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4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新版.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9317020 上传时间:2025-03-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新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4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新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假如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置、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按照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公式是(  )。 A. GDP=C十I十G十X B. GDP=C十I十G—M C. GDP=C十I十G十(X十M) D. GDP=C十I十G十(X—M) 参考答案:D 考题解析: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能够表示为: GDP=C+I+G+(X-M) 2.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当代企业制度,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是(  )。 A. 确立企业的法人财产权 B. 引入企业家的竞争机制 C. 进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D. 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参考答案:A 考题解析:本题考核第1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步骤是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当代企业制度。而要达成改革目标,核心是确立企业的法人财产权。 3. 当代企业制度中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指(  )。 A. 以企业法人作为企业资产控制主体的一项法律制度 B. 企业的出资者委托经营者从事经济活动的契约关系 C. 明确企业出资者应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负担有限财产责任的一项法律制度 D. 企业内部权利机构的设置、运行以及权利机构之间的联系机制 参考答案:D 考题解析:考核第1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人治理结构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是指企业内部权力机构的设置、运行及权力机构之间的联系机制。 4. 我国目前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  )。 A. 劳动者个体所有制 B. 集体所有制 C. 混合所有制 D. 股份合作制 参考答案:B 考题解析:本题考核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单项选择第2题,单项选择。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其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经典的集体所有制形式。 5. 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  )。 A. 平衡措施 B. 引导措施 C. 紧急措施 D. 干预措施 参考答案:D 考题解析:本题考核第二章第三节均衡价格。单项选择第3题。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和保护价格均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6. 假如甲产品是乙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负数,则阐明甲产品和乙产品(  )。 A. 无关 B. 是替代品 C. 是互补品 D. 是缺乏价格弹性的 参考答案:C 考题解析:考核第2章市场需求、供应和均衡价格。精讲班第一套模拟题中的单项选择题。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指一个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个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一个商品的需求量会伴随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即一个商品的需求量会伴随它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的变动。 7. 机会成本是指,当一个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  )。 A 最高收入 B 最低收入 C 平均收入 D 超额收入 参考答案:A 考题解析:本题考核第三章生产成本和市场结构。机会成本是指当一个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该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 8. 当某企业的产量为2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元、1200元、800元和1000元;当产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2100元、1200元、900元和700元,则该企业的边际成本是(  )元。 A. 0 B. 150 C. 100 D. 300 参考答案:C 考题解析: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产量由2个单位增加到3个单位,总成本由元增加到2100元,因此边际成本是100元。 9. 自然垄断与(  )有着亲密的关系。 A. 国家法令 B. 经济规模 C. 规模经济 D. 产品质量 参考答案:C 考题解析:市场结构的类型和划分标准,其中完全垄断市场中简介了完全垄断的条件,包括 ①政府垄断;我国政府对铁路、邮政等就是完全垄断 ②对某些特殊的原材料的单独控制而形成的对这些资源和产品的完全垄断 ③对某些产品的专利权而形成的完全垄断 ④自然垄断:当行业中只有一家企业能够有效率的进行生产,或者当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应一个产品时,这个行业就是自然垄断。自然垄断与规模经济有着亲密的关系。