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二历史问题跟踪(一).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294661 上传时间:2025-03-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历史问题跟踪(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二历史问题跟踪(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初二历史问题跟踪(一)第1—2课 1、 材料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材料二:“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请回答: (1)、这两段话是谁的名言?(2分) (2)、 “此事”指的是什么事件?此事件有何历史意义。(4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随着英国侵略的深入,18世纪,英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材料二: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摘自《中国历史》 华东师大版 材料三:鸦片战争的结果是“邪恶战胜了正义,公理遭到了践踏,自卫者受到镇压,使邪者笑,善者哭!”请回答: (1)从上述材料可以判断,鸦片战争是哪国什么时间发动的?这场战争有何影响? (2)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该国签订了什么条约?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3)上述材料显示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3、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4、材料一: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鑲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这次战争的发动者是谁? (2)材料一所反映的遭劫掠和破坏的是哪儿? (3)材料二中与俄国一起参与调停的另外一个国家是哪国? (4)材料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什么?   5、材料1:“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材料2: “俄国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夏宫”是指什么?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有一天”指发生于哪年的一天?“两个强盗”指哪两个国家?  (2)材料2中俄国是通过哪几个条约“得到更多的好处”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