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表内乘法(一).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321525 上传时间:2025-03-2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表内乘法(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四、表内乘法(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表内乘法 祁连乡教育辅导站教案 课题 1.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两个数相乘。 能力目标 使学生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情感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具准备 教 学 要 点 如何解决教学重点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叫做乘法。 如何突破教学难点 第一个数叫做因子,中间的叫做乘号,第二个数叫做因子,等号右边的数叫做积。 需要识记和特别强调的问题 5 × 4 = 20 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 ┆ ┆ ┆ ┆ ┆ ┆ ┆ 因 乘 因 积 数 号 数 读作:5乘4等于20。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叫做乘法。 (2)“求4个3是多少?加法:3+3+3+3=12乘法: 2×3=6或3×2=6 用小图片摆5个4或4个5。加法:4+4+4+4+4=20或 5 +5+5+5=20。 用乘法:3×4=12或4×3=12 5 × 4 = 20 ┆ ┆ ┆ ┆ ┆ ┆ ┆ ┆ 因 乘 因 积 数 号 数 读作:5乘4等于20。 教 学 活 动 预 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课时 一、复习 二、新课 30+50   70-30   40+6   78-8  20+45 4+3+2   2+2+2   3+3+3+3 指名口算后,提问: “4+3+2中的三个加数相同吗?”“2+2+2中的加数相同吗?加数都是几?有几个2连加? “3+3+3+3呢?”口算后教师指出:2+2+2和3+3+3+3 都是相同数连加,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板书: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乘法。 1.教学例1。 (1)师生一起操作。指导学生摆花。既可以先横着一行摆3朵,摆2行,也可以先竖着摆2朵,摆3次。摆完后,提问: 教师先后提问: “先竖着摆2朵,摆3次。要求一共摆了几朵花,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等于几?” “先横着一行摆3朵,摆2行。要求一共摆了几朵花,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等于几?” 教师先板书“用加法算:2+2+2=6”,再在上面算式的右边板书“或3+3=6”。“2+2+2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2相加?” “3+3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相加?” (4)教师叙述:求3个2或2个3相加是多少,4个3或3个4,5个4或4个5分别相加是多少,都可以用连加法计算,还可 学生应回答:加数都相同,加数都是2,有3个2连加。 “你先摆了几朵花?摆了几次?” 学生分别说出两种摆法后。 (2)让学生用小正方形摆4个3或3个4。 提问:“每次摆几个小正方形?摆了几次?” “求4个3是多少,用加法算怎样列式?”(用加法等:3+3+3+3=12。) “求3个4是多少,用加法算怎样列式?”(板书:或4+4+4=12。) (3)让学生用小图片摆5个4或4个5。 摆完以后,先让学生写出加法算式。(用加法算:4+4+4+4+4=20或 5 +5+5+5=20。) 教 学 活 动 预 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课时 三、巩固练习 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方法——乘法。 要求3个2或2个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算是“2+2+2=6或3+3=6”,用乘法计算就可以写成“2乘3或3乘2”。两个数中间写“×”,这个符号叫乘号。(板书: 2×3=6或3×2=6。) 2.教学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 写出第三个例子的其中一个乘法算式,分别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并指出乘法算式的读法。板书如下: 5 × 3 =15 ┆ ┆ ┆ ┆ ┆ ┆ ┆ ┆ 因 乘 因 积 数 号 数 读作:5乘3等于15。 教师指出:5和3相乘可以写成5×3也可以写成3×5。说明:求两个数相乘的积是多少,可以用两个乘法算式中的一个进行计算。 完成课本练习九的第1题。 (1) 用加法算:2+2+2=6或3+3=6 用乘法算:2×3=6或3×2=6 (2) □□□□ □□□□ □□□□   3个4 4个3 用加法算:3+3+3+3=12或4+4+4=12 用乘法算:3×4=12或4×3=12 (3) ○○○○○○○○○○○○○○○○○○○○ 4个5     5个4 用加法算:4+4+4+4+4=20或5+5+5+5=20 用乘法算:4×5=20或5×4=20 教学反思 祁连乡教育辅导站教案 课题 第二课时:乘法巩固练习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乘法的意义,熟记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加法与乘法关系的转化,使学生了解各部分数学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和转化。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具准备 教 学 要 点 如何解决教学重点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叫做乘法。 如何突破教学难点 第一个数叫做因子,中间的叫做乘号,第二个数叫做因子,等号右边的数叫做积。 需要识记和特别强调的问题 5 × 4 = 20 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 ┆ ┆ ┆ ┆ ┆ ┆ ┆ 因 乘 因 积 数 号 数 读作:5乘4等于20。 