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考电化学基础测试
1.(09-10·山东聊城水城中学第一学期高三检测试题)有关如图所示装置的论述对的的是
A.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溶液中阳离子移向锌片
2.能使反应:发生的是( )
A.铜片作阴、阳极,电解B.铁片作正极,Cu片作负极,作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
C.用铜片作阴、阳极,电解NaOH溶液D.铜锌合金在潮湿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
3.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①; ②③。 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A.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 B.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
C.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 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4.以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取出电极,加入9.8 g Cu(OH)2后溶液与电解前相似,则电解时电路中流过的电子为( )
A.0.1mol B.0.2mol C.0.3mol D.0.4mol
5.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则下列组合中不能实现该原电池反应的是
A.正极为C,负极为,电解质溶液为溶液
B.正极为C,负极为,电解质溶液为溶液
C.正极为,负极为,电解溶液为溶液
D.正极为,负极为,电解质溶液为溶液
6.(·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列论述不对的的是
A.铁表面镀锌,铁作阳极B.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
C.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O2+2H2O+4e-=4OH-D.工业上电解饱和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2Cl--2e-=Cl2↑
7.燃料电池是燃料(例如CO,H2,CH4等)跟氧气或空气起反应,将此反应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电解质一般是KOH溶液。下列有关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不对的的是
A.负极反应式为CH4 + 10OH-- 8 e -= CO32-+ 7H2O B.正极反应式为O2 + 2H2O + 4 e -= 4OH-
C.伴随不停放电,电解质溶液碱性不变D.甲烷燃料电池的能量运用率比甲烷燃烧的能量运用率大
8.(·福建省厦门理工学院附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A.钢铁在中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B.甲醇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O2 +2H2O +4e- = 4OH-
C.铁片镀铜时,铁片与电源正极相连D.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溶液,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保持不变
9.右图表达的是钢铁在海水中的锈蚀过程,如下有关说法对的的是
b
a
CuSO4溶液
Fe2+ 海水 O2 OH—
Fe
e
e
C
e
A. 该金属腐蚀过程为吸氢腐蚀
B. 正极为C,发生的反应为氧化反应
C. 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的是吸氧腐蚀
D. 正极反应为:O2 + 2H2O + 4e →4OH—
10.用铁丝(电极a)、铜丝(电极b)和CuSO4溶液可以构成原电池或电解池,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A.构成原电池时b极反应为: Cu﹣2e-=Cu2+B.构成电解池时a极质量一定减少
C.构成电解池时b 极质量也许减少也也许增长D.构成的原电池或电解池工作后就也许产生大量气体
11.(·江苏省丰县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 如图所示,a、b、c均为石墨电极,d为碳钢电极,通电进行 电解。假设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所有逸出,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A.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保持不变
B.甲烧杯中a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
C.当电解一段时间后,将甲、乙两溶液混合,一定会产生蓝色沉淀
D.当b极增重3.2g时,d极产生的气体为2.24L(原则状况)
12.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镁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因而越来越成为人们研制绿色原电池所关注的重点。有一种镁原电池的反应为:
在镁原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g2+向正极迁移B.正极反应为:Mo3S4+2xe-=Mo3S42x-C. Mo3S4发生氧化反应D.负极反应为:xMg - 2xe- = xMg2+
13. 用惰性电极电解烧杯中盛装的100mL含0.2molCuCl2、0.4molMgCl2的溶液,一段时间后在阳极上产生原则状况下气体11.2L,则在阴极上增重
A.32g B.20g C.12.8g D.12g
14.(.1·北京石景山区高三期末) 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一种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在其一边镀锌,而在其另一边镀二氧化锰。在纸内是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构成的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Zn + 2 MnO2十H2O = ZnO + 2MnO (OH)。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A.该电池的正极为锌 B.电池正极反应式为: 2MnO2 + 2e-+ 2H2O = 2MnO (OH)十2OH-
C.当 0.l mol Zn 完全溶解时,流经电解液的电子个数为 1.204×l023
D.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15. 下图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次序是
