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修订合拢施工技术.docx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933204 上传时间:2024-04-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订合拢施工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修订合拢施工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修订合拢施工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修订合拢施工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修订合拢施工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单线铁路超高墩多跨刚构-连续组合梁合龙施工技术 一、工程概况 李子沟特大桥全长1031.86m,桥跨为7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72+3128+72)m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组合梁+8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其中主跨8#墩有活动支座,其余全为墩梁固结的刚构。主桥桥跨布置见图1 72.7m 128m 128m 128m 72.7m 7 12 8各墩情况: 9 10 117号 8号 9号 10号 11号 12号墩高:58m 70m 94.5m 107m 103m 48m承台: 4m 5m 5m 5m 5m 4m桩长:28m(161.5m);39m(451.5m); 35m(451.5m); 4

2、0m(501.5m); 37m(501.5m); 28m(161.5m)图1 主跨布置示意图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箱形结构,顶板宽8.1m,箱宽6.1m,支墩处梁高8.8m,跨中及边跨梁端处梁高4.4m,梁体下缘除中跨中部34m和边跨端部25.7m为4.4m等高直线外,其余为圆曲线。梁体为三向全部预应力,纵向预应力束共478束,竖向预应力在腹板设两排,横向预应力采用扁形锚具。 主跨主墩8#、9#、10#、11#墩高分别为70、94.5、107和103m,墩身为钢筋混凝土横向圆弧端形空心墩,在底部设5m实心墩。 本桥特点为深基超大群桩、超高墩群、大跨、长联、刚构-连续组合体系,该组合体系

3、在铁路桥梁上是第一次采用,诸多高难度、高技术含量集于一桥的新结构梁的合拢也是无先例的。 二、合龙方案的制定 1.合龙原则 连续结构跨中合龙必须遵循低温灌注、又拉又撑的两大原则。在合龙前使悬臂端临时连接,尽可能保持相对固定,以防止合龙段混凝土在灌注及早期硬化过程中发生明显的体积变形。而选择在一天之中气温较低时灌注混凝土,可保证合龙段新灌注的混凝土处于气温上升的环境中,在受压状态下达到终凝。 2.合龙顺序 多跨连续梁体系的内力及线形状态,与其组成结构的过程及施工顺序密切相关。合理的施工顺序及合龙方案应综合考虑施工所投入的机具、设备、工期、气候情况。 李子沟特大桥施工合龙顺序根据设计的不同分为三个阶

4、段:一是技术设计,采用连续刚构形式,合龙顺序为:8#9#、10#11#墩间边主跨的小合龙,随后完成7#8#、11#12#墩间边跨的合龙段施工,最后完成9#10#墩间中主跨的合龙段施工,实现全桥合龙。二是施工设计,采用刚构连续组合梁形式,合龙顺序为:10#11#墩间边主跨的小合龙,随后完成9#10#墩间中主跨的合龙段施工,接着完成8#9#墩间边主跨的合龙段施工,最后完成7#8#、11#12#墩间边跨的合龙段施工,实现全桥合龙。三是施工过程中的方案调整。 李子沟特大桥施工合龙顺序根据施工的进展情况,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安排。该桥是内昆线控制工期的关键工程,工期紧。按照施工组织设计,配置了4套墩身、梁部

5、施工机具设备,大桥的10#、11#墩,墩身、桩基础的工程量及施工难度都大于8#、9#墩,由于地质影响施工周期较长,使10#、11#墩墩身封顶,开始悬灌梁段的时间比8#、9#墩晚3个月左右,10#、11# T构的施工是控制工程进度的主要因素,以10#、11# T构的施工为主线来制定施工合龙顺序是最有利于工期的安排。 大桥最后采用的合龙顺序为先进行8#9#墩间边主跨的小合龙,将两T构连接成稳定的“结构体系,随后完成7#8#墩间边跨的合龙段施工。在10#、11# T构完成悬灌后,即合龙10#11#墩间的合龙段,将此两T构连接为又一“结构体系,再进行9#10#墩间中主跨的合龙段施工,全桥的内力及线形状

