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春舞曲授课老师:刘傲芸【 课 型 】:综合课【教学内容】:青春舞曲【教学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在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把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体验美,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会创造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养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在青春舞曲一课的教学中,主要是感受、体验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合作,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表现歌曲的多形式创作练习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教材分析】: 青春舞曲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四单元的教
2、学内容,是由王洛宾根据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整理编创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是d小调、4/4拍、单乐段的歌曲,短小精练,一气呵成,全曲采用了“鱼咬尾”的创作方法。歌曲的旋律优美流畅,节奏鲜明生动,具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和模拟手鼓演奏的风格。它的歌词既通俗易懂又富有哲理,真挚地告诫年轻人:要珍惜青春,不虚度年华。【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圆润的声音、活泼而富有朝气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 2.过程与方法: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简单的节奏创编能力,从中体验到新疆音乐歌舞性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演唱、演奏、肢体语言、编创等活动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增进学生对我国民
3、族音乐的喜爱之情,并从中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启发学生要珍惜大好时光,努力学习。【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歌曲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难点:能准确掌握基本节奏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节奏的创编。【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多种打击乐器【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二、走进新疆 三、讲授新课多方实践学习歌曲 四、拓展体验 抢答猜谜语1.一群滚圆小胖胖,细皮白纱真健康,白沙滩上打个滚,清水池中走一趟。(元宵) 2.头上开花,腰间结籽,裹着外衣,露出胡须。(玉米)3.燕尾服身上穿,走路晃悠不雅观,翅膀小小飞不高,喜欢钻进水泡泡。(企鹅)4.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守着火炉
4、吃西瓜”这个谜语进行导入,引出新疆。问答去旅行 用去新疆旅行的方式展示新疆的美食、美景、服饰,物产,风土人情等图片。问答听一听1:有谁知道我们刚刚听到的音乐是哪个民族的什么歌曲呢? 歌曲:维吾尔族的青春舞曲2.它的节奏、旋律、音乐情绪各有什么特点?节奏鲜明、速度较快,旋律热烈、欢畅,具有舞蹈性,充满青春活力的等等。1、演情景剧 清晨,你的闹钟响了,慢慢地睁开你的眼睛,先伸一个懒腰,感觉自己有点困,于是打了一个哈欠,起床了去洗漱,洗完脸对着镜子给自己一个微笑,然后妈妈做了美味的早餐,非常香,你走到厨房闻一闻,一看表,糟了,要迟到了,赶快跑起来(原地小跑),终于到了学校,大喘气,由于跑的太快了,还
5、咳嗽了起来. 1.打哈欠 放松口腔2.对着镜子微笑 提起笑肌 学会微笑着唱歌3.闻早餐 吸气4.跑步 放松全身5.大喘气 吐气6.咳嗽 找准横膈膜的位置2、学唱歌曲: 朗读歌词学唱旋律用“la”模唱演唱歌曲作曲家王洛宾3、 介绍作曲家王洛宾 王洛宾(1913-1996),中国20世纪最具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有“西部歌王”之称。他为了民族音乐,一生都扎根在新疆。他的作品大都吸收了新疆民族音乐的素材,一生创作歌剧七部,搜集、整理、创作歌曲1000余首,出版歌曲集六册。他对西部音乐的整理、传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他改编、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在银色的月光下
6、等西部民歌,在国内广为流传,已成为中华音乐宝库中的经典之作。动脑编节奏4、节奏创编:X X X | X X | X X | X |亲 爱 的 同 学 大 家 好XX XX | XX XX | X X X | X你说 我说 他说谁说 我 就 不 说|. .小组讨论、创编、展示。动手打节奏5、 加入铃鼓、沙锤、碰铃、三角铁、响板、木鱼、梆子、五音排鼓等打击乐器来为歌曲伴奏。民歌传承6、 欣赏玖月奇迹的青春舞曲民歌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不少经典的作品被保留下来,改编经典已经成为民歌传承的主要方法。民歌在不同时期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人民的喜欢和传唱,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传统民歌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
7、许多经过改编的传统民歌由此而重新焕发生,命活力,也使这些民歌各具特色,融入了不同的音乐元素,多变的风格,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眼前。“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王洛宾:半个月亮爬上来 掀起你的盖头来 用一组猜谜语的抢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引出新疆。 音画结合,感受新疆民歌的风格,进一步了解新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接下来的歌曲学唱做铺垫。 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会吸气吐气、笑着唱歌、并找准横膈膜的位置,为演唱歌曲时气息、表情、歌唱位置的准确做好准备。 朗读歌词是为了让学生发音咬字吐字更准确。 模唱歌曲,能掌握歌曲的情绪特点,为节奏的创编做铺垫。 “西部歌曲之王”,中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 。 通过为歌曲创编的形式,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自主创新及合作的能力。 加深对歌曲的印象,使课堂更加丰富。 让学生欣赏经过改编、二度创作的作品,体验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要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喜欢民歌并传承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