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县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
一、背景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解决全球水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水资源消耗国之一,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严重、水利设施滞后是当前我国面临的最大水问题。各地要积极推进县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
本方案旨在推动县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控制水资源消耗总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水环境质量,实现持续发展。
三、重点工作
1. 优化用水结构
(1)制定用水计划和水资源需求规划,根据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实际需求,合理配置用水资源,推广节水技术和装备,降低浪费。
(2)加强农业用水管理,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科学配水,组织耕种水管理,调整农业用水结构,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3)推动节水型工业结构优化,加强合理配水,推广循环水利用技术,提高工业用水效率。
2.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
(1)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管理目标和政策,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监管,完善用水审批和权益交易制度。
(2)推广节水型文化、宣传节水理念和技术,增强社会的节水意识和行动,普及节水技术和设备。
(3)加强水环境保护,严格监督和管理污水排放,促进污水重复利用,防止污染源扩散。
3. 加大节水供水设施建设
(1)加强供水设施建设,优化现有水务设施,提高供水设施的效率,合理规划新建供水设施。
(2)加强供水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加强漏损控制,提高供水运行效率。
(3)完善应急水源的建设,保障城市和农村用水。
四、实施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确保实施顺利。
(2)加大资金投入,为节水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3)主动与其他单位、专家和社会组织沟通合作,共同参与节水工作。
(4)建立信息公开和宣传机制,加大节水理念的推广力度,提高社会的节水意识。
(5)建立绩效评估和监督机制,及时评估实施效果,强化对实施过程的监察。
五、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本方案,预计到2025年,在全县范围内,城市和农村用水单位用水量分别降低10%和15%,全县总用水量降低12.5%。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4个百分点,全县的水环境质量显著提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也将促进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