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要下雨了的案例.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342625 上传时间:2025-03-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要下雨了的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要下雨了的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要下雨了》 (教材版本名称、章、节名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作者及工作单位  佟寒冰 易县大龙华中心小学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将自己在本节课教学中的亮点设计所依据的指导思想或者核心教育教学理论简述即可,指导思想和依据的教育理论应该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明确体现出来。本部分内容必须和实际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避免出现照搬课标中整个模块的教学指导思想等情况  在教学时,我创设了优美的情境,把语言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唤起孩子学习的愿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让他们通过阅读了解一些能预示下雨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材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  这是一篇科学童话。通过小白兔与小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介绍了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预示即将下雨的现象。 学情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 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          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  我们学生,主要通过视觉和听力来理解课文内容,因此教学时我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让他们边看课件边学习语文知识。通过反复朗读,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本节课还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动手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1、巩固复习需认读的生字,会写“往、得、很”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难点: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教学流程示意 (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  一、巩固复习 二、谈话引入 三、精读课文(一)揭示课题,情境导入 (二)自主识字,初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四、根据练习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环节的实施过程很清楚地再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巩固复习 上节课我们与课文里的字宝宝认识了,现在啊,这些字宝宝都跑到词语里去了,你们还能认出来吗? 出示相关词语,学生认读。 二、谈话引入 1、老师要问个小问题,昨天下雨了吗?是什么时候下的?(板书:下雨了)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要下雨了”(板书:要) 2、“下雨了”和“要下雨了”意思一样吗? 三、精读课文 一、揭示课题,情境导入 。2分钟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猜猜它是谁?(出示兔子头饰)对,今天,小白兔要给我们讲一讲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同时想通过这个小故事让我们了解一些气象常识。 2、揭示课题:(出示课件)要下雨了——(板书) 3、谁来读一读课题?指定1—2名学生 4、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题。 二、自主识字,初读课文。 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贴在黑板上)同学们课文中有12个生字,你认识其中的哪几个,读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些生字的。 ·我是看拼音认识的。 ·有些自我原来学过。 ·有些字是妈妈教我认的。 ······ 2、你们真棒!不过,有些同学对于这些生字宝宝还很陌生,下面让我们把这些生字宝宝带到课文中去,看看你还能认识它们吗? 师:在读课文前,有谁想提醒大家点什么? 提出要求:·在读课文时,要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 ·如果遇到不会的生字要把它作上标记,等老师和同学读的时候认真听,这样,不会的字才可能学会。 ·读书时要声音洪亮,尽量做到有语气。 3、学生自读课文。(给出3分钟) 4、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学生开火车读。(·潮湿消—猜猜与谁有关?·喊哗—与谁有关?) ·全班齐读课文。教师评析。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小朋友们,你知道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知道要下雨了呢?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知识的? 学生自由发言: ·天气闷热表示要下雨了; ·燕子低飞表示要下雨了; ·小鱼浮出水面表示要下雨了; ·蚂蚁搬家表示要下雨了; 师:同学们真聪明,可是,你知道为什么要下雨时,燕子会低飞,蚂蚁会搬家,小鱼会把头露出水面来吗?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小白兔经历过的故事吧! 2、学习第1自然段,理解字意。(出示课件2——第1自然段) ·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课文。指名读、评读。 ·学习“闷”字:问:这个字念什么?你能说说“闷”是什么意思吗?你想怎样记住这个字?儿歌:门字当中一颗心,感觉不好闷闷闷! 3、学习2—7自然段,通过朗读,理解课文。 ·师:想一想,此时的小白兔知道是要下雨了吗?(生:不知道。) 你们快看!这是谁?(出示课件3)他们在说什么? ·指名读课文。 ·想一想,如果你是小白兔和小燕子,你会怎样问?怎样回答呢?(发出头饰 学生分角色朗读) ·(出示课件4)他有什么想法?她相信燕子的话了吗?应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学生练习读好疑问句。 学习“虫”字:虫是一个独体字,最早的虫字就象一只虫子 后来逐步演化成 , 这是繁体字虫,形容有很多虫子,后来简化成现在的虫字。 ·(出示课件5)小白兔继续前行,看到了谁?他们又进行了一番怎样的对话呢?小白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呢?想一想:小鱼会有怎样的感受?它会怎样说? (发出头饰,分角色朗读) 师:请问这只小白兔,你现在相信要下雨了吗?为什么? ·多么可爱的小白兔呀!它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路上他遇见了蚂蚁,热心的把要下雨的事情告诉给它们。读读蚂蚁说的话,你能知道什么?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小燕子、小鱼、小蚂蚁他们真的能预知天气的变化吗?你是从哪知道的? ·(出示课件6)师生齐读课文。 四、根据练习 分角色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要下雨了 小白兔         闷 燕子         低飞 小鱼         游出水面 蚂蚁         搬东西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的撰写应避免对教学设计思路、指导思想的再次重复。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我觉得这篇课文对话较多,角色多,很适合进行表演性朗读,教学中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但时间不够,不能照顾到全体,于是我想在进行角色朗读时,分组对读,老师学生对读这样一来尊重了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他们可以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们的朗读就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理解、体会和感受。老师拼弃了以前那种刻意去追求“标准答案”,哪必须得读重音,哪必须读拖长音或读轻声,而是充分的给时间让孩子自己去探究,想想该怎样读才会读好,让孩子“我口表我意”,在实践中自己发现建构,在互助中研究,合作中探索,充分地肯定孩子在阅读中的体验。 当然这个过程老师应注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但同时得注意如何体现老师的“导”。分角色朗读的训练,老师完全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但从学习的效果看,优秀的学生,有较强自学能力的孩子,自主学习的效果明显,能读出不同角色的特点。但对于一些后进的学生,效果就有待提高。我们是否可以在孩子们自学练读前,老师先和个别学生分角色朗读,全班评价后再让孩子深入研读。老师可设计这样的导语:你们能读得比他们更好吗?想想怎样读才读得更好?这样,既可以给面上孩子们模范的作用,也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