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托班半日活动计划《我喜欢》
六里幼儿园 徐燕清
一、晨间活动:( 7:55—9:10)
(一)晨间接待
活动准备:引导幼儿插牌,问早、洗手、喝水。
活动指导:
1.热情接待每一位来园幼儿及家长,引导幼儿与老师“问早”向家长说“再见”。
2.观察来园幼儿情绪,对个别哭闹的幼儿给予情绪上的安慰。
3.引导孩子们将手中的晨检牌插在自己的标签上,完成后到盥洗室洗手,洗手时教师先提醒幼儿将袖子卷高,再观察孩子洗手情况,对能力弱的幼儿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4.配班老师在外对先出来的幼儿先引导他们拿自己的杯子倒水喝,配班教师在旁协助指导。
(二)晨间锻炼
场地:南走道
活动准备:
1.大型毛毛虫 2.大龙球4个 3.摇摇马3个
4.篮球架2个 5.小篮球和刺毛球若干个
6.毛巾,放毛巾的篮子(为幼儿擦汗备用)、餐巾纸(为擦鼻涕备用)
活动指导:
1.活动前给每位幼儿垫上毛巾。
2.为幼儿提供多样的体育运动器材,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游戏
3.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进行游戏。
4.教师创设情境,“我到外婆家去做客”要经过很多的地方。指导孩子爬过毛毛毛虫,绕过大龙球、坐上摇摇马。
5.观察孩子的游戏行为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6.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不与同伴发生碰撞。
7.听到音乐引导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整理玩具。
(三)大家一起做早操
活动准备:
铃铛,放铃铛的篮子。
活动指导:
1.引导幼儿到篮子里拿铃铛,鼓励和指导幼儿自己戴铃铛,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戴。
2. 在音乐情境中开着小火车进场
3.教师精神饱满的带着幼儿做操,做操时动作要到位。
4.观察幼儿做操的精神状态,用微笑和口头语言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和帮助。
5.在音乐情境中开着小火车退场。
(四)盥洗、牛奶
活动准备:牛奶壶1个
活动指导:
1.引导幼儿安静入厕,提醒没有轮到的幼儿站在小脚印上等同伴好了再上去小便,在同伴入厕时不推也不挤。
2.观察孩子洗手、擦手情况,对一些动作稍微慢和能力差的幼儿给予提醒和帮助。
3.拿好自己的杯子,引导幼儿安静把豆奶喝完并把杯子放到指定的地方。
(五)晨间谈话:
活动内容:我喜欢的玩具
活动指导:
教师请幼儿观看主题墙上的图片,告诉幼儿上面是我喜欢的做的事,和我喜欢的玩具。请每位幼儿讲讲自己喜欢哪种玩具,它的玩法讲述出来。引导幼儿同伴在讲述的时候要安静的听他讲完,不能随意的打断同伴的讲话。
二、教学活动:(9:10—9: 25)
托班语言:小松鼠等妈妈
设计意图: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而发展语言的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个领域的教育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语言活动则是首当其冲的担当着发展幼儿语言这个很重要的任务,由于年龄的关系,托班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非常短,而且又好动,要抓住这宝贵的几分钟来达到最好的效果,需要老师用多种有趣的形式和形象的外部环境来吸引幼儿,把孩子的目光抓住了,他们感兴趣了,才会积极地开口跟着老师说话,因此本次活动就是以故事为引用发展孩子的口语表达你能力。而且孩子们刚开始接触集体生活对亲人的依恋还是很显现,所以设计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感受小松鼠和妈妈的亲情。
3.根据故事情节学说“妈妈早点回来”,“妈妈再见”、“妈妈回来了”的话语。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套,课前知识经验准备。
2.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12页至第16页。
活动过程:
(一)引入故事“小松鼠等妈妈”
今天我们托班来了一位动物朋友,我们一起看看它是谁?(小松鼠)它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松鼠等妈妈”。
(二)教师结合图片分段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出示图一,师:图片上有谁(小松鼠和妈妈)。小松鼠的妈妈拎着篮子要去干什么呀?(买菜)妈妈买菜要很长时间,小松鼠会对妈妈说什么?那我们和小松鼠一起说(妈妈早点回来)妈妈走了,小松鼠又会对妈妈说什么? 教师可做手势,那我们和小松鼠一起对妈妈说(妈妈再见)。
2.师:妈妈走了小松鼠有没有哭呀?它一个人在家会做些什么?幼儿可自由猜测说。
3.教师出示图二,小松鼠一个人在家干什么呀?让幼儿结合图片回答老师(看电视,玩玩具、吃蛋糕)
4.教师出示图片三,师:怎么办呀?小松鼠开始有点想妈妈了。它会做什么呢?
5.师:小松鼠来到家门前的石桥上,它有没有等到妈妈呀?我们一起看看谁来了?
6.教师出示图四,师:谁来了,小松鼠现在在哪里(坐在长颈鹿的身上)原来长颈鹿大叔请小松鼠坐到自己的身体上,这样小松鼠就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
7.教师出示图五,师:你们看谁回来了?我们一起跟着小松鼠说(妈妈回来
了)小松鼠的妈妈买菜回来了,小松鼠真开心啊,小松鼠都在笑,你们开心吗?那我们也来笑一笑吧!
