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让童心快乐成长.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292127 上传时间:2025-03-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童心快乐成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让童心快乐成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童心快乐成长       —— 如何在农村小学创建中队文化的探索    [摘要] 少年儿童是鲜活的生命,少先队的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应是发展的少年儿童。农村小学的中队文化建设,应是紧依托农村实际,充分利用独特的乡土风情和农村优势,根据少年儿童的成长需要和心理特点,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活动,让队员在童心的世界里创造,在自主的实践里体验,从而促进队员的快乐成长。 [关键词]:少先队文化:农村小学;中队;童心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创造人。”少先队集体形成的文化氛围对每一个少先队员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而每一个个性鲜明的少先队员也会给少先队集体带来生机和活力。农村有肥沃的土地、广阔的原野、壮丽的山河,这些都是农村少先队员开展特色活动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新时期的少先队文化建设应立足农村实际,充分挖掘具有乡土气息的农村资源,开辟特色的少先队文化建设活动。 少先队中队和小队是少先队员日常学习生活的集体,它们所营造的少先队特有的文化氛围,浸透在少年儿童生活中,对引导队员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净化队员的心灵,陶冶队员的品格,启迪队员的思想,培养队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少先队文化建设最终都应该表现在少先队中队和小队集体营造的文化氛围中。 一、弘扬儿童文化 “孩子们的名字既叫明天,又叫今天。孩子们的明天应当是美好的,孩子们的今天也应该是幸福的。”每一个儿童都是鲜活的生命,中队文化建设应是创生生命文化。盈怀生命的文化,是显现儿童生活的文化,是儿童生长的一种生活境遇,是儿童探寻世界、惊奇发问、情感表达的真实自然,让中队充满儿童生活的气息。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那么中队文化的外延就应有多大。生活世界是文化形成的根基,因为生活世界是蕴藏着丰富的价值和意义的世界,它在形式上似乎表现为平凡、琐碎和世俗,但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却泛化地存在于其中,儿童在具体的生活中能够探寻和感悟到其中的乐趣、价值和意义。同时,生活世界能够帮助儿童确立生活信念,它是构成儿童的各种素材的主要来源。因此文化建设应该把儿童引向现实的生活世界,引导儿童去积极构建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的生活的构建中获得文化素养的形成。 (一)走近儿童的生活 “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孩子看作孩子。”这句话告诉我们开展少先队文化建设要根据儿童的生长发展和心理特点,结合农村社会生活的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教育走向儿童生活的途径,让儿童从自然生活中看到快乐,也看到自己的生命。 如三月晴空,农村有一片广阔的田野正是放风筝的好地方。我们可以开展一个“放飞童心”风筝节活动,让队员们在做做、评评、比比、放放、读读、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会放风筝的乐趣,不仅丰富了队员们的课外生活,也使队员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人,集体的主人。具体做法: 1、做一做,自己动手做一只风筝。让队员们自己设计、自己画图、自选材料,亲手制作一只风筝。 2、评一评,谁做得风筝最漂亮、最实用,开展一个风筝展示会。 3、比一比,谁做得风筝放得最高。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带着心爱的风筝,走进绿油油的田野里,在蓝色的天空中放飞希望,比比谁的风筝飞得最高。 4、读一读,读读写风筝的文章、诗歌,以及介绍风筝历史、种类的书籍。 5、展一展,举行一次风筝作品展示会,中队出一期以风筝为主题的黑板报,个人办一张以风筝为主题的手抄报,或写一篇放风筝、做风筝的感想,也可以通过画画来展示自己对风筝的了解。把每年的3月10日定为“风筝节”,引导队员们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寓教于乐。 (二)丰富儿童的直接体验 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言:学者是研究书本的人,而思想家则是“直接去读宇宙万物”。我们应让儿童真正临场世界本身,不是间接地理解世界,而是直接地体验世界,儿童应像思想家那样主宰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支配自己的成长过程和最大限度地靠近人类为自己选择的生活理想和价值目标。 如果说书本、文字给予我们知识,那么大自然则是给予了我们无穷的体验。我们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的乡土风情和田园风光的优势,寻找农村少先队活动的切入点,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实践和体验活动。