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小学英语作业评价方案
众所皆知,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是对课堂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 获得信息反馈, 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之一。作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 因此, 作业的有效布置与评改就受到英语老师的关注。当前, 在小学英语作业布置与评改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 作业形式单一, 某些老师采用题海战术, 学生作业拖拉, 抄袭现象严重, 老师的评价不及时, 反馈缺乏, 因此, 我们需要有新的教学常规对作业进行必要的规范。
那么, 我们看看新教学常规对作业有什么要求:
1.精心选编作业, 题量适当, 针对学生的学情分层布置, 指导学生认真、 独立完成作业。
2.作业形式要多样化, 应采用口头与书面、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三、 四年级课外作业以磁带跟读、 听说模仿、 录音作业为主, 五、 六年级在听说朗读的基础上, 加强读写练习。
常规对作业有这样的要求, 而我们现实情况又如何呢? 这是三-六年级经常性布置的作业:
三年级: 预习第五十页听录音并跟读, 家长签名;
四年级: 第六页单词抄写四遍, 句子两遍;
五六年级: 抄写P17单词四英一中; 预习P18听录音。
由此能够看出作业布置存在以下问题:
1.作业形式单一、 机械;
2.作业内容空洞乏味, 脱离生活实际;
3.作业目的性不强 , 缺乏针对性。
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来改变这些现状呢?
一、 抓住学生特点, 设计多样作业
新教学常规要求小学生作业形式多样化、 趣味化, 这就要求英语作业布置应以学生为中心, 要求教师变为作业的组织者, 以教学要求为依据, 从学生的需求、 目的、 兴趣出发, 布置合理适量的作业。心理学表明, 人的精力集中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 超过这一限度, 注意力易分散, 工作效率低下。在作业布置过程中, 教师应控制多种制约因素, 注意技巧性, 增加新颖性, 多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作业, 确保师生花费最少的时间, 取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
我们根据学生特点, 采取了一些做法, 以供大家参考:
⒈变抄写单词为画图或拼写单词
抄写作业让学生产生疲惫心理, 如果把抄写改为画图或其它形式, 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 画图写单词、 重组抄写、 分类抄写, 字母数量书写, 字母错误单词词组修改...)
例一, 水果、 表情、 家具等画图写单词;
例二, morning, week, afternoon, comic, buy, newspapers
分类抄写或按字母数量抄写;
例三, cook dinner, read a book等词组时, 打乱字母顺序重组词组。
2.变抄写句子为改错或连词成句等各种形式的练习
句子要以不同形式如翻译、 填空、 改错、 连词成句等形式交替让学生练习, 这就避免了枯燥。
例一, 学了句子What time is it? 老师能够预见学生容易犯的错误, 能够把句子写成What time it is? 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 并改正, 这不但达到了抄写的目的, 更避免了学生犯错。
例二, 句子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on the weekend? 老师能够打乱单词顺序, 让学生重组句子并翻译, 这比较适合五六年级学生。
3.变听录音跟读为模仿、 录音或表演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听, 说, 读, 写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 听说又是读写的基础, 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 因此要加大听说能力的培养。
老师经常要求学生回家听录音, 可是很多学生都不认真完成, 如果让学生把听录音改为模仿语音语调, 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 或者扮演对话中的任务,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幅度提高, 因为小学生天性活泼, 喜欢表现, 模仿能力强, 老师应该利用小学生的特点,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4.寻找生活中的英语
英语是世界语言, 每个地区都掀起学习英语的热潮, 越来越多的英语出现在我们周围, 只要我们稍加留意, 就能够发现很多英文广告、 标牌。例如, Anything is possible! Just do it! Inpossible is nothing! ……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 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 研究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更为强烈。因此, 在设计作业时能够让学生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英语, 让她们把自己看到的、 听说的、 关于英语的单词, 句子或短语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 日积月累, 学生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已经掌握了很多。
5.提高动手能力, 让学生设计小作品
小学生动手能力强, 想法奇特, 我们教师能够根据孩子这一特点, 让孩子设计自己的作品, 让孩子体验成功。
例如, 在上PEP BOOK6 Unit3 My Birthday后, 老师能够让学生亲手制作生日贺卡送给即将过生日的朋友、 亲人、 老师。
又如, 在上PEP BOOK8 Recycle 2后, 老师能够让学生亲手设计邀请卡邀请同学参加聚会或设计制作纪念卡送给离别的同学。
我们不但要从作业形式入手, 更要从学生入手, 因此我们要
二、 尊重学生差异, 立足分层作业: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儿童存在三种差异: 一是认知发展的个别差异, 二是认知风格的个别差异, 三是智力的差异 。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也提到”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地发展”。为此, 我们要承认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学生基础不同, 接受能力不同, 同样作业对有些学生太困难, 有些太简单, 因此分层作业符合不同水平学生, 也解决了这一矛盾。
1.学生分组: 按英语实际水平分成A、 B、 C三组
A组 成绩较为突出, 自主性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B组 较为安静, 学习能力中等, 对教师的依赖也很多的学生;
C组 学困生, 作业拖拉, 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
每个层次的学生可根据发展情况随时调整。
2.作业分档: 按英语教学内容分成A、 B、 C三档
A档作业: 面向全体学生, 每生必做。重点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
的抄写、 填空、 连词成句或画图等, 要确保有针对性, 避免随意性及
盲目性。
B档作业: 在A档作业的基础上增加难度, 由抄写变为改写, 由词
变句。
C档作业: 机动作业, A组学生能够挑战一下, 挖掘新知, B、 C
组学生能够选做 , 调动她们的积极性。
例如, PEP Book 8 Unit1 Part A Let’s learn学完后的家庭作
业可分成:
☆A档作业: 课本中的单词的仿词, 如tall-taller;
☆B档作业: 找出一些学过的类似形容词并变形;
☆C档作业: 总结出规律。
又如, PEP Book 3 Unit4 Part B Read and write学完后的家庭
作业可分成:
☆A档作业: 根据单词door, window ,bed等画出图画。
☆B档作业: 你能画出其它属于同一类的家具并写出它的单词
吗?
