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认 识 钟 表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84页、85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钟面,能够区分时针和分针。
2、巩固对整时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说一说、做一做、拨一拨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学体验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
2、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整时,记录整时。
教学难点:
认识整时,记录整时。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自制钟面
学生准备:每人一个模型钟、一份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愿望。
1、课件演示钟的声音,咦,这是什么声音啊?
2、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钟表。
师:今天,老师把小钟表请到了我们的课堂。想看吗?
3、谁知道这些漂亮的钟表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学生自由回答
4、大家说得都对,钟表的用处可大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揭示课题。(课件出示认识钟表)抬起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运用课件演示,以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和声音导入新知,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又创设了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学习情趣高涨,拉近了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联系生活,感知钟面。
1、想和钟表交朋友吗?现在请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模型钟,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同桌两个互相说说。
2、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个钟表。课件出示不完整的钟面,这个钟面和你们手中的钟面比较,有什么不同?
3、学生观察后教师根据回答引导归纳出12个数字,12个大格和分针、时针。
4、在小朋友的帮助下,这个钟表又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小帮手了。我们再回过来看一下,(黑板出示钟面)钟面上都有些什么?(板书12个大格、12个数字、分针长和时针短)时针和分针每天都在不停地转动。你知道是怎样转动的吗?让我们和时间宝宝一起转动吧。课件钟面开始转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观察,对比,凸显出钟面的重要内容,既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又可以将重点内容强化。
三、自主探究,认写整时刻。
(一)初步认识整时。
1、咦,时间宝宝停下了。(课件声音停止,出示小红起床情境)。
2、时间宝宝停在了小红起床的时候,你知道小红几时起床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初步说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就是7时。
(二)进一步认识整时。
1、认识8时
(1)出示声音滴答滴答。师:时间宝宝又在走了,咦,停了,到了什么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
(2)你能在钟面上拨出8时吗?教师先示范拨,学生观察。
(3)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钟面拨出8时。拨好的同学和同桌说说是怎样拨的。
2、认识3时。
(1)出示声音滴答滴答。师:时间宝宝又在走了,走到哪里去了呢?课件出示声音:3时。
(2)你会拨3时吗?让学生拿出钟面拨一拨。
(3)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师:这是几时,你是怎样拨的?
师:你们的和他一样吗?大声地说出你是怎样拨的。
(三)归纳认识整时方法。
1、出示刚才出现的三个钟面,快速抢答三个钟面时间。
2、观察三个钟面,归纳认识整时的方法。
(1)请同学们再观察一下这三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小结:象这样分针都指向12的时间叫做整时。(板书:整时)
(3)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看整时的?
课件出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齐读)
(四)教学记录时间。
1、同学们真厉害,会看、会说时间了,那你会写吗?
2、指名上黑板写。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3、还有不同的写法吗?
4、师讲解:时间有两种表示法,上面这种写法叫中文表示法,下面这种叫电子表示法。
5、指名学生将另外两个时间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拿出答题卡,完成第1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自由说如何看整时,再到学习拨钟面表示时间,最后学生自己会拨整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得出认识整时的方法和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体现了
层层递进的教学方法。
四、实践应用,巩固练习。
1、小明的一天。
(1)投影出示第一幅图。观察,小明几时在做什么?指名说一说。
(2)投影出示第二幅图。观察,小明几时在做什么?指名说一说,并将电子表示法写在框内。
(3)出示剩下的四幅图。学生独立完成,汇报。其中强调说一说12时的认识方法。
(4)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小明这一天,几时在做什么?
(5)咦?老师怎么听到有两个9时呀?为什么都是9时,一天中小明做的事情却不一样呢?
(6)同学们,你们认为小明的这一天安排得怎么样?像这样有规律的学习和生活,会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学习更优秀,我们都要向小明学习。
2、答题卡第2题。它们认得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出示课件,指名说一说。
3、答题卡第3题,过1小时是几时?
(1)学生汇报。现在是几时。
(2)指名说说过1小时是几时。
4、拓展题:最后这个钟面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通过小明的一天训练,目的是向学生进行合理安排时间的思想教育,判断对错一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几个难点整时的认读,第3、4两题分别将备课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拓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全课小结,归纳升华。
1、知识拓展。
今天,同学们观察了这么多的钟面,看来小钟表在我们的生活中可重要了,那么你知道在没有发明钟表以前,古代的人们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吗?(播放视频)
2、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3、赠送名人名言。
(1)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鲁迅
(2)只要我们能善用时间,就永远不愁时间不够用。——歌德
设计意图:在学生认识了时钟之后,对钟表的起源进行讲述,目的是让学生更深一层地认识计时工具,叹服古代人民的智慧,产生内化的学习动力。
板书设计:
12个大格
认识钟表(整时)
12个数字
时针短
分针长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7:00
8:00
3:00
3时
8时
7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