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人教版四年级第一单元 桂林山水
作者及工作单位
徐丽平 广宗县件只中心小学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读促悟,以读促学。
☆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是长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课文按总——分——总的构段方式进行布局。先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然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点。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全文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是本单元重点训练用段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好例子。语言优美流畅,描述生动逼真,其中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是学生学习习作的典范。
☆学情分析
处于这个学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赏、无瑕、扩散、攀登、泰山”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1、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三,赏析课文,体会山水特点,
四,
指导书写生字
五,布置作业
欣赏学生收集图片做相关点评。
指名读喜欢段落,课件出示问题,答案。对生回答做点评。指导生字。
讲解山水特点,体会。体会感情,出示好句子。做点评。
1、 强调比较 难写的字。 2、规范书写姿势
布置作业
展示资源
读段落比赛,评价好句子并做点评,读生字,说应注意之处。
读好句子,说好处,体会对比写作方法。
书写练习
增加认识,扩展知识面。培养查阅动手能力。
整体感知,,体会头尾呼应,自主学会生字词。
理解山水特点,培养热爱祖国山河感情,学习表达方法。培养合作意识。
1、课堂巩固知 识点。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巩固所学
☆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甲天下
水—— 静、清、绿 舟行碧波上
山—— 奇、秀、险 人在画中游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教学反思
一、重视朗读。《桂林山水》这一课,用优美流畅的文字描绘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呢?首先我用图片和音像资料展现了桂林如诗如画的美景,激发了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喜爱,接着让学生找出描写桂林山水特点的句子,结合图片,说说对桂林山或水某一个特点的感受,以此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形成读的见解,并通过读表现出来,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在学生对朗读的评价中,教师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确定重点词句进行品析与体会,或结合语境理解,或积极启发想象,或对照图像认知,在读中感悟意思,用感悟促进朗读。
二、重视语言实践,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写作训练,给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 本课存在的不足是对学生课件设计的还不够精细,某些细节掌握还不是很精确,对此我将继续努力,进一步优化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逐步改进、提高自己的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