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陵川县潞城中学
年级:七年级 科目:数学 教师:王瀛
教学内容:4.6.2 角的比较和计算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和角的平分线的定义,能正确计算角度的加减,并可以利用尺规正确画出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知识的过程发展学生勇于实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
2.重、难点
(1)重点:比较角的大小,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利用尺规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2)难点: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一、复习回顾
1.角的定义
(1)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2)角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
2.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
(1)叠合法 (2)度量法
二、设问导读
阅读教材第149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问:那你能根据已有的经验比较这三个角的大小吗?
(让学生通过思考、合作、交流得出方法。)
B
O
A
E
F
D
G
H
C
2、问题
(1)在放大镜下一个角会变大吗?
(2)角的大小和边的长度有关系吗?
(3)思考: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3、一副三角尺上的角都是常见的角(30°、45°、60°、90°)
问题,用一副三角尺还可以画出那些特殊的角?
4、尺规作图:做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课本150页做一做 按步骤用圆规和直尺画一个角等于∠AOB
O
B
A
5、角平分线的定义:
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A
三、巩固练习
1、角的运算
C
∠AOC+ ∠COB=
∠AOB- =∠COB
O
B
∠AOB- =∠AOC
2、练习:计算角的和差
①若∠1=60°,∠2=34°17′, 求∠1-∠2=?
②∠1=34°34′,∠2=21°51′, 求∠1+∠2=?
3、角平分线的运用
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 ∠COD=31°28′,求∠AOD的度数?
C
A
D
B
O
四、课堂小结
四、课堂小结
小结主要由学生完成,教师作出适当的补充.最后总结出角的两种比较方法(测量法,叠合法),估测某些角之间的等量关系,掌握用数学符号语言叙述角的大小关系.
五、 布置作业
(1)完成150页做一做 (2)完成151的练习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