板书设计 乘法巩固练习 4+4+4=( )×( ) 6+6+6+6=( )×( ) 2+2+2+2+2=( )×( ) 把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写出来。 5+5 ( ) 2+2+2+2 ( ) 3+3+3+4 ( ) 6+6+6+6+6 ( ) 7+7+7+7+7 ( ) 教 学 活 动 预 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课时 一、复习 二、巩固练习 1.先计算出得数,再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且说出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 (1)3+3+3+3=( ) (2)2+2+2+2+2+2=() (3)4+4+4+4+4+4= ( ) (4)7+7+7+7+7+7= ( ) 2.填空。 (1)4×5=20,读作( )乘( )等于( ) (2)一个因子是3,一个因子是6,积是18,写作( )×( )=( ),读作( )乘( )等于( )。 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4+4+4=( )×( ) 6+6+6+6=( )×( ) 2+2+2+2+2=( )×( ) 2.把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写出来。 5+5 ( ) 2+2+2+2 ( ) 3+3+3+4 ( ) 6+6+6+6—6 ( ) 7+7+7+7—7 ( ) 乘法算式:( )×( )=( ) 或:( )×( )=( ) 乘法算式:( )×( )=( ) 或:( )×( )=( ) 乘法算式:( )×( )=( ) 或:( )×( )=( ) 乘法算式:( )×( )=( ) 或:( )×( )=( )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教 学 活 动 预 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课时 三、小结。 3.写出乘法算式。 1.2个5相加。 ( )×( ) 2.7个4相加。 ( )×( ) 3.6和3相乘。 ( )×( ) 4.5和8相乘。 ( )×( ) 4.填空题。 1.一个因子是2,另一个因子是5,积是10,写作:( )×( )=( ),读作( )乘( )=( )。 2.两个因子都是4,积是16。写作:( )×( )=( )。 3.一个加数是2,另一个加数是4,和是( )。 教学反思 祁连乡教育辅导站教案 课题 第三课时  练习课(一)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能力目标 会读写乘法算式。 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熟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 教学难点 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具准备 教 学 要 点 如何解决教学重点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如何突破教学难点 乘号“×”。 “×”读作“乘”。 5×2=10 读作:五乘二等于十 需要识记和特别强调的问题 乘法的含义。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乘法练习课 ★★★  ★★★  ★★★   ★★★     算式是(    )×(     ) 读作(    )乘(    )    ◆◆◆◆◆  ◆◆◆◆◆          算式是(    )×(     ) 读作(    )乘(    ) 教 学 活 动 预 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课时 一、复习 二、指导练习 上节课我们学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大家都学得很认真。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 出示1、爬梯比赛:以组为单位,每人做一道,看哪一个组在规定时间内爬得高。 3+3+3+2   4+4   5+5+5   1+1+1+1+1   2+2+2+2   3+3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2、 赛龙舟 :出示图片 让学生观察,要想知道参赛的一共有多少人,谁能很快列出一道算式?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1、  一共有多少个圆圈? ○                  ○                 ○ ○○                 ○○               ○○ ○○○               ○○○             ○○○ 乘法算式:(   )×(   )或(   )×(   ) 2、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1)7+7+7+7=(   )×(   ) (2)3+3+3+3+3=(   )×(    ) (3)8+8+8+8+8+8+8=(   )×(    ) 3、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3个9相加。                     (         ) 一、复习(出示小黑板) 1) 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4个2相加        5个4相加       2和7相乘 2)3个9相加,和是(    )。 一个因子是9,另一个因子是3,积是(     )。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根据要求,写出乘法算式,并及时校正。 二、读一读。 4×5   6×3   5×2   3×4  教 学 活 动 预 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课时 三、看图写算式 四、指导完成书本练习九7~11题 一个因子是6,另一个因子是3( ) 6和4相乘。                     (         )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进一步乘法的内在联系。 ★★★  ★★★  ★★★   ★★★    算式是(    )×(     ) 读作(    )乘(    )    ◆◆◆◆◆  ◆◆◆◆◆          算式是(    )×(     )                   读作(    )乘(    )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直观图形写出乘法算式,理解乘法意义。 先看懂图,再列式。 学生课外作业 教学反思 祁连乡教育辅导站教案 课题 第一课时 5的乘法口诀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5的乘法口诀。 