精讲班讲义中有很明确的阐明。 10. 从经济学理论上说,生产的外部不经济会导致(  )。 A. 资源均衡配备 B. 资源有效配备 C. 产品供应过少 D. 产品供应过多 参考答案:D 考题解析:考核第四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外部不经济:是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其他人带来损害,但该人或该企业却无须为这种损害进行赔偿。对于产生外部不经济的生产者,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倾向扩大生产,产出水平就会不小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导致产品的供应过多。 11. 我国统计部门计算和公布的反应失业水平方面的指标是(  )。 A. 城镇实际失业率 B. 城镇预期失业率 C. 城镇登记失业率 D. 城镇登记失业率 参考答案:C 考题解析:目前,我国统计部门计算和公布的就业和失业水平方面的指标重要是城镇登记失业率。 12.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  )。 A. 与个别企业需求曲线一致 B. 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C. 与横轴平行 D. 不影响市场价格 答案:B 考题解析:考核第3章。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就是由整个行业的供应和需求曲线决定的,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应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两条曲线交点的价格就是整个行业的均衡价格。 13. 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属于非生产要素收入的项目是(  )。 A. 工资 B. 利息收入 C. 租金收入 D. 企业间接税 参考答案:D 考题解析:考核第5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用收入法核算GDP,包括如下某些项目: ①生产要素收入 包括工资、非企业企业业主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企业税前利润。 ②非生产要素收入 重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类是企业转移支付和企业间接税,另一类是资本折旧。 14.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 A.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为互补关系 B. 消费函数不小于储蓄函数 C. 消费函数小于储蓄函数 D. 消费函数恒等于储蓄函数 参考答案:A 考题解析:考核第五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中的消费和储蓄。 15. 各国应当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充足利用本国充实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这一结论依据的是(  )理论。 A.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 B.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 C.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 D. 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 参考答案:C 解析:考核第8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中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据赫克歇尔和俄林的理论,各国应当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足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备或要素储备。 16. 对具备相同纳税能力的人,不分经济成份,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实行统一税收政策,征收相同的税收。这么征税所体现的税收公平称为(  )公平。 A. 纵向 B. 横向 C. 机会 D. 名义 参考答案:B 考题解析:本章考核第十一章财政收入概述中税收标准。能力标准要求依照纳税能力来确定税收总额、在社会组员之间分派的百分比。能力标准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横向公平是指纳税能力相同的纳税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收。纵向公平是指纳税能力不一样的纳税人应缴纳不一样的税收。 17. 条件相同的经济主体应当享受等同的税收政策,这体现了公共财政(  )的基本特性。 A. 法治化 B. 填补市场失灵 C. 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服务 D. 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案:C 解析:考核第9章公共财政职能的特性。表目前财政支出方面,意味着公共财政提供的服务是适合用于所有的市场活动的,或者服务于所有市场活动主体的根本利益,表目前税收方面,意味着条件相同的经济主体应当享受同等的税收政策。 18. 反应政府干预经济程度的指标是(  )。 A. 财政收入征管效率 B. 财政支出绩效水平 C. 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 D. 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参考答案:D 考题解析:考核第10章财政支出, (1)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应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 (2)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反应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 19. 我国税收收入中的主体税种是(  )。 A. 所得税 B. 流转税 C. 资源税 D. 财产税 参考答案:B 考题解析:考核第11章。见教材85页,流转税是我国税收收入中的主体税种,占税收收入总额的60%多,重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 20. 国债发行制度中,决定国债发行条件的核心是国债的(  )。 A. 发行数额 B. 票面金额 C. 流动性 D. 发行方式 参考答案:D 考题解析:本题考核第11章财政收入概述,见教材93页,考核国债发行制度。