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五柳先生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46408 上传时间:2025-03-2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柳先生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五柳先生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五柳先生传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重点句的分析理解,体会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2、复习巩固实词意义,句子翻译。教学重、难点:通过重点句的分析理解,体会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重温上节课实词意思,重点句翻译。2、 列表明确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兴趣爱好、生活状况。二、理解重点句的含义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古人是重视地望的,姓氏前常要冠以家世籍贯,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之类,在两晋门阀制度下尤其如此。古人又是重声名的,有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之说,希望能够声名不朽.2、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3、“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一句为什么用颜回比喻五柳先生?(资料:颜回,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一作颜渊,孔子的得意门人,以德行坚称。他贫而好学,笃于存亡,虽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年三十二死,后人称为“复圣”) 这句不仅写出了陶渊明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说明作者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三、总结归纳本文思想感情。文中塑造的五柳先生的特点: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结合陶渊明的生活经历和性格志趣来看,作者应该是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五柳先生的特点就是作者陶渊明的特点。 四、读诗文进一步了解陶渊明饮酒其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五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 但使愿无违。五、小结,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