波法提取污染物颗粒的方法(Road vehiclesCleanliness of componen

5、ts of fluid circuitsPart 4:Method of extraction of contaminants by ultrasonic techniques) ISO 16232-6:2007 道路车辆 流体回路部件清洁度 第6部分:重量分析法测定粒子质量(Road vehiclesCleanliness of components of fluid circuitsPart 6:Particle mass determination by gravimetric analysis) ISO 16232-7:2007 道路车辆 流体回路部件清洁度 第7部分:显微分析法确定微

6、粒粒度和计数(Road vehiclesCleanliness of components of fluid circuitsPart 7:Particle sizing and counting by microscopic analysis) IEC 60512-3-1:2002 电子设备连接器 试验和测量 第3-1部分:绝缘试验 试验3a:绝缘电阻(Connectors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Tests and measurementsPart 3-1:Insulation tests Test 3a:Insulation resistance) IEC 605

7、12-4-1:2003 电子设备连接器 试验和测量 第4-1部分:电压应力试验 试验4a:耐电压(Connectors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Tests and measurementsPart 4-1:Voltage stress tests Test 4a:Voltage proof)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汽车变速器引线框架组件 实现汽车变速器内不同电子元件之间的相互电连接,导电片经一次或二次塑胶封装后形成的组件。 4 产品结构 4.1 引线框架组件由导电片冲压件、一次或二次注塑体等组成。 4.2 引线框架组件结构见图 1。 说明

8、: 1导电片冲压件; 2一次注塑体; 3二次注塑体。 图1 引线框架组件结构示意图 5 基本要求 5.1 设计 5.1.1 具备三维辅助设计软件(如:Pro/E、UG 等)进行产品辅助设计开发的能力,在注塑体上增设阶梯状结构来防止导电片之间形成导电沉积物。 5.1.2 运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对产品结构进行模拟优化设计。 5.1.3 具备产品的模具自主设计开发能力,通过模流分析完成模具的设计与开发。 5.1.4 具备产品所需自动化生产线自主设计开发能力。 5.2 材料与零部件 5.2.1 注塑体采用电中性的热稳定玻纤增强材料,弹性模量不小于 9800 MPa,耐热变形温度不低于235 的玻

9、纤增强材料。 5.2.2 导电片采用导电性不小于 35 MS/m,导热性不小于 260 W/(mK)的铜合金材料。 5.2.3 导电片镀层经中性盐雾试验 144 h 后,保护评级符合 GB/T 6461 中 RP=10 要求。 5.2.4 采用符合 RoHS 2015/863/EU 或 GB/T 30512 限量物质要求的环保原材料。 5.3 制造 5.3.1 采用温度误差不高于 3 的注塑机加工引线框架组件中的注塑体。 5.3.2 采用带温压传感器的注塑模具,实时监控、记录注塑过程参数。 5.3.3 采用精度不低于 0.02 mm 的机械手,配合注塑机实现自动生产。 5.3.4 具备离子风清

10、洁、等离子活化处理,导电片及注塑体尺寸在线检测的生产线。 5.4 检测 5.4.1 具备塑料、铜材的物理性能及环保性能的检测能力。 5.4.2 具备耐电压、绝缘电阻、耐高低温、温度循环、清洁度等产品性能的检测能力。 5.4.3 配备三坐标测量仪、3D 蓝光扫描仪、原子光谱仪、气质联用仪、X-RAY 无损检测设备、清洁度检测设备及扫描电镜等。 6 技术要求 6.1 外观 6.1.1 注塑体表面应无缩孔、气泡、明显损伤、凹陷、膨胀、开裂等缺陷。 6.1.2 塑胶表面不应出现易脱落的异物,应包裹的导电片不应出现外露。 6.1.3 导电片表面不应出现锈蚀、氧化、机械损伤等缺陷。 6.2 耐电压 引线框