6、态将主要由此定型。最后完成11#12#墩间边跨的合龙段施工,实现全桥合龙。见图2。 3.合龙段顶梁措施 刚构连续组合梁由于合龙后,张拉超静定钢束等原因的影响,在混凝土长期收缩、徐变完成后,墩顶将发生纵向水平位移。此纵向水平位移,主要与墩身及基础的刚度、超静定钢束的布置及张拉力、张拉时混凝土龄期、二期恒载的大小及作用时间等因素有关。 对此位移,采用以下方法处理: (1) 在墩顶设活动支座处,通过设置支座预偏量来平衡。 (2) 在墩梁固结处,采用在合龙段合龙支架锁定前对合龙段梁端施加水平顶推力,来达到使墩顶预偏的目的,以部分抵消混凝土长期收缩、墩号:7 8 9 10 11 12跨数: 8 9 10

7、 11 12跨度: 72 128 128 128 72 o o o o o o o o oo o oo o oo o o o 单位:m图2 主跨合龙顺序 注:完成7#墩顶梁段、8#、9#T构;第9跨合龙;第8跨合龙; 完成12#墩顶梁段、10#、11#T构;第11跨合龙;第10跨合龙; 第12跨合龙;拆除8#墩临时固接,放松为活动支座。徐变完成后,墩顶将发生的纵向水平位移。 四、合龙与顶梁关键技术 1. 合龙施工过程同时施工完成的8#、9#墩T构,直接进行小合龙。小合龙的过程为: a.合龙前一节悬灌梁预埋锁定钢构件;b.挂蓝就位;c.绑扎构造筋(一头处于自由状态)、预应力波纹管及穿索;d.低温

8、锁定钢构件及张拉锁定束;e.构造筋完全连接并加配重;f.低温灌注混凝土并逐步卸配重;g.三天后混凝土强度达80%,解除锁定,张拉合龙段钢丝束;h.孔道注浆。 同时施工完成的10#、11#墩T构,与8#、9#墩T构存在3个月的时间间隔,由于前述的原因,主桥在进行10#11#墩间合龙段及9#10#墩间合龙段施工时,采取了对合龙段梁端施加水平顶推力的措施,即顶梁施工。其作用,一是加大了合龙段间距离,相当于降低了合龙温度;二是在9#、10#、11#墩顶设置了水平预偏量,以抵消混凝土长期收缩、徐变完成后,墩顶发生的纵向水平位移。 2.顶梁施工 以下主要介绍10#、11#T构合龙的顶梁施工。 1. 施工准

9、备 a.合龙段为17#梁段,在10#、11#T构的16#梁段预埋钢构件(见图3),在施工16#段时,在顶板、底板各预埋构件4块,在合龙段一侧的构件后预埋顶座及后撑,用于千斤顶顶梁。 b.17#梁段结构钢筋、模板及预应力钢筋部分施工完后,可以把撑梁先焊好一端,安放千斤顶的一端暂时不焊,要注意撑梁中心与桥中心平行。其中结构钢筋一端焊接,另一端不绑不焊,纵向波纹管留一断开位置,模板除内模不滑出外,底模、外模可以滑出,但不能固定,防止产生阻力。c.观测环境温度,记录地面、梁顶、箱梁内的温度。 顶梁施工要求环境温度不高于15(设计文件说明中提供的年平均气温为1012,考虑到夏季施工,气温可适当提高,但最

10、高不得高于15,最低不得低于10)。 后座 顶撑 千斤顶 限位装置 撑梁 预埋构件 16#段 17#段 16#段立 面 图 撑梁 千斤顶 后座 顶撑平 面 图图3 合龙段顶梁构件布置图 2.梁段配重吊装防止合龙段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有挠动、变形,影响其凝固质量,在合龙段两侧挂蓝的后部各配重25t,配重总量为合龙段混凝土总重。另外两侧挂蓝一个前移作为合龙的模板,另一个后撤留出立模位置,为了平衡由于挂蓝的位置不同造成两个16#段的挠度不一样,也必须用配重进行调整,并经过测量确定。配重采用道碴,卸载方便,且合龙后留着做桥面道碴用。 3.顶梁 经过几天的气温观测记录,发现早5:007:00气温较低,梁

11、顶气温为15,箱梁内温度为17,可以进行顶梁施工。 顶梁施工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a.测量人员测量梁段配重前后的高程变化。 b.在顶梁过程中,测量10#T构和11#T构0#段中心的水平位移。 在千斤顶加载过程中,10#、11#T构0#段水平位移记录见表1 c.在顶梁过程中,对顶板、底板相对位移进行测量,各测点见图4。 10#、11#T构0#段水平位移测量结果 表1加载吨位(t)10#T构位移(mm)11#T构位移(mm)两T构相对位移(mm)4087155654246833308443371002342104224611221491160150=2624- 底 板 顶 板 o D3 内 D1 o