☆C档作业: 设计自己的房间, 并写上单词。
因此, 分档作业要求在”新知”的基础上融合旧知, 并补充新知,
它能够发挥巨大作用, 作业具有层次性、 目标性, 夯实基础, 扩展新知, 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学习信心。A组学生有练习的机会, B、 C两组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 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也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布置了作业, 批改与评价问题也随之而来。新常规对作业评价又有何要求呢?
1.小学生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小学英语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提倡行为表现评价。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所表现出的兴趣、 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主要依据。
2.行为表现评价能够采用对话创编、 课本剧表演、 故事创编、 情感朗
读、 歌曲演唱和书面成果展示等形式。
我们的评价与批改由于各种原因, 存在很多不足, 同时也缺乏强有力的评价手段, 具体表现为:
1.作业反馈不及时: 当前小学英语教师的工作量普遍偏重, 使得作业
反馈时间长, 导致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不能及时反馈给
学生订正;
2.作业反馈信息量少: 班级多、 人数多, 教师只能”蜻蜓点水式”似的, 点到即可, 从而简单的打上星级, 使学生只知其错, 不知为何错, 从而到处看别人的作业, 找正确的答案, 使得作业的利用价值偏小, 教师与学生的信息交流过少。
3.学生订正要求不统一: 很多学生在订正作业时把错误答案擦掉, 在
原先位置上写上正确答案, 这就导致学生无法知道这是否是正确答案;
4.作业评价批改符号单一: 教师批改作业时批改符号随意, 一般都用
A、 B、 C三个等级, 或者特别好的写上Good或Excellent! 对学生没有
吸引力, 好学生永远是A, 后进生永远只有C。
5.录音作业检查成为空头支票: 教师布置的英语录音作业隔天没有采
取有效措施检查, 让听音、 录音成为空头作业, 学生产生消极心理。
就以上问题, 我们英语教研组共同努力实践, 提出相应的对策:
1.采取多种形式批改, 减轻教师教学负担
A.学生自批: 英语作业如抄写单词、 填空、 连词成句等书面作业, 老师能够放手让学生自己批改, 这样学生自己做了一遍, 校对一遍, 无形中又复习了一遍。当然, 有些学生会很不自觉, 老师应该等学生自己批改完再收交检查。
B.学生互批: 采取同桌、 小组、 前后桌等形式批改, 有利于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 更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实践, 孩子批改她人作业会更仔细, 更认真, 比老师更能发现问题。
C.小组长批: 老师应该培养一批得力助手, 每小组配备一名小组长, 小组长的作业由老师批改, 小组成员的作业由小组长批改, 有些听音、 录音、 背诵、 朗读等作业也能够让小组长代劳, 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
D.老师自批: 有些作业特别是主观题老师要亲力亲为, 同时也可及时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 以便对教学进行更好的调整。当然 , 老师批改也能够采取不同方式:
☆全批: 老师与每一位学生都进行交流, 促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面批: 对某些难度较大的作业采用面批的方法, 能够当面指正学生的错误, 及时反馈;
☆抽改: 老师抽查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作业进行批改, 再针对讲评; 当然, 抽查学生要经常更换, 以免学生产生侥幸心理。
同时, 老师在批改时, 能够进行不同的改法:
★批与改相结合: 有些作业老师只要在作业旁边批注错误, 而不改等级, 不改分数;
★粗改和细改相结合: 目的在于学生掌握单词句子的作业进行粗改, 针对综合能力的作业进行细改, 如结合词句画图等作业。
2.讲究评价艺术, 激励学生发展
A.进行分层评价: 在评价中, 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学生学习能力不同, 作业的完成情况不同, 因此, 老师应该对不同学生有不同要求, 对后进生有低一点的要求。
B.多用激励评语: 小学生希望老师肯定她( 她) , 多用激励性评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低段学生, 可用Good! Great! Excellent! 等, 对于高段学生, 能够用句子: Work hard! Good job! Well done! 适当可加中文评语。
C.采取多元评价: 采用学生自评、 互评、 总评等多向评价, 经过这样利于学生正确评价自己与她人, 把权利还给学生, 体现学生主人翁地位。
D.巧用简笔画, 少用等级制: 作业评价中, 我们习惯用A、 B、 C等级, 学生对等级也习以为常, 不在乎。如果我们改变ABC等级, 利用生动活泼的简笔画, 比如笑脸、 哭脸甚至其它的表情, 这不但不会打击学生信心, 更富有人性化, 也是师生交流的方法。
E.巧用贴纸, 适当物质奖励: 孩子喜欢受到表扬, 根据这一特点, 老师能够设置贴纸、 物质奖励, 这对她们有着巨大的诱惑力。我们能够在评价作业时, 根据不同情况分发奖品, 收集到一定的贴纸能够换更好的奖品, 这极大引起她们的兴趣, 比较适合低段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