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 程 设 计
课程名称: 农业机械学
设计题目: 烤烟生产机械——铧式犁——单铧犁
学 院: 现代农业工程学院
专 业: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年 级: 08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 期:
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三、设计过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总体参数的选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2)整体配置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3)主要工作部件的选择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4)校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5)整机结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四、课程设计的总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五、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1) 设计一个铧式犁对烟地的耕作环节中的土壤耕作,满足耕作的要求,达到疏松土壤,翻耕土壤,创造作物良好的生长环境。实现土地的可持续耕作。
(2) 设计的铧式犁要能很好的实现翻、覆土能力。经济性能可靠。
意义: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让同学们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生产,做一些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的一些设计,本次课程设计同学们可以明显看出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对于以后实际生活中有一定的帮助,另外,强化知识的记忆与应用,锻炼同学们的创新思维与逻辑思维。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设计主要内容:
1、 设计前的准备,包括市场上一些铧式犁的参数调查,牵引铧式犁的拖拉机的功率调查,烤烟耕地的一些技术参数等。
2、 分析各方案的可行性,比较之后选择能满足要求的参数,确定总体方案。
3、 主要完成该方案机械部分的设计及与之匹配的动力要求和作业效率,同时对该机械部分进行分析及计算,最后应通过校核。
4、 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对该装置进行三维设计并出图。
5、 安装要求,规范撰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要求:
1、 按烟草耕地要求进行设计。
2、 耕深:大于25cm。
3、 耕作效率
三、 设计过程
总体参数的选择:
烤烟地一般为熟地耕作(旱地耕作),一般为地表残茬较少的中等土壤,耕深一般为。根据铧式犁的形式与参数(GB/T 14225.1-93)
犁体工作幅宽
20
25
30
35
40
45
50
最大耕深
18
22
25
28
30
32
35
选取单犁体工作幅宽为,最大耕深为的铧式犁。
设计耕深 (cm)大于25cm
犁铧组数 (组)
单犁耕幅 (cm)
宽深比 (k>1.27): 取k=1.54
整犁耕幅 (cm)
犁耕比阻:() 一般土壤 取
犁体间距 (cm)
标准犁体配置角:
—单犁耕宽 S—犁体间距
普通犁的耕作速度: ()取
与之匹配的拖拉机(犁)的有效牵引力()
匹配动力 ()
选择的拖拉机为:
BY400系列的C490BT-8型拖拉机标定功率29.4kw(40马力)
轮胎规格:前轮;后轮 轴距: 最小离地间隙 外形尺寸: 最小使用质量 (结构质量、油、水、驾驶员质量)
犁体纵间距:
—土壤与钢的摩擦角,取;
—铧刃线与前进方向的夹角 翻土型犁一般取
犁架高度(mm)
属于中型犁
—单犁耕宽 — 最大耕深 — 地表残茬高度
外形尺寸 (mm) 2900、1750、1600
整犁质量 (kg) 640
配套连接 后悬挂式
配套轮距 (cm)
—单犁耕幅 —轮胎宽度
—第一犁体铧刃末端至右后轮内侧的距离一般为
作业效率:
校核:
(1)动力匹配校核:通过计算设计所需要匹配的动力为28kw,而我们选择与之匹配的拖拉机的动力为40马力即29.4kw,结论是匹配合理。
(2)机组入土性能校核:入土力矩满足
—入土力矩 —机具使用重量 —拖拉机轴距
(3) 机组耕深稳定性校核:单向犁限深轮垂直载荷满足
总体配置要求:
1、 用来连接和安装工作部件的机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2、 选择合适的上下悬挂点,以保证机具工作稳定可靠,耕深一致。
3、 四个犁体等距配置位于犁架的右侧,犁体间距为(大间距配置),旨在地表较恶劣的情况下有较好的通过性能。
4、 地轮配置在犁的第四铧梁处,使犁的重心偏后,对机组工作稳定性比较有利。
5、 梁架为封闭式三角架。
主要工作部件的选择与设计:
1、 机架结构的设计
犁架形式采用平面管形犁架,形状为三角形。钢管断面为120(mm),
2、 犁体部件的选择
附图(图一)
整机结构:(图二)
四、 课程设计总结
(1) 设计过程中的不足:
对设计的概念还比较生疏,基本上不知道从何下手,整个设计过程的思路不是很清晰,对于这次设计头脑中唯一有的就是设计一个铧式犁,怎么设计、达到什么目的这些很模糊。对整个设计流程掌握不够好。明显的眼高手低,头脑中的概念或是思想不能很好的变成现实。
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平时实践的太少以至于实际操作起来手忙脚乱,理论知识不能运用
自如,对知识的掌握不够,还有作为一个设计者,耐心、毅力、细心都不够。
设计前准备不充分,资料太多但看的太少。其实也不知道看什么,什么对设计有帮助。
(2)可以肯定的:
本次课程设计,资料、思路和方案都是自己独立完成,思想积极,态度认真。
五、 参考文献
(1) 李宝筏主编. 农业机械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8
(2)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农业机械学(第二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1
(3) 南京农业大学主编 农业机械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8
(4) 桑正中、吴守一主编 农业机械学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11
(5) 东北农学院主编 农业生产机械化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12
(6)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主编. 农业机械设计手册(第二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