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六小学教育教学微型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书
课题编号
LXD/201303
课题名称
舞蹈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所在单位
神木第六小学
课题负责人
王凌宇
课题参研人
王凌宇
研
究
工
作
简
述
(不得少于800字,不够可续页)
1、准备阶段(2013年10月)
我2012年代的音乐课,课堂上发现学生舞蹈技能很差,学生对音乐课不够重视,学生误认为上音乐课就是玩耍课,音乐课堂舞蹈的教学更不要说了,是一片空白,经我调查大多数学生喜欢舞蹈,也很喜欢上音乐课,因此,我确定研究的课题《舞蹈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与研究》,对申报小课题项目作出研究设想,摸着石头过河,边学习边探讨,撰写开题报告。2013年9月初,完成小课题申请并填写《小课申请表》。
2013年10月初参加本校小课题开题报告填写指导。自己学习关于开题报告写法,以及整理课题素材、资料。
2013年10月上旬,聆听了县专家“小课题培训”指导后,对研究设想做了新的思考和调整。
于2013年10月12日,撰写好开题报告并上交校课题科研室。
2、开题起步阶段。(2013.11~2013.12.)
成立课题,进行理论学习,初步明确课题的理论支撑点,收集资料,确定详细的开题研究方案及研究目标、内容、重点。
3、实践研究阶段。(2013.12~2014.5)
(1)、学习关于舞蹈技能,找小学舞蹈素材,看课堂实录,学习课程标准,制订具体的研究计划,并具体实施研究。
(2)、多次上公开课、示范课,实验教师定期进行课题研讨交流。
(3)、将科研、教研、教师培训有机结合探索新的校本教研模式。
(5)、定期开展反思性学习,督促自我测试、自我检查。
(6)、及时收集、整理实验资料。
(7)、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调整和改进下阶段工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中期评估。
3、成果汇总阶段(2014-5~2014-7)
(1)、撰写课题研究性报告和结题报告。
(2)、整理教师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及等,整理学生问卷、成绩统计、相关评价等资料。
(3)、接受课题鉴定组终期评估鉴定。
(4)、做好资料整理,数据统计工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汇编优秀案例、优秀论文,收集获奖证书、课堂实录等。
课题研究
取得的
主要成果
(不得少于2000字,不够可续页)
我们顺利的完成了实验研究报告,提高了业务水平,发表了论文等; 设计出了符合课题的教学设计方案、课件课例等;学生舞蹈水平提高了,一年来的课内课外互动舞蹈展示活动,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素质的提高,推动了学校的各项工作,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育教学是需要不断学习和感悟的专业,而音乐对于社会具有审美功能,认识功能和娱乐功能,在班级里我们开展了舞蹈小组活动,在音乐课上先唱歌再跳舞,人人有上舞台机会,同时也为更好的记住歌词。
学生方面
、 1、培养了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现在的小学生见多识广,在教学中,首先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多种的学习方式,尽量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让学生去收集音乐课堂资料,参与活动教学,自主组织开展课堂小案例(表演舞蹈、指挥)的研究。这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的新型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2、培养了学生的群体精神及合作能力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有许多学习内容是合作性很强的。(如指挥教学)这就需要学生有很强的群体意识和细腻的感情,学生通过聆听、感受、体验、发现、创造、表现等多种方式来学习音乐,理解音乐。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编舞蹈的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学生自始至终都在一种宽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音乐,享受音乐,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学生的智慧和才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
3、学生音乐素养得到了提高,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
有了课堂的积淀,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得到提升,课题组成员培训的学生在市艺术节,市区的各大演出、比赛活动里频频亮相,屡次获奖。
4、通过实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引导了学生自主学习,
5、创建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是他们的知心朋友,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能体现出对学生的爱,增强了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意识。发挥学生自觉,积极、主动的主体作用。
5、学生由原来把音乐课当成玩耍课,现在特别喜爱上音乐课,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学歌的能力提高了,欣赏能力、感受能力、创编舞蹈能力提高了,小组合作意识更浓了,
教师方面
1、教育观念得到转变
全体音乐组教师在实验中边学习边思考,理论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了现代化教育实验的理论知识,吸取了一批最新的教育成果,把握了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实验的基本框架,转变了教育观念。
2、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课题研究提升了我的课题研究意识,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有一篇教学论文在国家级获奖或发表。
3、教学方法得到改变
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平等对话,处处洋溢着新模式活力的气息,灵动的课堂,给学生以美的熏陶。音乐与舞蹈结合,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创编舞蹈的能力,我上公开课《十二生肖》、《打花巴掌》等获得了同行的一致好评和有关领导充分肯定。校级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校与校之间的课程交流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一些高效的模块式的课堂训练及拓展,让我们的音乐课堂变得更丰富起来,让音乐课变得更具有音乐性和趣味合作性,舍弃了一些课堂上的“严肃、死板”,舞蹈为音乐课增添了生机,多了一份童真和欢乐。
4、评价学生眼光的转变
在传统评价学生的模式里,我们往往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瞬间表现及当时的艺术表演能力。这样就存在评价不公及无延续性,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常常得到老师的青睐,而处于中间段无特长的学生常常会被老师“间接性的遗忘”。在新评价模式里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成长、具有时间的延续性和实效性,更能全面的评价学生的素养提升。在音乐课堂每位学生的律动、舞蹈创编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学校评
价意见
该课题研究完成了预定的研究目标,在校同类课题研究中居于领先水平,我校课题组一致同意,通过对该课题的鉴定。
(盖章)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