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思品(上)第三单元导学案11.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301248 上传时间:2025-03-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思品(上)第三单元导学案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年级思品(上)第三单元导学案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相处之道 第一节 亲子之间 正视亲子矛盾 主备人:邓柳婕 参备人:赖道鹏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知道亲子之间矛盾产生的危害,能正视亲子矛盾。 2.了解亲子之间也有矛盾及矛盾产生的原因。 重点、难点 :亲子之间矛盾产生的原因、危害。 【课堂预习】 1、 为什么父母与子女之间会有矛盾? 2、 从子女的角度来看,亲子间矛盾的产生有哪些原因? 3、 从父母的角度来看,亲子间矛盾的产生有哪些原因? 4、 亲子之间矛盾有什么危害?(为什么要正视亲子之间的矛盾?) 【合作探究】 1、 (1)上述漫画反映出一种什么现象? (2)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过去常被人视为最亲密的亲子关系·正出现让人震惊的裂痕北京某区近期针对3000名高中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抽查显示,目前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让人担忧:只有不到5%的孩子表示喜欢自己的父母,近七成中学生表示“反感自己的父母”或“极度反感自己的父母: (1)中学生表示“反感自己的父母“或”极度反感自己的父母“会有什么危害? (2)我们应如何对待亲子矛盾? 【课堂小结】今天我学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巩固】 1、有人说:“世上有种结,叫心结,难以解开;世上有扇门,叫心扉,难以敞开;世上有条沟,叫代沟,难以逾越。”形成代沟的原因是( ) A.生活时间的长短不同 B.父母不理解子女的需要 C.完全是由社会造成的 D.生活背景不同,年龄特征有差异 2、亲子之间矛盾或隔阂的出现即会使子女在成长的道路上平添了许多烦恼,也会使父母忧心忡忡,从而影响家庭的团结和睦。因此我们要( ) A.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B.正视亲子间矛盾,实现亲子间的和谐 C.尊重父母,父母说什么就干什么 D.不能听父母的 3、亲子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亲子之间也会产生矛盾是因为 A.生活背景、年龄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 B.父母子女之间在一些问题上无法沟通 C.中学生学业繁重,自我独立意识减弱 D.中学生随着生活的扩展逐渐走向成熟 4、《山东教育报》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和同学老师关系相处不错,在家里和父母却“话不投机半句多“。对父母的言行看不惯,对父母的管教也听不进去,甚至和父母顶撞。 (1)材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2)这些矛盾的存在,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相处之道 第一节 亲子之间 实现亲子和谐 孝敬父母 主备人:邓柳婕 参备人:赖道鹏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解决与父母的矛盾,转化为积极的孝顺父母的行动; 2、知道孝敬父母的原因, 孝敬父母的方法 【课堂预习】 1、 怎样化解亲子矛盾,实现亲子和谐? 2、 我们应怎样理解自己的父母? 3、 如何向父母表达自己的见解?(我们在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应注意些什么?) 4、 在与自己的父母相处时,如果存在不同意见,我们应怎样学会让步和道歉? 5、 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6、我们可以怎样孝敬父母? 【合作探究】 1、小明小学毕业后,父母为择校争得不可开交,父亲说:“我们只有一个孩子,应该好好培养,把他送到质量好的重点中学去就读。”母亲说:“你自己又没有什么能力,现在又待岗在家,你拿什么去送他读书?”两个人整日为此事争吵不休,小明很烦恼,生气地说:“你们好聚好散,离婚算了,我书也不读。” (1)请你评价小明的父母和小明的观点 (2)假如你是小明,你在这场冲突中,应该怎么做? 2、想一想 P45王君的做法对吗?如果你是王君,你会怎么办? 3、周爽1岁时,他的父母离异。10年后。当得知在北京打拼的妈妈患上了急性白血病,他毅然办了休学,和姥姥一起来到北京照顾住院的妈妈。为了挽救妈妈的生命,周爽缠着医生说:“我爱妈妈,她给了我生命,没有妈哪有的我啊!”2010年2月24日,周爽成功地为妈妈捐献了骨髓血和造血干细胞。年仅12岁的周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真谛。 (1)“我爱妈妈,她给了我生命,没有妈哪有我啊!”这句话让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2)请为你的同龄人提供几种感恩父母的好办法? 【练习巩固】 1、孝敬父母是全人类共同崇尚的美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 ) ① 理解父母的辛苦 ②关心父母的健康 ③ 向父母提出过分要求 ④ 听取父母的教诲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下列诗句中,反映子女对父母感激之情的是( )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杨阳是家里的“小太阳”,爸爸妈妈都围着他一个人转。只要是他喜欢的东西,不管有没有用、价钱高低,都非买不可,不然他就会大吵大闹。