让队员走进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让队员们走进大自然,开展一系列的课外活动,培养队员们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如春天到了,辅导员就可以开展“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这一系列活动: 1、找春天。组织队员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让队员们用眼看、用耳听用鼻闻、用手摸、用心感受的亲身实践中寻找大自然发生的变化。“花红柳绿,小鸟歌唱,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花儿充满芳香,万紫千红的春天到了。”这样让队员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带到大自然中去印证,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去体验,才能体会“风和日丽”的大自然。 2、读春天。引导队员在课外搜集写春天的好词、好句及诗歌、文章,读读、背背、摘摘,并把优美的词句记在脑子里。 3、画春天。画一幅“我眼中的春天”,用七彩的画笔描绘队员们自己眼中的春天。 4、唱春天。学唱几首春天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春姑娘来了》等等,用歌声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5、写春天。可以写春游的感想,可以写春天发生的变化,可以写春天的诗歌,用心书写队员自己心中的春天。 6、爱春天。热爱春天的孩子便是有爱心的孩子。我们可以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如在校园里领养一株花、一棵树,开展“爱花不摘花”、“爱绿护绿”行动。让队员们在亲身的实践体验中去善待一草一木、一虫一兽,走近大自然,使队员们领悟到大自然——我们人类的母亲,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自己的家乡。 (三)凸现儿童的创新精神 少先队活动是开展少年儿童创新教育主阵地,它必须以队员的自主为基础,建立在队员自己参与和实践的基础上,创设有利于少年儿童个性发展的活动。少年儿童热衷于新事物,有较强的好胜心,愿意表现自己,心理上的求异性和发散性极强。 少年儿童是鲜活的生命体,给他们想象空间,他们的创造是无限的。他们对未来充满幻想和期望,我们就举行了一个以“假如___________”为题的作文比赛,他们写出了《假如我有一对翅膀》、《假如我是一朵冬天里飞舞得雪花》、《假如我有一支神笔》、《假如我能变身》、《假如我有一只机器猫》等富有童趣的想象作文,一些队员还为自己的作文配上了精美的插图。一篇篇栩栩如生的作文,一幅幅精美的图画,虽然还有些像青苹果那样青涩、稚嫩,但却是表达队员们内心的感受,充满真情实感和创造。让队员们在自己动脑想、动手写、动手画的过程中,让队员们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阳光包括七面色彩,世界也是异彩纷呈。”儿童的文化也应是丰富多彩的。如我们的中队“童心中队”名字的由来,形象的设计,童心寄托的寓意:“让我们的童心随快乐起飞!让我们在快乐里放飞童心!”,还有队员们对“童心”的各种各样的解释:“童心是活泼的小鱼在水里愉快地游来游去”;“童心是可爱的小鸟在蓝蓝的天空自由飞翔”;“童心是漂亮的花朵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快快长大”;“童心是美丽的蝴蝶在鸟语花香的林间飞舞”;“童心是闪烁的星星在灿烂的夜空闪烁”;“童心是一首自由的、美妙的、快乐的歌”等等充满诗意的想象都是儿童文化的一种反映。一系列的活动改善了队员们的思维空间,使队员们的认识能力得到了飞跃和突破,想象能力得到了明显的增长。从而达到自我开发创造力,自我发挥创造精神,自我训练创造思维,自我培养创造才干的能力。 二、提倡自主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自主是创新的根本。培养队员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彻底解放他们的身心,让他们自由、自主地发展,实现少先队的自动化。少先队是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儿童群众组织。 少先队的文化建设活动,应该是十分尊重队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贴近少年儿童的生长和发展需要,促进少年儿童的主体发展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自主自动精神,让少先队员成为真正的主人。这就需要教育者用心呵护,关注每一位队员的发展,给队员广阔的空间,引导队员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活动、自主创造。 (一)在队干部建设中体现队员自主性 少先队小干部是少先队组织的核心和骨干,是少先队活动的积极分子和骨干力量。小干部队伍建设得好,少先队工作就活跃,组织就有生气。孩子是有聪明才智的,儿童集体总会涌现出活跃人物。因此,我们要给予每个队员公平竞争的机会,民主选优、民主训练、民主监督、民主换届。具体作法: 1、民主选举队干部。我们可以举行一次“竞选班会”,由队员们自己推荐自己,自由报名。发表竞选演讲,由全体少先队员进行民主选举,当场计票统计,产生新任干部。通过竞选,让大家把自己最喜欢,最信得过的人选出来当自己的小领袖。 2、民主培训队干部。对小干部的教育,我们要重视民主训练,树立平等、自律、服务、创新的意识,如“让我们自己当家作主”等。