能力目标 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情感目标 通过乘法口诀的学习,训练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努力。 教学重点 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教学具准备 在长条纸上画5个格, 5根小棒,学生每人准备25根小棒。 教 学 要 点 如何解决教学重点 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如何突破教学难点 借助摆1把小雨伞用5根小木棒,求一共享多少根,先算出2个5的和,强调2个5根,再写出乘法算式。然后,联系乘法算式引出“二五一十”这句口诀。学生经历归纳口口诀的过程,能比较好的理解口诀的来源和它表示的意思。 需要识记和特别强调的问题 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1×5=5   5×1=5 口诀:一五得五 2×5=10   5×2=10 口诀:二五一十 3 ×5=15  5× 3=15 口诀:三五十五 4× 5=20   5× 4=20   口诀:四五二十   5×5=25             口诀: 五五二十五 教 学 活 动 预 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课时 一、复习旧知 二、新课自主探究5的乘法口诀  1.大家齐背1~4的乘法口诀。  2.师生对口令。教师说口诀的前半句,学生回答后半句。 二三(  )    二二(  )     一三(  )    四四(  ) 一四(  )    二四(  )     二四(  )    三三(  )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背的过程中熟记口诀。 今天我们学习5的乘法口决,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出课题“5的乘法口诀”。 1、教师出示主题图并提问。你们看,小丽和她的伙伴有在摆小棒了,他们在拼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没摆一个要用5根小棒) 2、指导学生操作,让我们和他们一起来摆学具好吗? 1)请大家用小棒摆出一把小伞,你摆一把小伞用了几根小棒?就是几个5?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 (1×5=5 5×1=5) 2)再摆出一个 3、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做解答。大家看到这,我们用小棒摆出的两个,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请你来解决好吗? 板书:5  + 5 = 10    2×5=10  5×2=10 4、教学口诀“二五一十”刚才两个算式都表示有2个5,而他们的结果有都是10所以就用一句口诀来表示。一起读口诀。那么1×5=5   5×1=5  口诀怎样编?试一试  一五得五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在得出结果的同时,进一步理解了乘法的含义,并为编制相关的乘法口诀,打下了基础。  教学其余口诀。 1) 引导学生摆放第三个。 2) 问:这时有多少根小棒?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算式? (引导学生观察没摆一个要用5根小棒) 学生自己摆小棒 1×5=5   5×1=5   口诀:一五得五 教 学 活 动 预 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课时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0  +5  = 15      3 ×5=15  5× 3=15 三五十五 3) 引导学生编口诀。你能根据这个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吗? 4)用相同的的办法教学最后两句口诀。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5  +5   = 20      4× 5=20   5× 4=20   四五二十  20  +5   =  25      5×5=25                五五二十五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思考,给如何有效地记住口诀带来了方便。 5、引导学生记忆5的乘法口诀。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5的乘法口诀,你们看5的口诀共有几句?怎样才能更好更快的记住这些口诀呢?你有什么好办法?把你的好办法给你的同桌说一说。 [设计意图]进一步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 3 ×5=15  5× 3=15 三五十五 4× 5=20   5× 4=20   四五二十  5×5=25               五五二十五 巩固练习 1、 根据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一五得五 (      ) (      )   (      ) (       ) (      ) (      )   (      ) (       ) 2、 在□里填上正确的数。 3+3+3+3=□×□           5+5+5+5=□×□ 6×3=□+□+□=□+□+□+□+□+□  4×5=□+□+□+□+□=□+□+□+□ 教学反思 祁连乡教育辅导站教案 课题 第二课时  5的乘法口诀练习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熟悉5的乘法口诀,记住5的乘法口诀。 能力目标 学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情感目标 通过乘法口诀的学习,训练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努力。 教学重点 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教学具准备 小黑板 。 教 学 要 点 如何解决教学重点 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如何突破教学难点 借助摆1把小雨伞用5根小木棒,求一共享多少根,先算出2个5的和,强调2个5根,再写出乘法算式。然后,联系乘法算式引出“二五一十”这句口诀。学生经历归纳口口诀的过程,能比较好的理解口诀的来源和它表示的意思。 需要识记和特别强调的问题 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5的乘法口诀练习 1、填口决。 