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课时作业(30分钟)
【自主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池沼( ) 嶙峋( ) 着眼( ) 琢磨( )
丘壑( ) 镂空( )轩榭( ) 斟酌( )对称( )阑干(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败笔 蔓延 玲珑 盘屈嶙峋 B.堆叠 闲适 映衬 自出心材
C.明艳 阅历 彩绘 因地治宜 D.鉴赏 工细 雷同 俯仰生姿
3.关联词语填空恰当的是( )
( )说早期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 )近10多年来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导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这不是某个国家能够独立解决的,( )国际间的协调和联合,( )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A.尽管 但是 只要 就 B.尽管 那么 只有 才
C.如果 那么 只有 才 D.如果 但是 只要 就
4.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是( )
(1)湿沙层的水分足够( )固定沙丘的植物的需要。
(2)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 )有充足的水分。
(3)那么低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 )。
A.供给 必需 预告 B.供应 必须 预告 C.供应 必须 预兆 D.供给 必需 预兆
5.解释加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
(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败笔——
(3)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寂寞——
(4)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胸中有丘壑——
思考:
6、苏州园林总的特点是什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7、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为什么采用这样的顺序分项说明?
8、文中很多地方提到了图画之类的词,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并思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9、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