加强对干部进行队史、队章知识教育等方面的培养,并让队干部在模仿中学习,在模仿中创新,发挥自动化的作用,形成自主管理。 3、对队干部进行民主监督,定期进行评优,促进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强化队员的民主意识,促进小干部的健康成长。 4、民主进行换届改选。一般每届干部任期为一学期或一学年,老队干部表现突出的,因工作需要而又为队员们积极拥护的可以连任。 (二)在队活动中体现队员自主性 少先队组织是少先队的自主性组织。少先队教育是少先队员的自主性教育。队员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发现的主体。因此,要把队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队员自己设计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新求异。由于农村小学财力、物力等各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像城市的小学那样开设艺术节,但我们可以借鉴艺术节的理念,利用农村的优势,为队员们的发展搭建一个发展的平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寻找农村少先队教育活动的切入点,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实践和体验活动,赋予农村少先队活动现代感和生命力,使现代意识、传统精神和谐统一。 在我们中队里的许多队员家里也都有种植茶叶,有过跟随父母上山采茶或看过茶农做茶的经历。我们可以在中队里开展“我爱家乡的茶叶”的系列活动: 1、走进家乡的茶叶。让队员跟随父母上山摘一次茶;请本校的一位种茶的老师开一次茶叶的专题讲座;课外读一篇介绍茶的知识的文章;为父母泡一杯茶;开展一次说茶比赛,说说对茶叶的了解。在队员亲自采茶、听茶、读茶、泡茶、说茶的过程中加深对茶叶的认识。 2、自主创造茶文化。为家乡的茶叶制作一个专题设计,如设计一句广告词、设计一个专利商标、设计一种外包装盒或写一篇介绍家乡的茶叶的文章。让农村少年儿童在体验活动中,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从而更加地体贴和关心父母;在自主的创造中拓宽了知识面,体会到自主的快乐,也培养了队员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活动中我们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少年儿童的成长需求和心理特点,依据教育活动的主题,让少年儿童自主选择活动方式和参与形成,充分考虑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通过启发他们,引导带领他们追求真知,鼓励儿童不断为自己确立努力的目标。发现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断加强对事物的认识,使队员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要注重队员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超越、真正把少先队活动还给少年儿童。 (三)在体验教育中体现队员自主性 队员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发现的主体。自主是体验活动的根本,体验教育活动最显著的特征是使队员真正置于主体地位,使队员在直接参与的活动中进行感受,使每一个队员的个性健全发展的教育。作为农村的辅导员,我们在实践体验活动中要立足农村实际,引导队员开展一些富有特色的少先队文化建设活动,让队员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促进队员的健康成长。 我们努力创设使中队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的形成,帮助队员寻找一个岗位,抓住一个机会,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个感受,懂得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在体验中尝到成功的快乐,保持乐观、自信、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在中队活动中广泛开展了“五小”在行动系列活动: 1、小主人在行动。引导学生从小做主人,做班级的主人、时间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守纪的主人、学校的主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集体的事情积极做,增强主人翁意识,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2、小卫士在行动。引导队员做环保小卫士,保护整洁的校园、班级卫生环境,开展“爱花不摘花”、“我和小树同生长”爱花、护绿活动。 3、小助手在行动。引导队员为班级、学校、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老师的小助手、家长的小助手,增强服务意识,体验到老师、家长的辛苦,更加关心和体贴老师和家长。 4、小天使在行动。引导队员讲文明、讲礼貌、遵守各项常规,结合纪念日、节日,做美丽的小天使,为老师、同学、父母、他人送一句温暖的话语,做一件快乐的事。 5、小问号在行动。引导学生人人争做小问号,敢于怀疑,敢于质疑,敢于创新,敢于实践,学会提问,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孩子做自己思维的主人、自己学习的主人、自己活动的主人、自己组织的主人。在体验教育中体现队员的自主性,在自我感知、自我感受、自我体验中,形成态度、锻炼能力,在反复的实践体验中养成习惯。 