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生路上的绊脚石.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44557 上传时间:2025-03-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生路上的绊脚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生路上的绊脚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生路上的绊脚石,我帮你搬开 瑞安十中 颜丽琼 学生与家长老师的沟通出现问题,又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时,在人生路上就产生了羁绊他前进的一块大石头,作为班主任应该走进他的心灵世界,帮助他搬走脚下的这块石头。 背景: 我对他的了解: 作为班主任的我对曹某比较放心,平时也较少找他谈话,因为该学生认真、诚实,在运动会上取得了铅球第一的好成绩,在物理竞赛中也获得了好名次。可是在第一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中,他的综合成绩明显退步,尤其是数学,在班级里从上游落到中下游水平,于是我就登门造访。当时,他和他的母亲都在,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我进一步了解到这样的情况:他初中时候的数学成绩非常好;周六、日有玩游戏的习惯。针对这种情况我和家长都认为游戏对他的学习没有帮助,他也表示自己一定会努力。 又一个学期开始,我看到他非常认真,在其他同学的眼中,他也很努力,而且游戏也很少玩。于是我做出了这样的判断:认真的他会有所收获。可在接着的期中考试中,他成绩仍不理想,于是我找他谈话,问了一些学习情况,给予了一些鼓励的话语,但他比较沉默,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点头。我想可能是他自己也比较伤心,也没有在他身上发现其它问题。 他真实的内心: 后来一次上交的随笔中,这个学生随笔中内容引发了我的思考,是这样写的: 坐在教室里,我表面上非常认真,但我知道我学不好。记得去年年底,接到成绩单时,数学考得不理想,于是我想:这次绝对是失误。但母亲不理解,班主任在家访中又煽风点火,真让人难受。接着期中考到来,我的期中成绩也不让我满意,想到那已实现大学梦的的哥哥,也真是自愧不如。爸妈指责我,老师批评我,我的信心彻底没有了,我不得不对自己说:“我真垃圾!”“为什么我考试总考不好?”我知道这次回家等待我的又将是指责、唠叨。老师曾这样跟我说:“你应该抓抓个人的原因。”老师说的也对,但如果对于一个缺乏自信的人来说,做起数学题目就没有了动力,而难题也就不可能深究下去,做到难题时,总想到:别人的成绩比我好的都做不出来,我能行吗? 发现问题: 通过这件事情,我意识到我和家长在无意中伤害了学生,我必须帮他疗伤。我找到的“病因”有:家长和老师都没有与学生好好沟通,于是使得学生产生误解;学生未能正确认识自我,害怕考不好,强迫自己学习,结果影响了成绩,造成恶性循环;另外,原先是优等生的他,耐挫能力较差,升入高中一碰到挫折就气馁了。 过程与结果 一:通过随笔交流,解开他的心结,搬走堵塞心灵门口之石 既然他选择了随笔宣泄情感,我想通过随笔的形式和他交流是一条很好的途径。用随笔交流来消除他内心的疑虑,改变他的思维定势。摘录如下: “老师爱着每一位学生,当然包括你,老师的家访主要是想进一步了解你,关心你家中的生活,当老师看到认真学习时,内心感到无比的喜悦;当得知你在物理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时,在心里默默地祝福你;而当你成绩不理想时,老师和家长都非常担心,也感到非常难过,于是就找你谈了话。老师在这里向你道歉,因为老师措辞不当,无意中伤害了你。以后能在随笔中还能多聊聊吗?” (第一步:消除误解。让他知道老师的出发点,是想激励他,帮助他,并非批评、指责他;并且诚心向他道歉,因为老师的言语不当,而误伤了他。) “九年前,老师也在这所学校读书,我的数学成绩开始也不好,但我一直没有放弃,不相信自己学不好,做不出那些题目,会被那些题目打败,最后高考的是取得了127分,现在的你,让我想起了过去的自己。走在人生这个十字路口,放弃了就等于被现实打垮,咬咬牙就过去了,而且身后还有很多人支持着你。你努力了,即使不能取得好成绩,但你的坚持足以让老师刮目相看,让父母放心,接下来的路还有很长,美好的大学在等待着你,时刻提醒自己吧!你能行,你没有比别人差,功夫不负有心人!” (第二步:产生同感,正确对待成绩。