三五(  )(   )  (   )(   )一十      四五(   )(   ) 五五(  )(   )  (   )(   )二十五    二五(   )(   ) 2、计算 5×3= 5×1= 1×5= 5×5=  5×2=    4×5=    5×4=  2×5= 教 学 活 动 预 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对口令 一五(  ) (   )  (   ) (   )一十      四五(   )(   ) 三五(  )(   )  (   )(   )二十五    二五(   )(   ) 学生模仿,同桌同学互对口令,看谁对得又对又快。 [设计意图]通过对口令,熟练了五的的口诀。 2、写乘法算式 正   正            (   )×(   )=(   ) 正   正   正       (   )×(   )=(   ) 正   正   正   正  (   )×(   )=(   ) 3、填口决。 三五(  )(   )  (   )(   )一十      四五(   )(   ) 五五(  )(   )  (   )(   )二十五    二五(   )(   ) 4、计算 5×3= 5×1= 1×5= 5×5=  5×2=   4×5=    5×4=  2×5= 5、看图写算式。 △△△  △△△ △△△     △△△ 算式:( ) [设计意图]形式多样的练习,使学生对乘法意义有进一步的理解。 学生模仿,同桌同学互对口令,看谁对得又对又快。 1、开火车。 老师说出口诀的半部分,学生补充口诀的后半部分。(先按照一定的顺序出现口诀,再打乱顺序。) 2、 教材51页《做一做》 3、教材52页3、4题。 [设计意图]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有较浓的积极性。 教 学 活 动 预 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课时 二、实践题 三、随堂练习 1、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口诀写出算式。 三五(     )                     二五(     )                      四五(     )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过实践后,达到熟练口诀的记忆。 小黑板出示 (1)2个5相加的和是( ), 列式是( )。 (2)1和5相乘的积是( ), 列式是( )。 (3)5个3相加的和是( ), 列式是( )。 (4)一个因子是4,另一个因子是5,积是( ),列式( )。 (5)两个因子都是5,积是( ),列式( )。 (6)5乘4的积是( ), 列式是( ) 2.教师出示 。教师任意指圆中的一个数,让学生回答5乘以这 个      数等于多少。例如,教师指4,要求学生回答“5乘以4等于20”。开始练习时,可以全班学生集体回答,然后再指定学生回答。 3.让学生做练习十的第l~3题。 [设计意图]强化练习有利发挥学生积极动脑,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教学反思 祁连乡教育辅导站教案 课题 第三课时: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 能力目标 初步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情感目标 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 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教学具准备 小棒16根 教 学 要 点 如何解决教学重点 2、3、4乘法口诀: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 如何突破教学难点 2×l=2  1×2=2口诀:一二得二 2×2=4  口诀:二二得四 表示两个2相加得4。 2×3=6 3×2=6口诀:二三得六 表示2个3相加或3个2相加得6。 3×3=9 口诀:三三得九 3个3相加得9。 需要识记和特别强调的问题 熟记2、3、4乘法口诀。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2、3、4的乘法口诀   2×l=2  1×2=2口诀:一二得二 2×2=4  口诀:二二得四 1×3=3 3×1=3口诀:一三得三 2×3=6 3×2=6口诀:二三得六 3×3=9 口诀:三三得九 1×4=4  4×1=4  2×4=8 4×2=8 3×4=12 4×3=12 4×4=16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 教 学 活 动 预 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课时 一、复习铺垫。 二、自主探究2、3、4、的 乘法口诀 2、教学例3 组织复习5的乘法口诀。 1、开火车,对口令  一五…三五…五五…四五…二五…… 2、组织学生之间进行对口令活动。 [设计意图]组织复习,进一步熟悉口诀,为下面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教师让学生先看课本插图:小聪和小娟他们种的向日葵已经发芽了这下可高兴了!多可爱的小苗啊!你发现每棵幼苗上面有几片小叶? 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编制口诀。1棵幼苗上有2片叶子,根据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2×l=2  1×2=2。教师指着黑板上的算式问:“1个2得数是2,我们可以说成'一二得二'。”并板书:“一二得二”     接着教师又让学生看2棵幼苗,问;“这是几个2?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怎样写?”教师指着乘法算式,说:“2个2的得数是4。我们可以说成'二二得四'。”并板书:“二二得四4× 5=20   5× 4=20   四五二十。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起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从而顺利地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护植物的教育。 出示例3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每行有多少棵向日葵?可以说成几个3?要求一共有多少棵幼苗,如何用乘法算式表示呢?可以编制一句什么样的口诀? 板书:一三得三。如果有2行你会列出乘法算式吗?口诀是什么?如果有3行呢?2)引导学生对2和3 的乘法口诀进行记忆。引导学生归纳出口诀;“二三得六”。     教师让学生再摆一个三角形,引导学生自己想,自己写,最后归纳 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编制口诀。1棵幼苗上有2片叶子,根据学生回答。 2×l=2  1×2=2 口诀:一二得二 2×2=4  口诀:二二得四 1×3=3 口诀:一三得三 2×3=6 口诀:二三得六 教 学 活 动 预 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课时 三、巩固练习 出口 诀:“三三得九”。  [设计意图]对学生半扶半放,让学生主动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 教学例4。 4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方法跟3的乘法口诀类似。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得到相应的乘法算式和结果。 板书:  1×4=4  4×1=4  2×4=8 4×2=8 3×4=12 4×3=12 4×4=16 2)引导学生编制乘法口诀。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3)想一想:1×1=?同桌交流板书:一一得一 教师引导学生想:“1个2是2,1个3是3,1个4是4,那么1个1应该是1。相应的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那么,1乘以1得1,口诀应该是-一得一。” [设计意图]在学习过乘程中,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体现了教学的一般规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l.做教科书第一25页"做一做"中的练习。     做第1、2题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订正。这样的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的意义和来源,同时用这些口诀进行乘法计算,通过计算又可以巩固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新知识,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3×3=9 口诀:三三得九 1×4=4  4×1=4  2×4=8 4×2=8 3×4=12 4×3=12 4×4=16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 教学反思 祁连乡教育辅导站教案 课题 第四课时 乘加和乘减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情感目标 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并通过计算帮助自己记忆乘法口诀。 教学重点 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教学难点 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 教 学 要 点 如何解决教学重点 像3×3+2=11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加法,这样的算式叫做乘加算式。 像5×3—1=14算式中即有乘法,又有减法,这样的算式叫做乘减算式。 如何突破教学难点 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后算加减。 需要识记和特别强调的问题 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 乘加和乘减 3+3+3+3  3×4 4×3 3+3+3+2=11 3×3+2=11 4×3-1=11 练习题 8+9=口×口+口         7+5=口×口+口      9+7=口×口+2 =口×口-口            =口×口-口       8×6=口×口-2 =口×3          3+4+5+6+7=口×口 教 学 活 动 预 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学习乘加和乘减 小朋友池塘边小熊家是玉米地又大丰收了,你们看一棵棵的玉米多壮呀! 出示课本图片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小朋友从画面上你能收集到那些信息和同桌交流一下 2)引导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3+3+3+3  3×4 4×3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这时小熊也来到了它的家玉米地里……它来干什么呢?它搬走了一棵玉米,还剩几棵玉米呢?你会解决吗? 4)引导学生列出乘加或乘减的算式。刚才有人用12减1,而12又是从哪里得来的?既然12是刚才用3×4、4×3或3+3+3+3算出来的。那么如果把这两次的计算写成一个算式,你会写吗? [设计意图]先出现一步解决的乘法问题,给学生的下一步学习做好方法上的铺垫。 教师小结。乘加或乘减的算式都是先做乘法,然后再做加减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用不同方法进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乘加或乘减法的运算顺 从主题图中你能得到那些信息。 请大家在小组内商量商量,然后试一试。小朋友真能干,不仅列出了含有加减法的算式,,还列出了含有乘减法的算式。你们知道这样的算式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吗?         请大家想一想,除了可以列出这样的算式外,还可以怎样列式来解决?小组继续讨论。乘加的算式有又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 教 学 活 动 预 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课时 三、巩固练习 四、拓展性学习 序,学会计算。 1、指导完成56页《做一做》1、2题。56页1题在引导学生看清图意后,列出不同的算式,明确运算的顺序。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巩固对乘加法和乘减法的运算顺序的认识和理解。 1、  在口里填上正确的数。 8+9=口×口+口         7+5=口×口+口       9+7=口×口+2 =口×口-口            =口×口-口       8×6=口×口-2 4+6+8=口×3           3+4+5+6+7=口×口 [设计意图]给学生有一定的展示场地,发挥他们的智慧。 学生独自练习,教师指导。 学生练习,说说是怎样做的。 教学反思 祁连乡教育辅导站教案 课题 第五课时 用数学—简单的乘法 应用题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解决问题,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用乘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 乘法与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