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山峡》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45489 上传时间:2025-03-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峡》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峡》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峡》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基本信息 课题 语文版第七单元27课 三峡 作者及工作单位 袁静 永福县湾里初中  教材分析 《三峡》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注释,同时也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三峡的山水和一年四季三峡景色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文章写景生动,用词精准,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的描写手法以及成功的运用了对偶、夸张、引用等修辞手法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更是令人赞叹。 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了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奇神,其笔法令人不能不称奇。现在我们用欣赏的眼光来审视评说课文的美(文字投影):我们欣赏文章,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动静、粗细、远近等多方面)着手。 例如:课文的描写手法美,正面落笔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形象而概括地描绘出三峡的地貌特点是山高岭连,峡窄水长;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则从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延绵,隐天蔽日的山势。 学情分析 文言文教学一向是教学中的难点,以往的教学模式就是逐词逐句的串讲,亦或是轻字词的翻译理解而重文章的层次结构的分析,后种上法,看似脱离了串讲的套路,而实际却是穿新鞋走老路,没有真正改变文言文教学的模式。在学习了新的教学理念之后,我深感教学是真正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培养他们感悟和探究的能力。这不仅是对学生,对老师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因为整个过程都是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思维,养成思维习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感受和体验。 为了他们能顺利理解全文,我想在布置预习时就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只有通过诵读才能培养语感,才能“其义自见”,这也是文言积累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我把译文印发给他们,让他们学会自主阅读,对照译文自行疏通大意,并把自己的译文和老师的译文进行比较,哪种翻译更好,再找找文中写景佳句,想想好在哪里。然后在课堂上师生交流,共同赏析,通过欣赏幻灯图片,品味三峡景物的特点,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写景的方法。我开始了文言文教学改革的尝试,勇敢的迈出了第一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背诵并默写全文。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3.引导学生在想像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文章描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教学常规活动:①古诗诵读 ②三分钟演讲      多媒体显示《三峡》图做好引导,适时的导入新课      事先抄写部分关于长江,三峡之诗歌,读读背背,积累。 同学依学号演讲,每天两人,内容不拘,内容健康有益即可。    温故知新,积累部分古诗,感知部分诗歌内容。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作者介绍 利用PPT及时的让学生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了解郦道元和《水经注》 积累文学常识,明确《水经注》不仅是地理学著作,更是文学著作。 朗读文章 1、教师分发文字资料,指导学生积累词语。 2、教师示范朗读,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及情调。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做好预习准备,圈画出疑难字词,并标注读音。 通过读,练,明确停顿,准确朗读。 培养预习习惯和准确朗读文章的能力。 疏通字词,理解文意。 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词句,教师巡视指导。 标注出不会译的、拿不准的、有疑问的,全班讨论解疑。重点落实实词,对部分专业地理词语了解即可。了解合叙句,能准确翻译“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积累实词,培养质疑。 ——探究的能力 理清结构品味语言 学习写景的方法 引导学生赏析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看看作者是如何写山写水的,并从中得到什么收获? 讨论问题:本文写了三峡的哪些景?写出了景色怎样的特点? 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品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借鉴学习文中写景的方法。 能让学生有结构意识,主动品味语句,并学以致用。 总结课堂 作业布置 1.实词解释与积累。(练习册) 2.为别人介绍三峡美丽的风光,尝试写一段介绍三峡美丽风光的导游词,字数100字左右。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三 峡 山 势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动静结合 水 势 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春冬之景 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 情景交融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自我评价表 评价内容 评分等级 评价目的 优(5) 良(4) 中(3) 我能认真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 能否认真专注 遇到我会回答的问题我都举手了 能否主动参与 发言时声音响亮 能否自由表达 我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活动,能与他人合作。 能否善于合作 善于思考,并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 能否独立思考 我敢指出同学错误的解答 是否敢于否定 我能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扬。 是否欣赏自我   教学反思 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一、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二、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的美。三、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笔法之妙。学习本课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手法。基于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结构,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三峡的美和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手法上,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这堂课老师讲得少,学生读得多,说得多,想得多,练得多。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老师适当的点拨、练习的合理设计,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基本上能领会文章的美,能揣摩出文章的一两点妙处来。课堂气氛活跃,有激烈的讨论,有争先恐后的发言。学生们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和课后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体验和情感的熏陶。所取得的课堂效果很令我满意。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