12、 d3 o 内 o d1 100 100 200 200 o D4 昆 D2 o d4 o 昆 o d2 图4 底板、顶板各测点布置图单位:cm) 安排技术人员在顶力每增加一次后,对各测点测量其距离的变化,防止在顶梁过程中,上、下游千斤顶的顶力不均,造成顶偏、错位。顶梁若发现上、下游的位移随顶力的增加变化不一致,应及时纠正,调整千斤顶的顶力,使得各测点的位移同步。测量结果见表2 从表2中数据可得出以下结论: a.顶板与底板在千斤顶作用下,每一次加压,上下游梁段位移几乎相同,说明梁段水平位移方向与梁中心线平行。b.顶板与底板位移存在差值,顶板位移速度较底板快,说明在顶梁过程中10#与11#T构为

13、刚性转角,墩身与梁体在竖直面内同时转一角度,所以顶板位移较底板稍大,当然也会引起合龙段两侧梁顶高程偏高,与实际测量相符 c.实际顶力及梁体位移测量结果与设计数据相符,结果正确,顶梁达到预期要求。 墩、梁位移变化见图5 各测点的距离变化测量结果 表2部位测点距离变化值(cm)顶 力 (t)040566884100104112116顶板d1-d201.72.53.23.94.64.95.15.1d3-d401.72.73.24.14.54.85.35.3底板D1-D201.52.22.83.64.04.44.74.7D3-D401.52.32.93.53.94.34.64.6到预期要求。墩、梁位移

14、变化见图5 s1 h1 h2 s2 10#墩 11#墩图5 10#、11#T构顶梁后墩梁变形图 d.顶梁结束后,锁定千斤顶油表读数,立即安排电焊工对撑梁施焊,焊缝要求:高度20mm,长度400mm,每根撑梁共4条焊缝。 e.测量顶梁后合龙段两侧梁顶高程变化,见图6、表3。10#T构 BM3 o o BM1 210 390 210 BM4 o o BM211#T构图6 合龙段两侧梁顶高程测点图 顶梁前后合龙段梁顶高程变化情况 表3测点顶梁前高程(m)顶梁后高程(m)变化总值(mm)BM12181.1742181.19218BM22181.1882181.20517BM32181.1702181.

15、18818BM42181.1922181.20917 顶梁从5:00开始,至7:30结束,连续顶梁,千斤顶工作状态良好,指挥得当、有序,效果明显,达到设计要求,即10#T构水平位移为26mm,11#T构水平位移为24mm,最终顶力为116t。 4.浇注混凝土 a.首先内模滑出,所有吊带、吊杆打紧,模板紧贴已浇梁段混凝土。 b.穿入钢绞线,对锁定束张拉。该合龙段锁定束共4束,锁定吨位分别为:顶板每束为40t,底板每束为80t。 c.浇注混凝土,时间定于晚上8:00,气温为15。 浇注过程中,每浇注5t混凝土(一斗,对合龙段两侧配重各卸去2.5t。 浇注结束时间:23:00,施工顺利,卸载及时,测

16、量梁段高程在浇注前后几乎无变化,达到预期效果。 5. 张拉合龙段钢丝束 经过三天养护,合龙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方可张拉。首先解除底板、顶板的锁定撑梁,开始对合龙束张拉,张拉吨位满足设计要求。张拉完后进行压浆。 五、实施效果 李子沟特大桥悬臂施工从1999年11月到2000年9月,历时10个月,跨越了四个季节。合龙施工从2000年6月到9月,各跨合龙温度各不相同。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荷载及环境如温度、梁体的弹性模量等考虑周全,无论在预拱度设置,还是纵、横向变位上控制都很精确,使得全桥得以顺利合龙,合拢精度较高(见表4),合拢段混凝土质量优良。证明所制定的合拢方案是正确的,合拢措施是成功的,填补了铁路高墩大跨刚构-连续组合梁合拢技术空白,为同类桥梁施工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全桥各个合龙段合龙精度 表4合 龙 段悬臂梁端高程与设计之差(mm)两悬臂梁端相对高差(mm)模板中线与设计中线之差(mm)桥梁轴线与设计中线之差(mm)顶梁结果与设计计算偏差(mm)8#9#T构-2+2+3+5123-10#11#T构+3+6+0+11212-29#10#构+4+8+2+412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施工管理/施工技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