A.4>2>1>3>5 B.2>1>5>3>4
C.5>2>1>3>4 D.4>3>1>2>5
16.(.1·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 下图有关电化学的示意图对的的是
A. B. C. D.
17.有关下列各图的说法,对的的是
A.①装置中阴极处产生的气体可以使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B.②装置中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正极相连
C.③装置中电子由b极流向a极D.④装置中的离子互换膜可以防止生成的Cl2与NaOH溶液反应
18. 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试验装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对的的是
H2
CuSO4溶液
含金属催化剂的多孔电极
酸性电解质
O2
H2O
A.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 + 2H2O + 4e-= 4OH-
B.a极是铁,b极是铜时,b极逐渐溶解,a极上有铜析出
C.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时,a极逐渐溶解,b极上有铜析出
D.a、b两极均是石墨时,在相似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H2体积相等
19.(·山东省宁阳二中高三11月份周练) 有关下列装置说法对的的是
A.装置①中,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B.装置②工作一段时间后,a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C.用装置③精炼铜时,c极为粗铜D.装置④中电子由Zn流向Fe,装置中有Fe2+生成
20.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 2NiOOH +2H2O Cd(OH)2 + 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对的的是( )
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 -e— + OH- == NiOOH + H2O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21.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1) 接通电源,通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长。据此回答问题:
①电源的N端为 极;
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③列式计算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原则状态下的体积: L
④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 g;
⑤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变化【用酸性(或碱性)增强、酸性(或碱性)减弱和酸碱性无变化填空):甲溶液 ;乙溶液 ; 丙溶液 ;
(2)假如电解过程中铜所有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何?
22. 已知在pH为4~5的溶液中,几乎不水解,而几乎完全水解.某学生拟用电解溶液的措施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其试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问题:
(1)环节①所加入的A的化学式为 ; 加入A的作用是 ;
沉淀物B是 (填化学式)。
(2)环节②中所用部分仪器如图所示:则A应接直流电源的 __________极,B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3)下列试验操作属必要的是 (填字母)。
A.称量电解前电极的质量
B.电解后电极在烘干前,必须用蒸馏水冲洗
C.刮下电解后电极上的铜,并清洗、称量
D.电极在烘干称重的操作中必须按:烘干→称重→再烘干→再称重进行两次
E.在空气中烘干电极时,必须采用低温烘干法
(4)电解后向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观测到的现象是 。
(5)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为 。
23. 化合物A由两种不一样短周期元素X、Y构成,具有良好电绝缘性。
(1)X的单质既可与盐酸反应,又可与NaOH溶液反应,X的原子构造示意图为 。
(2)0.1 mol/L X的硫酸盐溶液与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
(3)Y的单质在放电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
(4)化合物A能与水缓慢反应生成含Y的化合物Z,Z分子中具有10个电子。写出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工业用X的单质和化合物Z在高于1700K反应制备A。已知该反应可以认为是置
换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4.下图甲池和乙池中的四个电极都是惰性材料,乙池溶液分层,上层溶液为盐溶液,呈中性,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通入乙醇的惰性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若甲池可以充电,充电时A接电源的负极,此时B极发生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2)在乙池反应过程中,可以观测到 电极周围的溶液展现棕褐色,反应完毕后,用玻璃棒搅拌溶液,则下层溶液展现紫红色,上层靠近无色, C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3)若在常温常压下,1gC2H5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时放出29.71kJ热量,表达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5. 燃料电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科学家近年研制出一种微型的燃料电池,采用甲醇取代氢气做燃料可以简化电池设计,该电池有望取代老式电池。某学生在试验室运用碱性甲醇燃料电池电解Na2SO4溶液。
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图中a电极是 (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该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2)碱性条件下,通入甲醇的一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3)当消耗3.36 L 氧气时(已折合为原则状况),理论上电解Na2SO4溶液生成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 。
(4)25℃、101kPa时,燃烧16g甲醇生成CO2和H2O(l),放出的热量为363.26kJ,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