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五课第一框世界文化之旅
课题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五课第一框世界文化之旅
作者及工作单位
教材分析
八年级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框“世界文化之旅”,主要讲述了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文化差异,以及面对文化差异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教材首先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节日、标志和代表人物入手,让学生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然后介绍文化的差异,文化没有优劣之别,教育学生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也要学会欣赏和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使世界文化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学情分析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涉世未深的学生难免产生困惑的现实,我们有必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辩识各种文化现象,使他们知道要一分为二、用辨证的眼光看待问题。针对学生在对外交往中存在的沟通障碍问题,给予恰当的引导,才能使其成为具有历史眼光、时代眼光、世界眼光的新一代中学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在面对文化差异时应持有的正确态度和应对方法。
2.能力目标
逐步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同时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能够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难点: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奏响和谐的乐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二、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
三、活动一:节日之旅
活动二:环球之旅
活动三:特殊之旅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训练
播放歌曲《我和你》。提问:这首歌告诉我们什么?
教师巡视、督查、适当指导自学有困难的学生。
问:你知道哪些中外节日,能说出这些节日的来历吗?
引导学生思考:世界节日文化有什么特点?(多样性和丰富性)
教师归纳: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就是从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中表现出来。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巴西、日本、埃及、法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韩国、瑞士、荷兰走一走。
(幻灯片展示各国代表性文化)
1、 播放视频《黄土坡》片断,请大家想想小品中的哪个情节最能反映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说明什么?
2、[探究活动] 我们能把千差万别的文化都统一起来,推行一种文化标准吗?
3、[探究活动]面对文化差异,你会采取什么态度,排斥还是沟通?
通过学习,你认为自己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针对本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搞清楚,或者你又发现了什么新的问题?
1、 巩固记忆知识点
2、 填写练习册
学生回答,明确世界是一个地球村
阅读教材P56-60,思考下列问题:
1、怎样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有人说“全球化就是标准化,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3、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有哪些?
1、中国节日:全班分为3个小组,每组负责探究两种节日的来历、习俗和传统食品。
2、外国传统节日知多少?图片展示圣诞节和万圣节、情人节、愚人节,说出这些节日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1、学生说出这些标志性的东西叫什么?是属于哪个国家的?2、问:你还能联想到哪些具有国家代表性的东西?3.(说一说)每组各选一个国家,推荐本国的文化代表人物,并说说入选理由。
A、 语言存在差别,不分优劣;B、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
学生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举手回答,最后在书上把答案勾画住。
学生看书回答,说出答案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归纳。
学生独立完成
以歌曲导入,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思维。
让学生通过自学,初步了解本课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既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又让学生感受到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感受其它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以领略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引导学生去发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让学生加深对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理解。
引导学生感受文化的差异以及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文化的相互融合。
让学生在思索中学会归纳,激发学生情感的提升。
作出正确选择,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梳理知识,深化认识
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1、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
世界 丰富多彩的文化 2、有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
文化 1、文化存在差异,不分优劣
之旅 和谐的文化乐章 2、不同文化背景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方式
3、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全班学生按座位分成三大组,以小组为单位,每一个学习内容结束后,老师会对各组的学习情况进行打分,在黑板上画出给分的小红花,等所有内容学完后,老师点评,评出优胜小组。
2、小组互相点评
教学反思
优点:1.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设计思路优化、合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2.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点拨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提高学生的能力。
3.教学素材的选择,能够遵从学生的口味,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
不足:个别学生只顾着热闹的欣赏,而忽略了知识点的归纳,导致存在一节课内容学完了,而个别学生不知道到底有什么知识点的现象存在。另外时间把握上也不够完美,前松后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