8.教师总结:小松鼠终于等到自己的妈妈了,他们开开心心的回家了,小松鼠真是一个乖宝宝。老师再把这个好听的故事“小松鼠等妈妈”讲给你们听一遍。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1.教师结合图片完整讲述故事一遍,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学说“妈妈早点回来,妈妈再见、妈妈回来了”。
2.师:老师书里也有“小松鼠等妈妈”的故事,现在老师要请你们看这个故事。
(四)幼儿翻阅幼儿活动材料阅读故事
1.师:我们看书的时候要一页一页的翻书看,不能把书弄破。
2.教师分发图书来回巡视指导幼儿一页一页翻书找到“小松鼠等妈妈”。
3.引导幼儿边看边学说故事中的话。
三、自由游戏(9:25—10:40)
(一)游戏主题:
我喜欢做的事情
(二)游戏内容:
冬冬家、兰兰家、快乐书吧(乐乐家)、美工区(美美家)小小建筑师(小小家)
(三)游戏目标:
1.乐意扮演角色和同伴一起玩。
2.懂得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
(四)预设游戏材料:
冬冬家:娃娃两个、煤气灶,锅、铲刀、碗、各种半切蔬菜和刀。兰兰家,小床,梳妆台、电话机、吹风机、被子。
兰兰家:小熊小狗毛绒玩具,仿真梳妆台、与梳妆台配套的小凳子、吹风机、指甲油、口红、项链、手链、香香。
乐乐家: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小熊系列的生活图书、自然科学类的图书。
美美家:在铅画纸上画好各种形状的糖果,红,黄、蓝、绿四色颜料、水彩笔、蜡笔、小排笔。
小小家:大的软胶积木,木头积木、塑料积木。
重点指导:冬冬家
游戏过程:
导入:
1.师:今天冬冬家又邀请我们到他家里去玩了,让我们看看东东家有哪些玩具,把(投放的新玩具“半切蔬菜”)介绍给幼儿并请幼儿说说玩具的玩法。
2.在冬冬家里你是想做爸爸还是做妈妈呢?爸爸是怎样照顾娃娃的,妈妈要做哪些事情。
3.教师再简要介绍其它的区域。
游戏:
1.幼儿自主选择角色进入东东,兰兰、乐乐、美美、小小家游戏。
2.教师来回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表现,以游戏的的身份进行指导帮助能弱的幼儿。
3.把幼儿游戏的过程用视频拍下。
交流:
1.请幼儿观看刚刚老师拍下来的视频,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游戏表现,做了什么?他在游戏中是怎么做的?
2.教师表扬表现好的幼儿。
3.接下来我们准备一下(入厕,洗手、喝水)我们要到下面去玩了。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场地。
户外游戏
游戏内容:小熊造新房
游戏准备:
1.场地在综合运动区内 2.小车子与幼儿人数相同 3.木头积木若干 4.小熊头饰与幼儿人数相同。
游戏指导:
1.创设情境,帮兔妈妈搬砖头造房子
请幼儿戴上小熊头饰,进入游戏情节,兔妈妈要生小宝宝了,它想造一幢新房子,可是兔妈妈搬不动那么多的砖头。我们小熊力气大,去帮兔妈妈搬砖头,造房子吧!
2.幼儿游戏
(1)带领幼儿手推小车,将彩色积木放到车内从场地的一端运到另一端,直到把积木全部运完。
(2)把运来的积木帮助兔妈妈搭新房。
(3)教师说:哇,我们小朋友真厉害,会运砖头,造房子。我们的兔妈妈要谢谢你们,它要请我们在它新家里休息一下。我们小朋友都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4)带领幼儿做安静游戏“我有一双小小脚”的游戏。小脚踩一踩,小脚踩一踩;(让小脚踏踏地)小脚藏起来,小脚藏起来。(让宝宝用小手把小脚捂住);小脚在哪里,小脚在哪里? (留有时间让宝宝想一想);小脚在这里,小脚在这里。 (把小手拿开,小脚欢快的踏一踏)。
四、生活活动(10:45—11:50)
(一)盥洗
指导要点:
1.幼儿先后进入厕所,引导没有轮到的幼儿站在小脚印上等同伴好了再上去小便。
2.提醒幼儿在小便时不去拉扯同伴。
3.指导幼儿用肥皂洗手,观察孩子擦手情况,对一些动作稍微慢和能力差的幼儿给予提醒和帮助。
(二)自助用餐
指导要点:
1.介绍今天的饭菜名称及营养,引起幼儿的食欲。
2.指导幼儿的坐姿,小脚放在桌子下面,一手捧饭碗,一手拿勺能安静的把饭菜吃完。
3.吃完饭将餐具轻轻的放入指定的桶内,小勺放在桶底下。
(三)餐后自主活动或散步
活动内容:漱口,洗脸、自主区域活动、户外散步捡树叶
活动准备: 1.杯子,毛巾 2.自制的鱼和鱼鳞 3建构区 4.娃娃家
5.装树叶的篮子
活动指导:
1.引导幼儿饭后漱口洗脸,教师在旁观察协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
2.幼儿自主选择区域或者娃娃家游戏,听到音乐能整理玩具。
3.带领幼儿户外散步并布置任务将落下来的树叶捡起来放在篮子里。
2016、1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