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体育(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
——2012115451 文典
一、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动作组成,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通过传递、抛接、运拍,最终把球送入固定篮圈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篮球赛攻防频繁,技术动作多样,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
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高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学生对此教学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掌握。本课是高中体育课中学习篮球运动的第一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传接球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隐蔽、快速,同时要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在各种情况下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巩固提高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同时加强准确性、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思想
本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锻炼的价值,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动脑和团结协作的能力,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团结协作、共同探究中获取知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达到教学目的。
三、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能积极主动参与到篮球传接球练习和身体素质练习中
运动技能:初步掌握篮球胸前传接球技术,培养传接球的正确姿势
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灵活、机敏、反应快捷,以及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
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使学生获得创新的乐趣
社会适应:通过个人思考,集体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及集体主义、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创设情景教育、乡土教育,既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又陶冶了学生情操。
五、教案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人数:40 教师: 文典 星期
重点:双手胸前传接球--准确的手型及传接球的准确性快速能力。
难点:双手胸前传接球--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
项目
课的内容
教师教法
学生活动
时间
组织队形
热身与导入
一、课堂常规
1.指定集合地点
2.检查着装,接受体育委员汇报,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教学内容
4.安排见习生学习内容
保持安静
认真听讲
3'
★
图一
二、螺旋跑
三、游戏“听数抱团”
四、徒手操
1.扩胸
2.体转
3.俯背
4.正压腿
5.侧压腿
6.膝绕环
7.手腕、脚踝
一、教师领队进入,学生慢跑跟紧。
二: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男女生分成两组,分别绕篮球场跑动,听到口令后抱团没有抱团的学生作五个俯卧撑或五个蹲起。
三、教师叫口令
一、组织:
一个跟着一个
二、学生按老师要求做
三、学生跟随节拍做徒手操
2'
2'
3'
4X8拍
一、组织:
教师领队进入,学生慢跑跟紧。
要求:一个跟着一个,认真。
三、按上图,成广播操队形散开。
要求:充分活动各关节。
练习
熟悉球性练习
手拨球,球绕环,绕膝,绕腿,抛接球:击掌或转体,背后过顶抛接球,各种运球
1、 师提出熟悉球性的练习内容
2、 玩得开心,熟悉球性
3、 对学生的创新体验过程进行观察、指导
4、 简单评价
1、 学生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多种练习
2、 动作不限,鼓励创新
3、 踊跃发言,互相评价
5'
★
图二
项目
课的内容
教师教法
学生学法
时间
组织
学习与练习
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① 传接球徒手练习
动作要点:
传球:持球正确,蹬地、伸臂、屈腕、拨指
接球:手型正确,触球时收臂缓冲动作柔和,连贯
重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1、 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 简单评价
1、 进一步讲清动作要领,并请学生配合演示
2、 探讨技术:如何传接到位?
3、 针对练习情况及时评价
1、 学生按要求进行传接球的徒手练习
2、 学习并思考
1、 两人一组尝试性练习
2、 师生共同探讨,提高技术方法
3、 各组进行展示
4、 各组之间互相评价
10'
5'
★
图三
自编:组合跳
自检自评与互检互评
1、 参与创编活动并进行方法指导
2、 提出做得更好的方法
3、 巡回观察
1、 选择本组的组合练习内容,
2、 针对问题,开展小组讨论,发表见解
3、 对本组所创编组合跳进行学练和自我评价
7'
★
图四
项目
课的内容
教师教法
学生学法
时间
组织
学习评价
1、 对自编组合作演示
2、 自我评价
3、 小组评价
1、 教师集合队伍
2、 组织演示
1、 各小组将本组所创编的动作组合进行演示
2、 对本组的创编过程和组合特点进行说明
3、 对他组的组合方法提出意见
5'
★
图五
结束部分
1、 放松身心
2、 教学评价
3、 师生道别
1、 放松身心
2、 教学评价
3、师生道别
1、 学生成开始队行站立进行生理放松
2、归还器材
3'
★
图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