杨阳的行为( ) A 无可厚非,毕竟他是父母最疼爱的孩子 B是不可取的,是不孝敬父母的表现 C 虽然不妥当,但是可以理解 D有助于营造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应予以提倡 4、与父母沟通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下列属于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法的有( ) ① 经常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让父母了解自己的思想动态 ② 主动帮父母做家务,替父母分担忧愁 ③ 当自己做了错事时,主动认错,求得父母的谅解 ④ 尽量避免与父母交谈,以免发生冲突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3、父母子女之间产生矛盾在所难免,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处理矛盾,形成良好的父母子女关系,以保持家庭和睦。我们处理矛盾的方法主要有( ) ① 充分理解父母的用心 ② 学会向父母表达 ③ 尽可能以自我为主,适当听从家长的意见 ④ 学会必要的让步和道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4、法国大作家福楼拜说:“语言就是一架展延机,永远拉长感情。”因此,在与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应该( ) ① 学会必要的让步和道歉 ②学会接受、欣赏,肯定父母的观点 ③ 这种行为是软弱和迁就 ④这种行为不利于增进家庭和睦 A 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③④ 5、理解父母的用心,我们应该( ) ① 理解父母的期望 ②理解父母的关爱 ③ 理解父母承受的压力 ④尊重父母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沟通是架起父母与子女亲情融洽的桥梁。鉴于此,某校七年级(1)班的学生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中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情况,在班主任老师的倡议下,开展了一次调查活动,对本校的300多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有近七成的学生不愿与父母交流,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的想法、意见,双方产生了矛盾。 (1)根据材料,你发现目前中学生存着什么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中学生做到与父母色良好沟通有何现实意义?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相处之道 第二节 师生之间1(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师生间可能产生矛盾的原因及了解教师工作的的特点。 2、能力目标: 能正确对待师生间矛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理智对待师生间可能产生的矛盾。 【课堂导学】 (一)导入 在金色的九月有一个关于老师重要的节日是什么?你们都有哪些活动?这些活动说明了什么? (二)情境探究: 看课本P48王小明的事例。 思考:1、你认为导致目前这个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2、探究生活中师生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情境探究1: P48进初中约半学期来“我”似乎没有小学时的辉煌,也得不到老师的“宠爱”。 探讨:你认为老师对“我”偏心吗?出现这种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情境探究2: 表演:班主任课上邻座传我纸条,我劝说别传,却被老师批评了…… 探讨:猜猜“我”会怎样?谈谈对老师批评的看法。 情境探究3: 给老师的一封信:我恨老师,想跟他当场开火,又觉有失班干部身份,但不说明真相,也许老师永远不会知道他错怪我了。于是我选择了给老师写封信,告诉他真相,并把“我”心中的困惑一并诉说。 探讨:“我”用这种方式与老师沟通好吗?假如是你,你会采取什么方法? 情境探究4: 表演:老师读罢信,恍然大悟,责怪自己对学生关心不够,工作不细致周到。于是在课堂上,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我”道歉,同时,表扬了“我”曾为班级所做的事及“我”在“课堂风波”中对老师的宽容,“我”因此更努力了,各方面也有了较大的进步。 探讨:1)请谈谈对老师表扬的看法;2)、你有过被表扬的体会吗?它对你的触动是什么? (三)课堂延伸:当堂回答——你喜欢怎样的老师? (四)心灵之音:现在,你最想对老师说一句什么? 【训练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1.除了父母,老师就是与我们打交道最多的人了,师生之间既是教与学的关系,也是朋友关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让我们的学习生活充满欢乐,对于师生之间关系的看法,正确的是( ) ① 由于角色,地位不同,师生之间也会产生矛盾 ② 由于看问题的立场和视角不同,师生之间也会产生分歧 ③ 老师什么都懂,又关爱学生,师生之间不会有矛盾 ④ 老师的心像天平,对任何同学都会同仁,不会有偏心的思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现代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是( ) A.尊重老师 B.尊重长辈 C.尊重他人 D.爱护学生 3.进入初中后,李强数学成绩越来越好,语文成绩却直线下降。问他原因他说数学老师讲得很有意思,而语文老师上课方式他不太喜欢,上课不想听,为使李强正确对待学习,我们可以对他说( ) A 让数学老师继续保持,让语文老师改变教学方法 B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 C 喜欢数学应认真听课,语文可靠自学 D 尽快了解适应老师讲课的特点 4.产生师生之间隔阂的原因( ) ① 看问题的立场和视角的分歧 ②希望得到老师的夸奖而不愿意受到批评 ③ 师生关系融洽 ④尊重老师 A ①②③ B①② C ①④ D①③④ 二、实践与探究 在学校里,学生与老师朝夕相处,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矛盾和误会,出现分歧。