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相中心校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北相中心校 2015/12/23
根据《运城市盐湖区教育科技局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拟在全中心校师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通过开展活动, 提高师生民族团结意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
一、 指导思想
以《中共运城市盐湖区委办公室运城市盐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及重要举措分工方案的意见》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弘扬民族精神活动”为载体,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用生动的事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大力唱响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确保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落到实处。
二、健全领导
组 长:杨运来(中心校校长)
副组长:陈高平
成 员:陆志刚 解金增 相为鑫 李敏 相永福
三、组织实施
(一)、通过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宣传栏、征文演讲、校园广播、校刊校报、校园网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增强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向全校师生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严防宗教刊物、宗教宣传品及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思潮流入学校。
(二)、在教师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1.提高认识:利用全体教职工大会集体学习,向全体教师传达《运城市盐湖区教育科技局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的通知》的精神,了解掌握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提高对开展此项工作意义的认识。
2.学习、掌握相关业务知识:
(1)组织相关学科老师,学习有关民族团结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学习原则,丰富相关业务知识,使之具备课堂教学能力,并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机渗透。
(2)组织教导处认真学习文件,领会活动精神,在学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三)、在学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1.在学生中开展国情教育: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以及增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开展国情讲座。
2.扩宽课堂教育渠道:结合思品、科学、语文、艺术等学科课程,强化民族常识教育。每学年8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具体安排为:一、二年级在《品德与生活》安排4课时,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中各安排2课时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三――六年级在《品德与社会》中各安排4课时,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中各安排2课时,进行中华民族大家庭教育。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地域分布特点;各民族在文化艺术、发展等方面的特色和成就;各民族对祖国大家庭的发展所作的贡献,增进各族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识。让民族教育走进课堂。
3.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
(1)举办经典诗文朗诵会。
(2)“我与我的祖国”读书教育活动。
(3)举办“我的祖国”征文竞赛。
(4)开展“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
(5)民族教育主题的升旗仪式(祖国是个大家庭,56个民族一家亲,校长作专题讲话)。
通过活动使全体师生对我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有初步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为在社会交往中,正确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打下较好的思想基础,具备正确对待和处理涉及民族、宗教问题的基本素质,提高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性,增进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观意识的形成。
少数民族学生情况登记表
北相中心校学校(盖章)
序号
年级
姓名
民族
性别
年龄
1
二年级
妥建成
回族
男
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