单项选择第23题。国债发行条件包括国债种类、发行日期、发行权限、发行对象等。决定发行条件的核心是国债的发行方式。 21. 甲企业销售应税产品交纳的消费税,通过提升该产品价格将税负所有转移给购置该产品的乙企业。这种税负转嫁方式属于(  )。 A. 后转 B. 前转 C. 消转 D. 旁转 答案:B 考题解析:考核第11章财政收入概述。单项选择题考点。 前转:又称顺转或向前转嫁。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通过提升其所提供商品的价格措施,向前转移给商品的购置者或者最后消费者负担的一个形式。 22. 国债交易方式中,最普遍和常用的是(  )。 A. 回购交易 B. 期货交易 C. 期权交易 D. 现货交易 答参考答案:D 考题解析: 考核第11章财政收入概述。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的国债交易按国债交易成交订约和清算的期限划分,能够分为现货交易方式、回购交易方式、期货交易方式和期权交易方式。其中,现货交易方式:证券交易中最古老的交易方式,也是国债交易方式中最一般、最常用的交易方式。 23. 政府理财的主导和基本步骤是(  )。 A. 信贷计划 B. 政府预算 C. 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D. 年度投资计划 参考答案:B 考题解析:考核第十二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从内容上看,政府预算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政府预算反应了可供政府集中支配的财政资金的数量的多少。政府预算是政府理财的主导步骤和基本步骤。 24. 下列税种中,从1月1日起成为我国中央地方共享税的是(  )。 A. 增值税 B. 所得税 C. 证券交易印花税 D. 资源税 参考答案:B 考题解析:考核第十二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中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见教材107页第一段第二行。国务院决定从1月1日起实行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本题可采取排除法。1994年分税制要求: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印花税均属于中央地方共享收入。 25. 在我国,上级政府按照特定目标将其财政收入转用下级政府财政收入起源的补贴形式,称为(  )。 A. 财力性转移支付 B. 横向转移支付 C. 一般性转移支付 D. 专题转移支付 答案:D 解析:考核第12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注意“特定目标”。 26. 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性原因是(  )。 A. 税率标准 B. 纳税人数量 C. 经济发展水平 D. 居民收入水平 参考答案:C 考题解析:考核第11章财政收入概述。单项选择。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性原因。 27. 下列有关货币需求特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货币需求是有效需求 B. 货币需求是主观需求 C. 货币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行为 D. 货币需求是派生需求 参考答案:B 考题解析:考核第14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中的第一节货币需求。类似的一个多项选择题。 货币需求作为一个经济需求,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 注意:货币需求是有效需求、客观货币需求、也是一个派生需求(即派生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 28. 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这种货币政策工具是(  )。 A. 生产者信用控制 B. 商业信用控制 C.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D. 消费者信用控制 参考答案:D 考题解析:本题考核第十五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消费者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包括要求分期付款购置耐用消费品的首付最低金额,还款最长期限,合用的耐用消费品种类等。 29. 抑制型通货膨胀的体现(  )。 A. 人们持币待购,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变慢 B. 物价普遍上涨 C. 有效需求不足 D. 货币贬值 参考答案:A 考题解析:考核第14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中的通货膨胀类型。单项选择题的考点。按照通货膨胀的体现形式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1)公开型通货膨胀:物价水平随货币数量变动而自发波动,故而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又称为开放性通货膨胀。(2)抑制型通货膨胀:一国实行物价管制的情况下,商品供应短缺不能由物价上涨来反应,只体现人们普遍持币待购而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又称为隐蔽性通货膨胀。 30.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实质是怎样处理中央银行和(  )的关系。 A. 政府 B. 存款货币银行 C. 社会保障部门 D. 政策性银行 参考答案:A 考题解析:考核第15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实质就是怎样处理中央银行和政府之间关系的问题,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直接负责还是对政府相对负责的问题。 31. 一般情况下,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是货币资产的(  )。 A. 收益性 B. 安全性 C. 流动性 D. 可得性 参考答案:C 考题解析:考核第十四章 货币供求和货币均衡。货币供应层次划分基本标准:一般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或现实购置力的能力来划分不一样货币层次。 32. 某存款货币银行以其持有的某企业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祈求信用支持,中央银行予以同意。这种业务属于中央银行的(  )业务。 A. 贴现 B. 再贴现 C. 公开市场 D. 