为此,在一些学生的眼里,老师是偏心、独裁、不友好、不和蔼、不关心学生的。这时,特别需要我们认真处理好师生关系,才能“化干戈为玉帛”,否则就会影响学习和生活,甚至严重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1)你在现实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请列举一例。 (2)请采访你的一位老师,了解他(她)对自己所教学科的认识是怎样的,对班级的评价和期望如何。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 师生之间2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在了解师生间可能产生矛盾的原因及了解教师工作的的特点基础上,认识到和谐的师生关系对适应初中学习的重要性,主动与老师沟通,营造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与老师沟通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和谐的师生关系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关心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情感。 【课堂导学】 合作交流案(先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解决,然后进行展示) 1、为什么要学会与老师沟通? 2、中学生怎样学会与此同时老师沟通? 3、阅读教材P49唐伯虎的故事,回答“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4、想一想,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关心?   5、为了感谢老师,请你用最美的语言,请给老师写一句祝福的话。 【拓展训练】(单独完成,比比谁做得最好。) 1.萌萌升入初中后,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有许多困惑,但她不敢对老师说。对此,萌萌的正确做法是( ) A.主动与老师交流,尽快得到老师的帮助 B.继续对老师敬而远之 C.采取消极态度与老师对抗 D.背后议论老师 2、班里要举行一次“师生心连心”班会,你同意下列哪种做法? A.老师讲的内容我们只管认真听就是了 B.如果需要发言,有班干部发言就是了 C.师生畅所欲言,尽情地表达自己对班集体建设的看法 D.多虚心听别人的,不轻易说出自己的观点 3、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对于老师的错误,我们应该( ) ①理解老师也是人,犯错误不可避免。②用适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③不分时间、地点和场合,指出老师的错误之处,让老师让步④顾全老师的面子,决不可指出老师的错误之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小刚在数学考试时,圆珠笔没水了,他向邻座的同学借笔,老师看见了,批评他作弊,他很气愤。这时,他应该( ) A.和老师争吵,说他冤枉好人,没资格当老师。B.把试卷撕掉,冲出教室去找校长说理。 C.回家告诉家长,状告该老师,然后转学。D.先心平气和的和老师说明情况,下课后再找老师沟通。 5、我校推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种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正在形成。这种师生关系是建立在( ) A.学校良好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 B.教室地位不断提高的基础上 C.民主平等的基础上。 D.一切以学生为核心的基础上 6、小雷是班里的“小红人”,他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兴趣广泛,特长也很多,和老师相处得也很融洽。他认为和老师要无话不谈,于是对一些年轻的老师便表现得很随便,还经常在背后直呼老师姓名。 (1)你认为小雷的想法和做法对吗?为什么?   (2)你认为中学生应该如何与老师相处?(至少要四个方面)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节 生活需要友谊、寻找好朋友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与朋友交往的感受;树立正确的友情观,学会主动交友。 2、能力目标:区分“损友”和“益友”,学会辨别和分析交友方面的一些错误认识和做法,有选择地交朋友。 3、知识目标:体会真挚的友情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明确什么是真正的友情。 【课堂导学】 合作学习,解读探究 1、 ⑴有位自杀身亡的年轻人在遗书中写道:“我感到人情冷漠,特别孤独。如果此时有人哪怕跟我说上一句话,我也不会自寻短见。可是,我与人没有交往,没有朋友,没有知己,无奈,我只好诀别人间。 ⑵阅读教材P53“王兵的进步”。 分组讨论: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结合课本说说生活为什么需要友谊? 友谊在生活中的作用有哪些(或者友情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2、一份有关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调查:因为交友不慎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男生占83%,女生占73%。 思考: 这则材料告诉我们什么? 3、解读友情、寻找朋友 (1)说说你对朋友是怎么样理解的?做课本54页的(让学生发表自已个人对朋友的理解)  朋友是—————————————————的人  朋友是—————————————————的人  朋友是—————————————————的人 朋友是—————————————————的人 3、学生看课本P54孔子的择友。思考:孔子的择友原则是什么?具体含义是什么? 4、材料:小明放学后,被两个坏学生拦住抢钱,高个子青年解围。小明感激不尽,视其为恩人,并交为朋友。平时和男青年吃喝玩乐,还学会了抽烟、喝酒。