三、张扬个性文化 马克思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人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 在集体教育条件下,个性的优化发展特别有利,特别重要。体现儿童本质的自主性、独特性、创造性,正是儿童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少先队是一个有组织有领导的儿童集体。它是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肥沃土壤、广阔舞台和支柱。少先队员是社会的一员,少先队是儿童的社会组织,每个儿童有其共性也有个性。人的个性发展是人成长的基础和动力。 因此,我们在中队文化的建设中要十分尊重队员的人格,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鼓励他们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和独特的风格。 (一)扩设中队服务小岗位,人人参与中队事务。 少先队组织是少先队的自主性组织,少先队教育是少先队员的自主性教育。真正的创造要求主体高度的自主性。因此,要把队组织管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鼓励队员根据自身的优势,提出“岗位申请”,主动承担集体的某一项工作,增加他们参加少先队员管理机会,尽可能多地让队员在集体里找到自己的岗位,挖掘他们的潜力,集思广益扩设中队服务小岗位,在各中队内由中队队员自己讨论研究设置,具有各自特色的小岗位。如:地面美化员,门窗清洁员、黑板保洁员、小小电管员、桌椅排列员、图书管理员、小记者、环保小卫生士、小当家、今天我是‘小老师’等岗位,为不同个性的队员的成长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促进队员自身活泼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少先队员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其参与意识和在中队活动中是否能展现个性特长,我们应当充分了解中队每个少先队员的特长,引导队员在从头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在展现特长中提高自尊、自信、发展创造潜能。 (二)给后进队员提供个性发展的机会 后进队员一般是品德行为与学习成绩差的少先队员。在小学处于后进的儿童,只要教育得法,一般都能转化为个性健康发展的人。辅导员要优化后进队员转化过程,提供个性发展的公平机会。要使后进队员感到幸福,就发现其长项,激励他们,给他们表现自己,尝试成功的快乐的机会。达到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参与集体工作。我们中队有一个队员陈丽丹,成绩不好,是个不太引注意的好孩子,很少与同学一起玩,也不爱说话。让她做什么总爱说:“我不会!”、“我不行!”缺乏自信,和所有的后进队员一样感到压抑。古人云,天生我才必有用。我发现她喜欢画画,喜欢办手抄报,而且别具一格,很有特色。我便组织了一次办手抄报比赛,开辟一块“小手大作”栏目,栏目里贴满了队员们通过“讲、画、写、唱、跳”等多种方式向大家展示的作品,此次展示活动,她的绘画、办报的特长得以发挥和展现,从而增强了她进步的信心和力量。 (三)开辟“我的成长足迹”展示园地,突出队员的个性特色 少先队文化作为少年儿童生活的微观世界,为少年儿童提供了富有个性的文化生活。每一个儿童都有权自主选择自己的文化生活的方式。在新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独特发展”,我们的中队文化建设也应借鉴这种理念,关注每一个队员,让每一个队员在中队中都有一席之地,给每个队员成功的体验,让每一个队员都能快乐的成长。因此,我们在中队里开辟了一块“我的成长足迹”展示园地,分别为“放飞童心——中队成长剪影集”;“童心飞扬——小队成长记录本”;“童心闪烁——个人成长记录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关注每一个队员,在其生成、进行的历程中显示他们的发展轨迹,记录他们在童年时期的成长故事。 中队成长剪影集的创建是对每一个队员的一种激励性的、多视角的评价,它展示了队员各个方面的成就与所长,在帮助每一个队员树立自尊、自信的同时,也试图营造一个互相欣赏、快乐成长的中队文化氛围,以个体的独特优势实现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新课标中有句话说得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器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活动规律。”少先队文化建设只能在反复实践体验中逐渐培养,只能通过队员们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在亲身实践的体验汇总才能将做人做使提高少先队员的文化素养,不断的促进自身的成长。广阔的农村天地是我们队员最大的活动场所,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善于发现,办出特色,创出效应来,农村的少先队文化建设活动定会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结出累累硕果。 我们希望以此文为敲门砖,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能感受到更多少先队文化的无穷魅力带来的变化,使农村少先队员的文化素养在少先队文化的涵泳中得以内化和升华。       [参考文献]:   1、温暖 章万真 .《新世纪少先队工作探索与研究》, 中国人事出版社 2、张杏云 .《少先队工作ABC》,大连出版社 3、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