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时: 四十分钟课 型: 绘画类讲课对象: 初一学生教材分析:教材汇集了某些水墨梅花的作品可供学生欣赏,以及对应的简介,便于愈加明确理解。并且有绘制水墨梅花的基本环节,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教学目的:1、掌握画梅的水墨技法,并用学到的措施来创作梅花图。2、欣赏梅花作品,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细细品味画中的意境。3、加深对梅花的感悟,激发学生对梅花的爱慕之情。1.知识和技能目的: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梅花的水墨技法,并培养创作。2.过程和措施目的: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欣赏、品梅、画梅,在绘画过程中总结得失,到达掌握画梅的目的。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的:在为学生传授教学内容各同,培养学生崇高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2、梅花老式画法的学习。教学难点:怎样很好地把握笔墨干、湿、浓、淡的变化。教学措施:1.教法:教师通过讲授,带领学生品梅花梅。2.学法:欣赏作品,分析技法,实际绘画练习。教具准备: 搜集有关资料制作课件、国画图片、中国画材料等工具。学具准备:准备好绘画工具、搜集梅花资料及图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三分钟)二、引入新课:(五分钟)赏梅说梅,初步感受。1、赏梅:教师播放梅花图片学生欣赏。2、师生交流:多美的梅花呀,它可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那你对梅花又有哪些理解呢?谁能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来和大家说一说。3、教师总结:从同学们的简介中大家能感受到梅花是春天的使者,能在寒冷的冬天带给大家春的消息。
3、出示课题寒冬里有你的消息。三、讲授新课:(二十八分钟)品梅画梅,深入理解。1、特性分析:(枝干)教师示范画梅花枝干造型。(造型)花瓣呈圆形,中间有花蕊。(姿态)梅花的形态多姿多彩,有开放的、含苞的、花骨朵的,尚有俯、仰、侧、卧等多种姿态。教师示范画梅花形态图。 说颜色:有紫红、粉红、淡黄、淡墨、纯白等。一般以白色和粉红色为多。花托:梅花与枝干的连接,中间有花托串联。2、品梅:梅花香至苦寒来,由于它独有的品质而被历来的文人墨客所赞颂。让我们一起从绘画作品中感受梅的高洁、梅的秀雅以及梅的坚毅。(1)、欣赏大师作品。中国画有以物寄情、托物言志的特点,如喜上梅梢。3、画梅:教师示范作画环节:(1)、画
4、枝干:(2)、点花瓣:(A)、用中锋变侧锋渐次点出可展现浓淡变化。(师生反复示范练习。) (B)、对比:请你来仔细观测一下,在画面的构图中,你会发现写什么呢?(C)、点蕊:正面的花丝画全,侧面花宜过半,背面花交界下方及花蕾的下方点花萼。(3)、完整画面:勾画花心和花托,整顿画面,落好款。4、欣赏同年龄学生作品,理解多种体现措施,拓宽学生思绪。学生创作,大胆体现:1、教师进行启发,学生自主创作,亲自体会画梅的乐趣。 2、教师进行合适的引导。展示作品,拓展延伸:1、展示部分国画作业,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予以肯定与鼓励。2、知识拓展:(1)梅花与兰、竹、菊合称为“四君子”,又称四友。(2)岁寒三友:松、竹、梅。(3)雪中四友:迎春、玉梅、水仙、山茶。四:课堂总结:(三分钟分钟) 五:作业布置(练习): 1.2.课 题 (板书设计)一、美化的品质:梅的高洁、梅的秀雅以及梅的坚二、画梅环节:画枝干、点花瓣 、完整画面三、 知识拓展:(1)梅花与兰、竹、菊合称为“四君子”,又称四友。(2)岁寒三友:松、竹、梅。(3)雪中四友:迎春、玉梅、水仙、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