通过回忆和他有着相似情景的学习生活,产生共鸣;尽自己的能力去学习,能学多少是多少,成绩虽然很重要,但如果努力了,即使没有好的成绩,仍可以无怨无悔,心态正常了,思想包袱变轻了,就能轻装上陈,从容应付考试。) “你是一个不服输的男子汉,你的身体素质不错,运动场上的你能夺冠!物理能够获得竞赛二等奖,你有本班“物理家”的称号,所以你是好样的! 这么优越的智力的你,学好数学是没问题的,而且上次听你的同桌说:很多难题他不会解,你都行。虽然这几次成绩不是很理想,但你仍能做到勤奋不已。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你的!相信关心你的父母会等到你成功的那一天的!可有时你却把课余的时光大大方方的给了“游戏”,多不值得呀! (第三步:挖掘他的闪光点,重拾信心,又让他面对自己的缺点,从而正确认识自我。) 这三步,大概贯穿在十几次的随笔交流中,我的目的是让他打开心扉,这样以后的教育才可能产生效果。他在随笔中开始自我解剖,自我分析,也流露出更多心理话:(1)面对学习上的挫折,无力应对。原先他在初中时候数学都是前两名,现在成绩一落千丈,因此感到手足无措;(2)在学习过程中,表面上很认真,但经常分心;周六、日有时趁父母不在家,偷着玩游戏,而对作业敷衍了事;成绩考差了,父母唠叨的时候,就显得很不耐烦,也不愿意和父母交谈,自己却从来没有去寻找自身的错误。(3)同时也表示对父母和老师原先的沟通方式不满。父母经常唠叨,总是拿他和考上大学的哥哥比较,这让他非常地反感,让他觉得父母不理解他,使得他自己更加自卑。所有的老师好像只看到进步的同学,而对他这样成绩退步的学生,批评多,表扬少。从他随笔的倾诉中,我看到他开始自省,开始正视自己的不足,也真实地流露出自己对父母及老师不满的情绪。我想,他只有认识到真正的自我,才能塑造新的自我。同时我也反省自己的教育态度和方式,以便更好地促进他的成长。 二:利用电影、图书,帮助他重新审视人生,让阳光照进心灵 周末的时候,我担心他又会沉迷于网络,或者胡思乱想,因此调动一切可能的资源,采取积极的引导方式,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经典影片,通过鉴赏和观看,让他体验他人的人生,由此获得一些感悟,从而重新审视自我、体会亲情和友情、关注生活。此外,我们利用课余闲暇时间相互交流阅读体验和观赏体会,我适时的加以点拨和引导。 (1) 找到一股坚持的力量,重新审视自我的内心世界 推荐他阅读《活着》、《人生》、《平凡的世界》等优秀的作品,这些书中的人物有个共同点:坚强地活着,经受各种困难,挫折。感受作品的同时提高他意志力,后来他欣赏了《活着》这一文学作品以及影视作品后,对我说:我相信这部影片一定会伴随我走得很远很远。在我受到挫败的时候,我一定要想到富贵艰难的人生历程,以及遭遇到人生如此频繁打击时的那种坚韧,我的挫折跟他的境遇比起来算什么,我也要微笑坦然面对一切。想想自己在做不出数学题目时候那种泄气劲,真是太不象个男子汉了,生活学习中我一定要想着富贵,要执着地坚强地活着。 高中生往往遇到挫折就退缩,在学习中如此,在生活中也是如此。所以引导学生在文学影视作品中找到一位精神的偶像,能够利用其榜样模范效应,不断产生心理暗示和强化作用,铸造学生的精神品质,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找回失落的亲情,学会交流和沟通 他以怀疑的目光审视老师和家长,又以一颗嫉妒之心看待他哥哥,总觉得大家都是以批判的眼光看他,为一些小事而耿耿于怀,我想他在与他人的沟通上产生了问题。而良好的沟通最重要是敢于表达心理话,换位思考。于是我推荐他阅读和观赏有关亲情友情的电影,比如观看小制作电影《暖春》后,他跟我说:自己一个大男生在观看影片时,泪如雨下,不仅为小主人公的遭遇感到同情,更是因为小花是那么地坚强,那么的宽容,用真诚的心去接近自己的亲人,用真情和婶娘沟通,而我自己呢,从不努力地去和家人沟通,只知道一个人生闷气,从不想想母亲为了自己付出了这么多,而自己却很少关心她。这种体验无声地告诉了我们:缺乏与家人的心灵沟通,也是痛苦的一个来源。后来他告诉我,自己已经尝试着和母亲沟通,让母亲不要一回家就谈考试,多和他聊聊其他方面,也向哥哥诉说了自己的嫉妒之心,并向哥哥征求一些学习经验。 三:运用行为疗法,改变思维定势,体验成功,彻底搬走绊脚石 该学生的学习并非能力出现了问题,而是他总是不断暗示:自己比别人差,难题做不出来,考试不理想,就怨恨父母和老师。所以改变这种思维定势,是真正的挡路石。因此必须阻断这种不正确的心理,形成合理的定位,要改变为:别人比我聪明,不可能,难题做不出来,很正常,因为我是普通人。思想认识到位了,可以使他获得成功的体验,加之教师的表扬,会使他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选择难度合适的题目,当解答不出来时,可以寻求别人指导和启发,他自认为自己初中基础好,但进入高中以来每次考试均不如意,他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肯定。