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淮上与友人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别诗二首.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44348 上传时间:2025-03-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上与友人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别诗二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淮上与友人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别诗二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送别诗《淮上与友人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 石嘴山市第二中学 张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淮上与友人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两首送别诗,体会传统送别诗哀怨凄苦的情感、委婉缠绵的诗风,以及王勃开阔的胸襟、豪壮的诗风。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学会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在送别主题古诗的对比学习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表达的深厚的友情,感受王勃豁达的气质胸襟,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熏陶。 教学重点 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提高古诗的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反衬等一些古诗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很珍惜今天这节课,也更珍惜我们初中相处的这三年,很快我们师生就会挥手道别了。其实,人的一生总是充满聚散离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也让离别成为古代诗歌既定的主题之一。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已矣”。说说你积累的送别诗句。 古人常用送别诗传递友情,倾诉心声。今天,让我们走进两首送别诗,一起用心聆听古人离别时的真情。两首送别诗《淮上与友人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齐读题目,比较两诗相同之处?(让学生自由发言,相机导入送别诗) 2、介绍背景资料:送别诗,它是古诗中很重要的一类。中国古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送别诗呢?那都是因为古代文人有种特殊的生存状态,叫“宦游”。(出示幻灯片介绍) 3、朗读指导 自由读,标画节奏。(五言诗2/3 七言诗2/2/3) 指名读,评议读出节奏与感情。 赛读,女生读第一首,男生读第二首。 4、分别之后,将往何方?——出示幻灯片介绍秦、潇湘、蜀州(即五津),让学生对路途的险阻、交通不便有感性认识。 过渡:诗人与友人即将分别,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三、对比参读,品悟诗情 (一)学习第一首《淮上与友人别》。 学习一种学习诗歌的方法: 1、抓住关键字词把握诗歌内容 什么是诗?诗就是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特殊的景物下的事件和感情。 特殊时间:春(春日之美好,反衬离别的哀伤)、傍晚(暮霭沉沉,平添几分忧伤) 特殊地点:扬子江头、离亭(自古以来黯然销魂之地,多少离情别意在这里上演,悲欢离合在这里凝聚:这里有一江送别的泪,一江盼归的情。这里承载了人类多少厚重的情感) 特殊景物:杨柳、杨花、风笛 (柳者,留也。杨柳依依,有多少往昔共追忆?有多少离情别意藏心底?风乱、柳絮乱、心乱;而那凄凉的笛声,一声声报告着离别时候的到来。) 事件:与友人别——君向潇湘我向秦(从此天各一方,相期渺茫,怎不叫人愁肠寸断?) 情感:愁——依依惜别 2、“三赏”欣赏诗歌写法: 一赏情(看标题找诗眼、论作者知人论世、找意象明意境) 二赏技(抒情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三赏妙语 3、从以上三方面品析《淮上与友人别》,学生发言为主,教师简单引导。 小结:抒情是诗的灵魂,本诗情藏于景,更显情深意浓。这首春天里的离别,哀婉而感伤。 (二)以第一首的方法,自学第二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过渡:王勃的送别情怀又是怎样的呢? 1、分组讨论自学 2、交流,明确 【预设引导问题】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五言律诗。律诗的四联分别称什么?(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诗歌中写的是什么事情?从哪里看出?( 送别友人,从题目中看出)  (3)诗中的哪句诗给同学们的感觉最直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这个知己,纵然我们分隔天涯海角仍像在一起一样。(2)四海之内都有知己,纵然…… 对“知己”的不同理解使得我们对这句诗有不同理解,“诗无达沽”。两种理解都提到了一个关键词,也是诗人写作这首诗的原因,那是什么?    离别)  (4)诗歌中的颔联直接提到了“离别”,“同是宦游人”是离别的什么?(离别的原因。 联系我们生活中的实际,与朋友离别时我们通常会说什么?(无非都是嘱咐朋友要保重身体,询问归期等等)但是,诗人在这里并没有对朋友的离开有只言片语的挽留,而是直接到出了离别的原因,这表明诗人是以怎样的态度面对与朋友的离别的?(坦然) 诗人的这种坦然地心态影响了他笔下的景物,首联)  (5)首联点明了哪两个地方? 长安、四川 诗人在长安送别朋友,按理他是不可能望到四川的,但是这里诗人却用“望”字连接这两个地方?为什么(诗人把两个相隔千里之外的地方用“望”字连接,使诗歌营造出开阔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今后生活的关心)  (6)诗歌的颈联,也就是千古名句,同学们,现在大家对这句诗又有怎样的理解呢? (与友互勉、超越时空、乐观豁达)  (7)尾联中诗人宽慰友人不要哭泣,那言下之意要怎样呢?那就是说这里除了对友人的宽慰还要?(微笑)表明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积极进取)  四、小结归纳,感悟升华 1、请同学们带着对诗歌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同学们,“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面对离别,年少刚强的王勃表现出他的乐观和豁达,愁绪满腹的郑谷,一株绿柳,数声风笛,意乱思绪。真是一样送别两样情!  2、插入微课:关于古代送别诗 学习了这两首不同风格的送别诗,让我们跟随微课,一起小结送别诗的鉴赏。 五、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诗,并认真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送别的诗句?(写出2-3句)比较一下它们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写一段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