窗口指引 答案:B 解析:考核第15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33. 存款货币银行最基本的职能是(  )。 A. 信用中介 B. 支付中介 C. 信用创造 D. 货币创造 参考答案:A 考题解析:考核第十六章存款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存款货币银行的重要职能包括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其中信用中介是基本职能。 34. 下列各项中,属于存款货币银行二线储备的是(  )。 A. 业务库存现金 B. 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 C. 存储在同业的活期存款 D. 短期有价证券 答案:D 解析:考核第16章。一线储备是指无收益或低收益的现金资产,为应付客户提现的第一道防线。包括:业务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存储在同业的活期存款、二线储备是指短期有价证券,重要是国库券,变现能力强,但收益较低。 35. 在货币市场流动性最高、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参加交易的金融工具是(  )。 A. 股票 B.长期商业票据 C. 短期政府债券 D. 长期政府债券 答案:C 解析:考核第16章存款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单项选择。 36. 巴塞尔协议将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从属资本,如下属于核心资本的是(  )。 A. 公开储备 B. 资产重估储备 C. 呆账准备金 D. 长期次级债券 参考答案:A 考题解析:考核第17章金融监管。  巴塞尔委员会将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从属资本。 (1)核心资本又称为一级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公开储备,这部分最少占所有资本的50%。 (2)从属资本又称为二级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一般准备金和呆账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和长期次级债券。 37. 在衡量国际收支情况的指标中,反应实际资源跨国转移情况的是(  )。 A. 贸易差额 B. 常常账户差额 C. 储备资产差额 D. 综合差额 答案:B 解析:考核第18章,单项选择题。常常差额代表常常账户的收支情况,反应了实际资源的跨国转移情况,等于国民收入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等国内吸取之差。 38. 财政收入这一统计指标属于(  )。 A. 相对指标 B. 时期指标 C. 时点指标 D. 平均指标 答案:B 解析:考核第19章统计与统计数据。 39. 将一批数据进行分组,各组的组限依次是“110-120”、“120-130”、“130-140” 、“140-150” 、“150-160”,按统计分组的要求,140这一数值(  )。 A.不计算在任何一组 B. 分在“140-1500”这一组中 C. 分组“130-140”这一组中 D. 分在“130-140”或“140-150”均可 答案:B 解析:考核第20章统计数据的整顿与显示。类似单项选择。注意“上组限不在内”。 40. 算术平均数与众数、中位数具备的共同特点是(  )。 A. 都适合用于分类数据 B. 都适合用于次序数据 C. 都不受极端值影响 D. 都适合用于数值型数据 答案:D 解析:考核21章 41. 某小学六年级8个班的学生人数由少到多依次为34人、34人、35人、35人、36人、36人、37人、37人,其中位数为(  )人。 A. 34 B. 35 C. 36 D. 37 答案:B 解析:考核第21章 42. 下列数据特性的测度值中,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 A. 中位数 B. 众数 C. 加权算术平均数 D. 位置平均数 答案:C 解析:考核第21章,中位数、众数均属于位置平均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43. 标准差系数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对应的(  )之比。 A. 算术平均数 B. 极值 C. 众数 D. 几何平均数 参考答案:A 考题解析:考核第二十一章 数据特性的测度中离散系数(标准差系数)的公式。见教材197页。离散系数一般是就标准差来计算的,因此也称标准差系数。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对应的算术平均数之比,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 44. 在对数据实行等距分组的情况下,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  )。 A. 无任何关系 B. 反比关系 C. 正比关系 D. 组距总是组数的5倍 参考答案:B 考题解析:考核第20章统计数据的整顿与显示。单项选择题。组距= 级差值 / 组数 组距与组数成反百分比关系,组数越多,组距越小,组数越少,组距越大。 45. 平均增加速度与平均发展速度的数量关系是(  )。 A. 平均增加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 B. 平均增加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C.平均增加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D. 平均增加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 答案:B 解析:考核第22章时间序列 ,单项选择题。 46.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一般采取(  )。 A. 算术平均法 B. 几何平均法 C. 众数 D. 中位数 答案:B 解析:考核第22章时间序列。目前计算平均发展速度一般采取几何平均法。 47. 统计指标按其反应的内容或其数值体现形式,能够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  )。 A. 百分比指标 B. 比率指标 C. 平均指标 D. 变异指标 参考答案:C 考题解析:考核第19章统计与统计数据。见教材175页。单项选择题。统计指标按照其所反应的内容或其数值体现形式,能够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48. 确定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中回归系数的措施为(  )。 A. 二次平均 B. 基期加权 C. 最小二乘法 D. 报告期加权 参考答案:C 考题解析:考核第24章有关与回归。单项选择。确定直线中未知常数a、b的措施称为最小二乘法,也称为最小平措施。 49. 