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班音乐《咿呀咿呀呦》
活动目标:1.在游戏情境中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
2.尝试辨识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 “×× ××| × ― |”。
活动准备:1.浴球、音乐CD、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小松鼠进行曲》,热身活动
师:森林里的小动物要盖房子了,我们一起去帮忙好吗?
二、初步感受乐曲
师:终于来到了大森林,森林里有很多的小动物,一起来看都有谁?
1、小鸟 小鸟怎么叫?那我们用短短的声音跟它打招呼×× ××,再用长长的声音跟它打招呼× ―。
2、小鸭 小鸭怎么叫?嘎嘎嘎嘎,嘎—
3、小狗 它看到坏人的时候怎么叫(凶凶的)见到主人的时候怎么叫?汪汪 汪汪
4、小猫 小花猫最喜欢睡懒觉了,我们一起来学学。师幼一起学
师:现在,我有点累了,赶紧找一个红色的点藏起来。你们刚才给小动物打招呼很有礼貌,小动物们也很有礼貌,它常了一首很好听很好听的歌来欢迎我们,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师幼一同欣赏乐曲,教师随音乐节奏轻微摆动身体,当出现“咿呀咿呀呦”乐句时,教师与幼儿目光交流、呼应。)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了?
幼:我听到“……”(幼儿哼唱“咿呀咿呀呦”的旋律)、我找到了“咿呀咿呀呦”。咿呀咿呀是短短的还是长长的?(短短的)哟~~~是长长的。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咿呀咿呀呦。这个咿呀咿呀呦可调皮了,有时候它会出来和我们玩游戏,有时候还会躲起来,我们比比看看谁的耳朵最灵,听到“咿呀咿呀呦”的时候,请大家挥挥小手和它打招呼,这样我就知道你们已经找到它了。我们身体的什么地方还可以跟它玩游戏,幼儿说出,并创意动作。(头、肩、脚、屁股)刚才我们和头、肩膀、屁股还有小脚跟咿呀咿呀咿玩游戏,现在我们要跟着音乐一起来玩,准备好了吗?师幼随音乐创编身体动作。
二、表现固定乐句的节奏
师:森林里的动物们想要造一座大房子。谁愿意来当小木匠?
幼:我愿意。
师:小木匠需要一把锯子来锯木头,变变变,我的锯子变出来。
(教师将纱巾拉直,幼儿纷纷模仿。)
师:好,我们一起来练练锯木头的本领。注意要在“咿呀咿呀呦”出现的时候才能锯哦!
(师幼手持纱巾坐在位子上,听音乐在固定乐句出现的时候来回拉动纱巾,以表现锯木头的情景。)
师:本领练好了,看看这里有没有木头?(教师将纱巾盖在头上,伸展肢体)呀,这里有一棵大树,哪个小木匠先来试试锯木头?
(教师一边哼唱,一边示意该幼儿在“咿呀咿呀呦”的乐句处来回在教师手脚关节处拉动纱巾。随后,教师做出手臂、肩膀等处关节突然垂落的动作,以表示木头被锯断了。)
师:大家想不想来锯木头?我们都来当神气的小木匠,带上小锯子,去找一棵大树,站在大树的身边(幼儿随音乐合作表现。)
师:好喽!木头锯好了,抱着自己的木头回家吧!师:锯木头好辛苦,赶紧拿毛巾擦擦汗吧!
三、结束活动
师:今天来到森林帮小动物盖房子出了许多汗,一起来洗个澡
现在把你的小纱巾团一团,变成一个浴花一起来搓一搓……(幼儿拿着“浴花”,和教师一同随音乐表现洗澡情景,在“咿呀咿呀呦”乐句处有节奏地搓洗身体的各个部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