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物理新课标版人教版选修3-1优秀教案: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294911 上传时间:2025-03-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新课标版人教版选修3-1优秀教案: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新课标版人教版选修3-1优秀教案: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 2.掌握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3.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 4.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5.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 (二)过程与方法 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通过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阻值的计算,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立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教学难点      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原理,并会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 教学方法      自学指导、讲授法 教学用具      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一)引入新课 教师: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有关串联和并联的知识,这节课我们要深入研究串、并联电路中各部分的电流、电压及电阻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教师:(投影)教材图2.4-1和图2.4-2(如图所示) 图2.4-1 串联电路       图2.4-2 并联电路 引导学生推导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学生阅读教材,进行推导: (1)在恒定电流的电路中各处电荷的分布是稳定的,因此,在相等时间内,通过串联电路各部分的电荷量必须相等,故有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即I0=I1=I2=I3。 (2)在并联电路中,要保持电路各处电荷量分布稳定不变,相同时间内流过干路0点的电荷量必须等于各支路1、2、3各点的电荷量之和。因此,串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0=I1+I2+I3。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 教师:在图2.41中,用φ0、φ1、φ2、φ3分别表示电路中0、1、2、3各点的电势,用U01、U12、U23、U03分别表示0与1、1与2、2与3、0与3的电势差。引导学生推导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学生阅读教材,进行推导: (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即 U01+U12+U23=U03 (2)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用U1、U2、U3代表图2.4-2中三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即 U1=U2=U3=U 3.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教师活动:(投影)教材图2.4-3和图2.4-4(如图所示) 图2.4-3 电阻串联后作为一个整体,它相当于一个电阻 图2.4-4 电阻并联后作为一个整体,它相当于一个电阻 引导学生推导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 学生阅读教材,进行推导: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即 R=R1+R2 对于多个电阻的串联 R=R1+R2+……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即 =+ 对于多个电阻的串联 =++…… 思考与讨论:(1)n个相同的电阻R0并联,总电阻等于多少? (2)若干不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与其中最小的电阻的大小关系如何? 4.电压表和电流表 教师:请问:利用表头能够测量的最大电流和最大电压分别是多大? 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 (投影)利用多媒体介绍表头的满偏电流Ig、内阻Rg和满偏电压Ug。 (1)满偏电流Ig 表头的线圈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很小,一般不超过几十微安到几毫安,这个电流值叫表头的满偏电流,用Ig表示。 满偏电流Ig:表头指针偏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 [说明]如果通过表头的电流超过满偏电流Ig,不但指针指不出示数,表头还可能被烧坏。 (2)表头的内阻Rg 表头的线圈电阻一般为几欧到几百欧,这个电阻值叫做表头的内阻,用Rg表示。 内阻Rg:表头线圈的电阻叫做表头的内阻。 [说明]每个表头都有它的满偏电流Ig和内阻Rg,Rg和Ig是表头的两个重要参数。 教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Ig、Rg概括出什么叫做满偏电压? 学生:表头通过满偏电流时,加在它两端的电压,这个电压值叫满偏电压,用Ug表示。 教师:满偏电流Ig、内阻Rg、满偏电压Ug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可知:Ug=IgRg 小结:表头G的满偏电压Ug和满偏电流Ig一般都比较小,测量较大的电压和较大的电流时,需要把小量程的表头G加以改装。 (投影)例1 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 例1〔见前面教学设计(一)例1〕 例2〔见前面教学设计(一)例2〕 (三)课堂总结、点评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四)实例探究 ☆表头(G)改装成双量程电流表 例3如图所示,有一个表头G,满偏电流Ig=500 mA,内阻Rg=200 Ω,用它改装为有1 A和10 A两种量程的电流表,求R1、R2的阻值各为多大? 解析:当公共端与1 A端接入电路时,量程为I1=1 A,当公共端与10 A端接入电路时,量程为I2=10 A。 当公共端与1 A端接入被测电路时,电阻R1和R2串联,再与表头内阻Rg并联。由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分配关系可得:R1+R2=Rg 代入Ig、I、Rg的数值得R1+R2=200 Ω① 当公共端与10 A端接入被测电路时,电阻R1与表头支路的电阻Rg+R2并联。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 Ig(Rg+R2)=(I2-Ig)R1 代入Ig、I2、Rg的数值,可得 R2+200 Ω=19R1② 由①②解得 R1=20 Ω,R2=180 Ω。 [说明]对于I1=1 A的量程,G是它的表头,对于I2=10 A的量程,G与R2串联后相当于它的表头。 ☆表头(G)改装成双量程电压表 例4如图所示,有一个表头G,满偏电流为Ig=1 mA,内阻Rg=100 Ω,用它改装为有5 V和50 V两种量程的电压表,求R1、R2的阻值各为多大? 答案:4.9 kΩ,49.9 kΩ 解析:当公共端与5 V端接入被测电路时,量程为U1=5 V,当公共端与50 V端接入被测电路时,量程为U2=50 V。 由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关系可知: R1=-Rg=(-100) Ω=4 900 Ω=4.9 kΩ R2=-Rg=(-100) Ω=49 900 Ω=49.9 kΩ。 1.本节课要重点讲清楚电流表的两个特性参数满偏电流Ig和表头电阻Rg的含义,以及相对应的电流表两端承受的最大电压值Ug=IgRg的意义。 2.讲述电表改装时,要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即表头内线圈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有限制的(满偏电流Ig),那么要测量较大的电压(或电流)怎么办?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能够提出电阻分压(或分流),然后让学生讨论,推导出有关公式。教材结合具体例题,分别推出了分压电阻公式R=URRg/Ug和分流电阻公式R=IgRg/IR。 电路化简 在高中物理稳恒电流教学中,化简电路是学生应当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由于电路千变万化,学生如果没有一个简明的思路,在化简复杂电路时,总感到困难,现在介绍几种简单的电路化简的方法。 一、化简原则 1.理想导线可任意长短 2.无电流支路可去掉 3.等电势点可合并 4.摘表:理想电压表可看成断路,理想电流表可看成短路,电流稳定后,电容器可看成断开 5.判断电阻串、并联关系,两个电阻并联后可看成一个整体 6.支路法:假想高低电势点,电流从高电势点流入,从低电势点流出,看经过哪些支路 二、化简方法 1.电流分支法 (1)将各节点用字母标上 (2)判定各支路元件的电流方向 (3)按电流流向,自左向右将各元件、节点、分支逐一画出 (4)将画出的等效图加工整理 A、D接电源时 A、B接电源时 2.等势点排列法 (1)将各节点用字母标上 (2)判定各节点电势的高低 (3)将各节点按电势高低自左向右依次排列,再将各节点之间的支路画出 (4)将画出的等效图加工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