11、架组件经耐电压试验时,不应发生击穿和闪络,且漏电流不应大于1 mA。 6.3 绝缘电阻 引线框架组件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500 M。 6.4 耐高温 引线框架组件经7.5耐高温试验后,应符合6.1、6.2、6.3要求。 6.5 耐低温 引线框架组件经7.6耐低温试验后,应符合6.1、6.2、6.3要求。 6.6 温度循环 引线框架组件经7.7温度循环试验后,应符合6.1、6.2、6.3要求。 6.7 振动 6.7.1 正弦振动 引线框架组件经7.8.1正弦振动试验后,应符合6.1、6.2、6.3要求。 6.7.2 随机振动 引线框架组件经7.8.2随机振动试验后,应符合6.1、6.2、6.3要求

12、。 6.8 清洁度 6.8.1 异物重量 引线框架组件异物平均重量每只不应大于0.5 mg。 6.8.2 碎片/颗粒长度 引线框架组件的最大碎片/颗粒长度不应大于600 m。 7 试验方法 7.1 试验条件 7.1.1 除另有规定,试验应在下列环境条件下进行: a) 环境温度:18 28 ; b) 空气相对湿度:45%75%; c) 大气压力:86 kPa106 kPa; 7.1.2 试验前,样品应在 7.1.1 条件下进行预处理 24 h。 7.2 外观 采用目视法检查引线框架组件外观,检查在下列条件进行: a) 检测人员矫正后视力:1.0 以上; b) 工作台照度:300 lx 以上; c

13、) 检测目视距离:0.3 m0.5 m 。 7.3 耐电压 按IEC 60512-4-1:2003试验4a中规定的方法C进行,引线框架组件最小间距的相邻两导电片之间施加1000 V AC(50 Hz,有效值)电压,持续时间60 s。 7.4 绝缘电阻 按IEC 60512-3-1:2002试验3a中规定的方法C进行,引线框架组件最小间距的相邻两导电片之间施加500 V DC,持续时间60 s。 7.5 耐高温 按GB/T 2423.22008中规定的试验Bb方法进行,引线框架组件置于(1502) 的温度试验箱内,持续时间24 h,取出后按7.1.1规定恢复2 h再进行测量。 7.6 耐低温 按

14、GB/T 2423.12008中规定的试验Ab方法进行,引线框架组件置于(-402) 的温度试验箱内,持续时间24 h,取出后按7.1.1规定恢复2 h再进行测量。 7.7 温度循环 按GB/T 2423.222012中规定的试验Na方法进行,引线框架组件置于(-402) 的温度试验箱内, 持续时间12 h, 再转移到 (1502) 的温度试验箱内, 持续时间12 h, 温度转换时间不宜超过3 min,循环次数为3 次,取出后按7.1.1规定恢复2 h再进行测量。 7.8 振动 7.8.1 正弦振动 7.8.1.1 按 GB/T 2423.102008 的规定进行,以适当方式将引线框架组件安装

15、在工装上,再将工装安装在振动台面上。 7.8.1.2 引线框架组件每个轴向的试验持续时间为 24 h,振动过程中每个轴向加载 3 个周期的温度变化,取出后按 7.1.1 规定恢复 2 h 再进行测量。 7.8.1.3 振动曲线、最大加速度与频率见图 2,其扫频速率为 1 oct/min。 7.8.1.4 一个温度变化周期及其时间、温度变化曲线见图 3。 图2 正弦振动曲线 图3 时间、温度变化曲线 7.8.2 随机振动 7.8.2.1 按 GB/T 2423.562006 的规定进行,以适当方式将引线框架组件安装在工装上,再将工装安装在振动台面上。 7.8.2.2 引线框架组件每个轴向的试验持

16、续时间为 22 h, 振动过程中每个轴向加载 2.75 个周期的温度变化,取出后按 7.1.1 规定恢复 2 h 再进行测量。 7.8.2.3 振动曲线、 加速度功率谱密度 (PSD) 与频率见图 4, 其加速度均方根 (r.m.s) 值应为 96.6 m/s2。 7.8.2.4 一个温度变化周期曲线见图 3。 图4 随机振动曲线 7.9 清洁度 采用ISO 16232-4:2007中规定的萃取方法,采用频率为40 kHz超声波清洗萃取污染物,清洗时间为60 s,过滤网等级为15 m级别,将过滤后的污染物按ISO 16232-6:2007中规定的方法进行异物重量检测,按ISO 16232-7:

