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上海市宝钢三中体育与健身课教案
教学方案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按水平5课程目标为教学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教学过程选择跳绳为主教材,以"生动、活泼、宽松、愉悦" 的教学氛围为主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调节,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宽松有序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体育兴趣,发展个性,增强自信心,发展特长,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跳绳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项体育活动,根据西阳雜俎的记载,远在一千三百年前的唐朝,已经有了这项运动。过去人称"跳索"或"跳百索"。"脚是人的第二个心脏","健康的根源是使用双脚",世界心脏病权威赫怀特博士如此说。据专家测试参加跳绳运动半年以上的学生,发现其心脏机能较为发达,耐久力也增加,动作敏捷,跳跃的高度也增进不少。俗语说"摇绳练臂力,跳绳练腿劲;快摇练速度,多跳练耐力;进绳需灵巧,合作要协调",说明该教材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这项活动老少皆宜,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具有较广泛的适应面和推广性,对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创造想象等能力也有重要作用。根据跳绳功能的分析,设想该课发挥如下的教育价值:让学生学会跳绳练习的多种方法;顺应跳绳练习强度、数量易控制的特点,给学生内脏及运动组织器官施以良性的运动刺激影响,达到增进身体健康的作用;通过学生的尝试、提炼、总结跳绳的练习方法,发展学生判断、观察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设计
教法:教师的启发、引导、调控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互相配合,运用提示、点拨、激励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法: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觉练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使跳绳练习更丰富,技能更熟练,然后在教师调控组织下,通过比赛,使技能得到巩固、提高,身体得到更全面的发展,通过同学之间的交往、合作、竞争,培养、发展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四、实施方案 [高一(3)班 40人]
内容
兔子舞
学习内容:游戏+玩短绳
练习方法:短绳单、双人原地、行进间跳。
教学组织:教师提示,引导。同学们分组体验、发明创造新的玩法。
课程运动指标预计
心率:140——160次/ 分 密度:40%——55% 运动负荷指数:1.5——1.7
场地器材
篮球场:1——2块,小黑板:1块,录音机:1台,长、短跳绳若干条。
思想渗透:集体协作的团队精神;不畏困难的拼搏精神;不懈努力的创新精神;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追求卓越的完美精神。
学习内容:玩长绳
练习方法:各种花样
教学组织:同学自由分组,老师巡回指导,及时肯定、鼓励、表扬、支持学生的创新行为。
学习内容:兔子舞+放松游戏
练习方法:集体跳各种图形。
教学组织:学生在教师的带领、指导下参与学习、放松
1
点评:
这份教案一改过去的那种千人一面的、统一的、固定的单一模式,用流程图的方式,简单、直观、制作方便,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过去我们习惯于对所有的班级采用变化不大的开始与准备部分的内容,而现在的体育课程改革给了我们展现自己个性化教学的空间,我们完全可以对每个班级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这样做的关键是教师在课前要认真考虑每学生的特点,并设计相应的导入方法。
这份教案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在许多情况下,是站在学生的一面来观察和认识问题的,除了教师在知识点上事先设定了几个可能产生的问题之外,其他部分,特别是过程与方法部分尽量留给学生最大的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创造。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学习,因为高中的教学是在普及义务教育基础上构建的高一层次教育。因此,学生对学习内容不仅是了解而已,更应该是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某一项或两项运动的知识和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