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属于资产项目标是(  )。 A. 预付账款 B. 预收账款 C. 预提费用 D. 盈余公积 答案:A 解析:考核第26章财务会计报告。B、C为流动负债;D为所有者权益项目。 50. 对各项资产应按取得时支付的实际成本计量,其后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这遵照的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标准中的(  )标准。 A. 客观性 B. 有关性 C. 历史成本 D. 权责发生制 答案:C 解析:考核第25章会计概论。 51. 在会计核算中,对效益惠及几个会计期间的支出,应作为(  )处理。 A. 收益性支出 B. 资本性支出 C. 资产 D. 企业经营费用 参考答案:B 考题解析:本题考核第25章会计概论。 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如购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支出,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支出,它应当作为资产列入资产负债表中。 支出的效益仅包括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如: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收益性支出作为费用列入利润表中。 52. 企业可将不拥有所有权但能控制的资产视为自己的资产,这体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  )要求。 A. 谨慎性 B. 有关性 C. 实质重于形式 D. 重要性 参考答案:C 考题解析:考核第25章会计概论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在会计核算上视为企业资产。 53. 企业将生产资料划分为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这体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  )要求. A. 重要性 B.可比性 C. 谨慎性 D. 有关性 参考答案:A 考题解析:本题考核第25章会计概论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应与企业财务情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中重要的项目在报表中单独列示。而低值易耗品不是很重要的项目,在报表中并入存货项目反应。 54. 下列会计报表中,反应企业静态财务情况的是(  )。 A. 资产负债表 B. 利润表 C. 现金流量表 D.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参考答案:A 考题解析:考核第26章财务会计报告。资产负债表反应企业静态会计报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属于动态会计报表。 55. 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中,依照若干总账科目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的是( ) A. 货币资金 B. 长期借款 C. 短期借款 D. 资本公积 参考答案:A 考题解析:考核第26章财务会计报告中的资产负债表编制。单项选择题。货币资金依照若干总账科目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56. 下列指标中,反应企业所有资产使用效率的是(  )。 A. 流动比率 B. 资本总额 C. 总资产周转率 D. 利润总额 参考答案:C 考题解析:考核第27章 财务报表分析。单项选择题。总资产周转率反应企业所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57. 某企业本期取得商品销售收入2800000元,应收票据本期收回210000元,应收账款本期收回600000元,均以银行存款收讫。另外,当期因商品质量问题发生退货价款30000元,货款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依照上述资料,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 )元。 A. 3580000 B. 3560000 C. 2980000 D. 2770000 参考答案:A 考题解析:本题考核第26章财务会计报告中的现金流量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2800000+前期销售商品本期收到的应收票据210000+前期销售商品本期收到的应收账款600000-本期销售本期退回商品支付的现金30000=3580000元。 58.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  )为基础。 A. 实地盘存制 B. 永续盘存制 C. 收付实现制 D. 权责发生制 参考答案:D 考题解析:考核第25章 会计概论。企业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59. 在计算速动比率时,要从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部分,再除以流动负债。这是因为(  )。 A. 存货的价值较大 B. 存货的质量不稳定 C. 存货的变现能力较差 D. 存货的将来销路不定 参考答案:C 考题解析:本题考核第27章财务报表分析。本章课后题第5题。见教材265页最下方。速动资产中扣除存货重要原因是存货变现能力较差。 60. 缔约过错责任的特点不包括(  ) A. 发生在协议成立后 B. 一方违背其依据老实信用标准所应负的义务 C. 缔约当事人必须有过错 D. 导致相对人信赖利益的损失 参考答案:A 考题解析:考核第28章 协议法律制度。类似本章课后题第3题。缔约过错责任的特点: (1)缔约过错责任发生在协议签订过程中;(2)一方违背其依据老实信用标准所应负的义务;(3)缔约当事人必须有过错;(4)导致相对人信赖利益的损失。 61.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要求,下列有关确保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社会团体不得为确保人 B. 确保人与债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签订确保协议 C. 当事人在确保协议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确保人负担确保责任的,为连带责任确保 D. 确保协议是一个从协议 参考答案:C 考题解析:考核第28章协议法。本章课后题第6题和第18题的综合考点。当事人在确保协议中约定,债务不能履行债务时,由确保人负担确保责任称为一般确保。因此C错误。 62. 由国务院确定的生产特殊产品的企业或者属于特定行业的企业,应当采取(  )形式。 A. 国有独资企业 B. 股份有限企业 C. 无限责任企业 D. 