17、2007中规定的方法进行碎片/颗粒的检测。 8 检验规则 8.1 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8.2 出厂检验 8.2.1 引线框架组件应经出厂检验合格,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或标记后方可出厂。 8.2.2 出厂检验全检项目为外观和耐电压,其中耐电压由生产线在线检测完成。 8.2.3 出厂检验抽检项目为清洁度,样品从外观和耐电压项目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 4 只,经检验符合要求,则判定该批合格,否则判定该批不合格。 8.2.4 清洁度抽检不合格时,可退回重新清洁处理,提交复检时加倍抽样,复检合格则判定该批合格。 8.3 型式检验 8.3.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18、 产品定型生产时; b) 正式生产后,如产品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连续停产一年以上再恢复生产时; d) 批量生产的产品每年不少于一次型式检验; 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8.3.2 型式检验项目按表 1 执行,从经出厂检验合格的可覆盖整个加工工艺的产品批中,随机抽取 28只样品,平均分为 7 组,每组 4 只。 8.3.3 型式检验的判定:型式检验所有项目符合标准要求时,判为合格。若检验结果有一项或以上不符合标准要求,允许在同批次中加倍抽样进行全项目的复检,复检合格,则判定型式检验合格,否则判定该次型式检验不合格。 8.3.4 经过型式

19、检验的样品不得作为合格品交货。 表1 型式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条款 试验组和试验次序 技术 要求 试验 方法 1 组 2 组 3 组 4 组 5 组 6 组 7 组 1 外观 6.1 7.2 1 2 2 2 2 2 2 耐电压 6.2 7.3 2 3 3 3 3 3 3 绝缘电阻 6.3 7.4 3 4 4 4 4 4 4 耐高温 6.4 7.5 1 5 耐低温 6.5 7.6 1 6 温度循环 6.6 7.7 1 表1 (续) 序号 检验项目 条款 试验组和试验次序 技术 要求 试验 方法 1 组 2 组 3 组 4 组 5 组 6 组 7 组 7 振动 正弦振动 6.7.1 7.8.

20、1 1 8 随机振动 6.7.2 7.8.2 1 9 清洁度 异物重量 6.8.1 7.9 1 10 碎片/颗粒长度 6.8.2 注:表中的“” 表示不须检验的项目。 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1 标志 9.1.1 产品本体上应有二维码标识,标识信息包括:零件号、生产年月日时、生产线号。 9.1.2 包装袋上应贴有产品标签,标签信息包括:零件号、追溯号、产品数量。 9.1.3 包装箱外表面应贴有产品标签,标签内容包含:零件号、追踪号、产品数量、制造日期或代码、制造厂商标、重量等信息。外包装如印有包装储运图示标志的应符合 GB/T 191 规定。 9.2 包装 9.2.1 产品内包装采用脆

21、盘,中包装采用塑料包装袋,外包装采用纸箱或塑料箱。 9.2.2 包装方式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但应确保产品在正常运输中避免损坏与受潮。 9.3 运输 9.3.1 运输过程中,产品包装件应避免机械碰撞、雨雪直接淋袭及暴晒。 9.3.2 装卸时,严禁抛物。 9.4 贮存 9.4.1 包装成箱的产品,应贮存在温度为-5 40 ,相对湿度不大于 60%,且周围空气中没有酸性、碱性或其它腐蚀性气体的库房内。 9.4.2 贮存时,按规定要求承压堆码,底层距地面高度不小于 100 mm,且不得遭受碰撞。 9.4.3 贮存周期从制造之日起不应超过 6 个月,超过日期再使用时应重新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10 质量承诺 10.1 在正常运输、贮存和使用情况下,自产品出厂之日起 3 年或车辆行驶里程 10 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不能正常使用时,制造商提供免费更换。 10.2 客户有述求时,制造商在 24 h 内作出处理响应,及时为用户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 10.3 每只产品可实现追溯。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机械/制造/汽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