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盛中学新课程改革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第三学习主题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 11 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执教:朱文熙 班级: 学生姓名:
教学课型:新课教学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记住汉朝建立的时间及西汉都城,汉武帝在都城创办的学校;理解汉武帝“独尊儒术”和颁布“推恩令”的作用及汉武帝开疆拓地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人物评价的能力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1、尊儒术兴太学;
2、开发边疆。
教学难点:1、“大一统”的含义;
2、“推恩令”的内容和实施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课前导语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尊儒术兴太学
⑴自主学习:(预习教材,完成以下作业)
①公元前 202 年, 刘邦 称帝,建立汉朝。
②“大一统”的含义: 万物要一统于上天,国家要一统于皇帝 。
③董仲舒提出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④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在都城长安兴办 太学 。
2、巩固国家统一
⑴自主学习:(预习教材,完成以下作业)
①汉武帝解决王国威胁中央问题的措施是颁布 “推恩令” 。
②汉武帝巩固统一的经济措施是 整理财政 ,统一 货币铸造 实行 盐铁专卖 。
⑵探究学习:
①说说:汉武帝整理财政的影响是什么?
P63
3、开发边疆
⑴自主学习:(预习教材,完成以下作业)
①汉武帝在西北打败匈奴后设置 “河西四郡” ,在南方重新设置 郡县 ,在西
南征服了 “西南夷” 。
三、拓展延伸
①议议:简略评价汉武帝。
P131
1、完成学习测评第1、2题;
2、分组完成《课时作业》第11课:课堂过手。
五、课后复习及作业设计:
1、记住汉朝建立的时间及西汉都城,汉武帝在都城创办的学校。
2、完成《课时作业》第11课:课后巩固、高分突破。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