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长城》教学设计 (3).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329068 上传时间:2025-03-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城》教学设计 (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长城》教学设计 (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长城》教学设计 驿城区板桥镇中心小学孙宏伟 教学内容: 17长城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生 字:崇 峻 嘉 峪 瞭 屯 垒 魄 课后练习: 1.长城真有气势呀,我要通过朗读把这种气势表达出来。 2.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3.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的真好,我们来体会体会。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一、课题:长城 二、课型:精读课 三、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巧妙,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通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1、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两个字——长城。一起来读。 2、你对长城有哪些了解? (二)自读感知,反馈交流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长城? (师生交流,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2、接下来老师请几位同学接读课文,其它同学注意倾听,想一想,每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板书) 远看 长龙 近看 高大坚固 设计巧妙 奇迹 血汗智慧 3、作者为什么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让我们再来细细地品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有和作者相同的感受。 (三)深入品读,感受长城的魅力 1、品读第一自然段 (1)品读第一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我们先来看“崇山峻岭”这四个字,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带着感受读读这个词语。 (2)长城就是在这样的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那是一种怎样的形态? 所以作者把弯弯曲曲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比作……(一条长龙) 带着感受齐读这句话。 (3)想不想亲眼看看这条长龙?(播放录像) 能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吗? 让我们齐读第一段,读出龙的气魄。 (4)欣赏了远处的长城,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奇迹。 过渡:刚来我们从远处欣赏了长城的壮美雄姿,现在让我们走近长城,走近它的一砖一石,来触摸它,感受它。 2、品读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对长城又有了怎样的印象? (2)感受高大坚固的特点 ①学生汇报划出的相关语句,交流体会。 ②补充资料:八达岭长城建于海拔约六百米高度之处。城墙的平均高度为约为八米,上宽约六米,下宽近七米,其墙基全由千余公斤重的花岗条石砌成,上部采用大型城砖砌筑,内填泥土和石块,因此墙身高大坚固。 ③齐读描写高大坚固的语句。 (3)感受构思巧妙的特点 ①刚才我们感受到长城的高大坚固,你还有什么感受? ②学生汇报交流,随机学习理解“垛口、瞭望、屯兵、堡垒”等词语。 ③你能在图中找到长城的这些部位吗?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出示长城近景图) ④想不想看看古人是怎样依靠长城来作战的?(播放城台场面录像,进一步了解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目的。) ⑤面对这样的设计,你想说点什么? ⑥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奇迹。 过渡: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欣赏了长城的雄伟壮丽,领略了它的精心设计。此时此刻当作者站在长城之上,踏着平整的石砖,摸着巨大的条石。他想到的又是什么? 3、品读第三自然段 (1)指明读第3段,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 (2)品读体验: ①“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凝结是什么意思? 凝结的是什么?(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②作者为什么说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这万里长城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生汇报。 ③(课件出示第2句)仔细地品读这句话,相信你能找到答案。 谁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感受?谈感受,体会重点词语。 A “没有……没有……”有的只是什么?(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 一块巨石就有两三千斤重,这巨石压在了一双双肩膀上,这是怎样的肩膀?怎样的手? B “一步一步”“陡峭” 八达岭有多高?相当于300层楼高! C.“数不清”“两三千金重” (没有现代化的工具,人们怎样把巨石抬上这陡峭的山岭?)谁来带着自己的感受读? (3)补充文言文《孟姜女寻夫》及故事。 想一想,他们还会遇到什么样的艰难? 齐读第三自然段。 (4)历经风风雨雨,历经种种磨难,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筑起了万里长城,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这就是我们的长城,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民族。它不仅震撼着我们,也同样震撼着全世界。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这样说: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课件出示) 长城不但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奇迹,而且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 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对古代劳动人民说…… 让我们一起自豪的对全世界…… (四)拓展延伸,赞美长城 1、同学们,长城带给我们的是骄傲和自豪。然而强大国力的本身,就是一道令人望而生畏、难以逾越的万里长城。老师有这样一个想法:希望长城永不再发挥它的战斗作用,希望和平之花永远盛开,也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力量去筑起新时代的长城。 2、作业:面对长城你们一定有自己的思考,老师希望你们能把它记录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