小明受到了欺负,都让青年帮助他打架。有一天,青年偷了一台照相机,让小明帮助藏起来,小明帮助藏了起来。案发后,两人均被警察抓走。  请你分析:(1)他们是真正的朋友吗?哥们义气有什么危害? (2)这个故事说明在交友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学知明理,感悟生活 辩论题:既然损友对我们的危害很大,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那些平时比较调皮、成绩又不好的同学呢?对此,同学们有两种意见。 甲方:不能结交 乙方:可以结交 你的观点和理由是…… 5、说一说:你身边是否有需要你的朋友? 6、能把你们那浓浓的友爱用一幅画、一首诗、一首歌表达出来吗?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西塞罗说:“所谓友谊这种东西存在于一切人的生活中,假如一个人失去了友谊,那他可能无法生存在这个世界上。”这说明 ( ) A、友谊是人们渴望的一种心理需要 B、一个人的生存是靠友谊来维系的 C、友谊需要彼此宽容来维护 D、友谊的建立是人们之间相互选择的结果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我们在交友时应该 ( ) A、不管什么人都可以交 B、凡是能帮助我们的就交 C、要慎交朋友,善交益友 D、只要志趣相投就可以交 3、“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这里的好朋友应该是 ( ) ①能相互关爱的朋友 ② 能彼此宽容的朋友 ③帮助自己上进的朋友 ④对自己有利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句话说明 ( ) A、一个人独自学习没有意义 B、任何人都不能独自学习 C、友谊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重要意义 D、孤陋寡闻的人是没有朋友的 二、问答题 有位哲人这样评价友谊的重要性:“得不到友情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人们赞美友谊,寻求友谊,向往建立真挚的友谊。因为,友谊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生活的必需。 (1)为什么说“友谊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生活的必需”? (2)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真挚的友谊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节 友谊长存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明确怎样保存友谊。 2、能力目标:学会怎样保存友谊。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友情观,学会珍惜友谊。 【课堂导学】 你知道吗?虽然你可能认为你们的友情是真正的友情,是世间最真挚、最美好的友情,但如果不好好地把握,你的朋友也会弃你而去,那么,和朋友应如何交往呢? 案例:请大家阅读课本第56页,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1)王玲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如果他们一直这样下去,他们之间的友谊会怎样? (3)让我们帮他俩想一个解开疙瘩的办法。 (4)通过此则案例和亲身经历,你认为和朋友应怎样交往呢? 学知明理,感悟生活: 1、写优点单赠送给同桌,观察同桌的反应,体会学会赞扬的快乐。 2、本节课你最想说什么?或者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能不能再把你的感悟汇成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 【自我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鲁迅说过:“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对这句名言的正确理解是 ( ) A、交友要以自我为中心 B、朋友之间要真诚相待,互相尊重 C、为讨好朋友可以说假话 D、应主动关心、帮助朋友 2、马克.吐温说:“凭一句赞扬的话,我可以活上两个月。”这说明 ( ) A、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尽己所能赞扬别人 B、赞扬他人可以延长他人的生命 C、真诚的赞扬可以给人力量、信心和勇气 D、马克.吐温太需要别人的赞扬了 3、以宽容维护友谊,友谊就不会被“窒息”,对朋友的宽容表现在 ( ) ①对朋友的不同意见持宽容态度 ②不与朋友在是非原则问题上争高低 ③ 能容纳朋友的长处和短处 ④不因朋友的成功而心生嫉妒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相信别人是真诚的而不是故意的。即使事实并非如此,也有助于缓和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这句话告诉我们 ( ) A、尊重增进友谊 B、交流创造友谊 C、关爱传递友谊 D、宽容维护友谊 5、“送人玫瑰之手,历久犹有余香。”这说明 ( ) A、友谊需要以关爱来传递 B、友谊需要我们赠送玫瑰花给朋友 C、友谊要求我们要从朋友那里得到好处 D、友谊需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朋友 二、简答题: 6、“千里难寻是朋友”,而要保持这种友谊更难。你认为怎样使友谊之树长青? 三、分析说明题: 7、娜娜和婷婷是一对好朋友。一天放学后,班上的女孩子在一起聊天,娜娜以婷婷个子矮又长得胖开玩笑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使得婷婷很尴尬也很伤心。但婷婷并没有当着众多同学的面指责娜娜,而是用写信的方式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了娜娜,并在信中明确表示“我们还是好朋友。” (1)你认为娜娜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婷婷的做法值得肯定吗?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