我跟数学老师交流了这种情况,希望他在课堂和课余时间能多予以关注,在平日里我时不时抓住机会给以表扬,使该生找到心目中的位置。 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他认识到过去的不足,对于今后的学习,他制定了明确学习目标和计划: 近期目标:进步一名(他在学习上能以客观现实的可能性为基础,没有制定太高、太急) 远期目标:考上理想的大学。 实现目标需要的条件:和父母老师好好沟通,坚强的意志,强烈的自信心。 思想认识:面对成绩,畏惧,怨恨别人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消除不必要的担忧,其他同学成绩即使比我好,我也仍然可以为自己而感到自豪,毕竟我努力了…… 后来他把这份目标交给了我,并在下面附了几句话:老师谢谢你,过去的无数目标我都失败了,但这个目标,我一定会努力去实现的,还画了一个笑脸。基于他连续几次成绩不理想的现实,如果要求他制定比较高的学习目标,只能再次打击他,使他失去信心,所以,这个目标的制定,是为了让他找到一种自信,体验进步的努力的过程。从他的笑脸上我也证实了这点,于是我把他的这个目标折成了一只千纸鹤送给了他。 反思: 通过本案例,我们可以做出如下深深的反思: 思考之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有效。教师只有与学生交流,只有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方能作出真实情感的评价,才能对学生起到“催化剂”作用。而只看到学生表面现象机械式的评价,只能让学生反感。这个案例中,因为我没有深入学生的心灵,没有感受到学生的由于屡次考试成绩不利而已经受伤的心灵,从而作出不适当的评价,这不仅帮不了学生,还把自己站到了学生的对立面,在无形中伤害了学生。 思考之二:教师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当教师发现学生的心理存在问题时要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扫除心理障碍,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让自己成为学生选择人生道路的引路人,用自己热情深厚的爱去塑造学生的人格。 思考之三:用随笔交流的形式,能让学生自由抒写内心世界,平常口头不愿表达的想法却可以依托随笔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尤其是那种不善言辞又内向的学生更喜欢采用这种方式和老师交流沟通,教师恰恰可以利用这种形式可以看到学生真实的内心,把握学生的最新动态,及时予以开导或纠正。 思考之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高一的学生,从初中的佼佼者,到高中班级后,部分学生成绩不再象在初中时那么引人注目,于是一部分学生有了受挫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对周围人产生嫉妒心理。在这个案例中这位学生的哥哥比较出色,所以让他产生了嫉妒心理。这时候,我们所要做的是要让学生们正确认识自我,改变原来错误认识,确定合理的目标。针对这个问题,我还特地在班级中举办了一次主题班会《我能行》。 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讲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叹息,而应该在这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德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把握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走入他们的心灵。站在学生的心灵世界之外教育学生,只会给学生带来伤害,因此你曾经伤害过学生吗?要作到有心插柳柳成荫,有心栽花花必开!   参考书目: 《青少年心理与辅导》石国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R.G.Miltenberger.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6 7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