两合企业 参考答案:A 考题解析:本题考核第29章,单项选择。国有独资企业是有限责任企业的特殊形式,是指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置的有限责任企业。国务院确定的生产特殊产品的企业或者属于特定行业的企业,应当采取国有独资企业的形式。 63. 甲乙双方在协议中对协议履行的费用负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法律要求,应按(  )的措施处理。 A. 由享受权利一方负担 B. 由履行义务的一方负担 C. 由取得利益一方负担 D. 由双方平均负担 参考答案:B 考题解析:本题考核第28章协议法,见教材277页,04、单项选择。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64.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的要求,下列有关股份有限企业监事会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监事会应当包括股东代表 B. 监事会应当包括适当百分比的企业职工代表 C. 监事不能够提议召开暂时监事会会议 D. 监事会组员不得少于三人 参考答案:C 考题解析:考核第29章企业法。股份有限企业监事会组员不得少于3人。监事会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百分比的企业职工代表,其中职工代表的百分比不得低于1/3。监事会每6个月最少召开一次会议。监事能够提议召开暂时监事会会议。此题使用排除法是很好选择的。 65.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要求,证券企业经营(  )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000万元 A. 证券经纪 B. 证券自营 C. 证券资产管理 D. 证券承销于保荐 参考答案:A 考题解析:考核第30章证券法。 66.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要求,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证券票面总值超出人民币(  )元的,应当由承销团承销。 A. 500万 B. 1000万 C.5000万 D. 1亿 参考答案:C 考题解析:本题考核第30章证券法。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证券票面总值超出人民币5 000万元的,应当由承销团承销。证券的代销、包销期限最长不得超出90日。 67.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要求,知悉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不包括( )。 A. 发行人的董事 B. 持有企业3%股份的股东 C. 发行人控股的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 D. 保荐人 参考答案:B 考题解析:本题考核第30章证券法。我国《证券法》明确要求,下列人员为知悉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 ①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②持有企业5%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③发行人控股的企业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④因为所任企业职务能够获取企业有关内幕信息的人员; ⑤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以及因为法定职责对证券的发行、交易进行管理的其他人员;⑥保荐人、承销的证券企业、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⑦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要求的其他人员。 68. 在上市企业收购中,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上市企业的股票,在收购行为完成后的(  )内不得转让。 A. 3个月 B. 6个月 C. 12个月 D. 2年 参考答案:C 考题解析:本章考核第30章证券法。在上市企业收购中,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的上市企业的股票,在收购行为完成后的12个月内不得转让。 69.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要求,商标使用许可协议应当(  )。 A. 报商标局立案 B. 经商标局核准 C. 经商标权人所在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 D. 经商标评审委员会核准 参考答案:A 考题解析:本题考核第31章工业产权法。单项选择。商标注册人能够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协议,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被许可人享受该注册商标的使用权。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必须在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明被许可人的名称和商品产地,商标使用许可协议应当报商标局立案。 70. 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备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措施、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是(  )。 A. 商品商标 B. 服务商标 C. 集体商标 D. 证明商标 参考答案:D 考题解析:本题考核第31章工业产权法。证明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备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措施、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 二、多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每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最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先项得0.5分) 71. 产权的基本特性有( )。 A. 独立性 B. 排他性 C. 流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经济类职称考试评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