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290392 上传时间:2025-03-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神态等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从而准确 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3、学习本文构思的巧妙和情节的曲折; 4、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解作者对文中主人公的深切的同情。 二、教学重点:目标1、2、3 三、教学难点:目标4 四、教学方法: 线索教学法,抓住“金钱”的变化、称呼的变化、我们对于勒的态度变化这一主线,让学生在变化中理解小说主题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布置预习: 1、阅读课文,圈点勾画出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称呼的词语; 2、摘抄自己认为应该积累的词语,不少于15个。 拮据( ) 栈桥( ) 煞白( ) 撬开( ) 诧异( ) 牡蛎( ) 别墅( ) 皱纹( ) 褴褛( ) 阔绰( ) 女婿( ) 嘟哝( ) 端详 与日俱增 郑重其事 狼狈不堪 六、教学过程: 1、文学常识的复习与回顾(莫泊桑及其代表作) 2、整体感知,理清小说情节 情节是人物形象成长的历史。请大家速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把文章中于勒叔叔的一生经历的变化和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的语句找出来。 (2)把其他人物对于勒的称呼摘录出来,并按照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标上序号。(重复的不计不重复计) 学生速读,教师巡回指导。 明确:(1)父亲的弟弟 (2)于勒叔叔(3)希望 (4)恐怖 (5)坏蛋 (6)流氓 (7)无赖 (8)分文不值的于勒 (9)正直的人 (10)有良心的人(11)好心的于勒 (12)有办法的人 (13)衣衫褴褛的年老水手 (14)弟弟 (15)那个人 (16)这个小子 (17)这个家伙 (18)老流氓 (19)这个贼 (20) 讨饭的 (21)先生 (22)卖牡蛎的 (23)亲叔叔 这些称呼,彰显着人们对于勒身份、地位的认可,也传递着人们对他的饱含着情感的主观评价。如果我们从感情色彩的角度,将以上词语进行归类。很显然,这些词语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 褒义词:(3)希望 (9)正直的人 (10)有良心的人(11)好心的于勒 (12)有办法的人 (23)亲叔叔 贬义词: (4)恐怖 (5)坏蛋 (6)流氓 (7)无赖(8)分文不值的于勒 (13)衣衫褴褛的年老水手 (16)这个小子 (17)这个家伙 (18)老流氓 (19)这个贼 (20)讨饭的 中性词:(1)父亲的弟弟 (2)于勒叔叔 (14)弟弟(15)那个人 (21)先生 (22)卖牡蛎的 (23)亲叔叔 看得出来,文中人物对于勒的称呼发生了鲜明的变化,从充满溢美之词的褒扬到极尽憎恶的辱骂,不啻云泥之别。对于同一个人,不同的人对他有不同的称呼,也是人之常情。 (3)为什么会发生如此鲜明的变化的呢?是否因为与于勒的亲疏关系的不同呢?让我们先来梳理一下文中人物之间的关系。 得出结论:除两位船长以外,他们都算得上至亲,尤其是菲利普夫妇,菲利普,他们是亲兄弟啊,他们夫妇对于于勒的态度却也发生了极其鲜明的变化。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于勒本人发生了变化的呢?让我们继续阅读课文,梳理并叙述于勒的人生经历。 3、跳读课文,梳理并讲述于勒的故事 课文与于勒相关的情节如下: (1)“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2)“人们初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 (3)“我的这位于勒叔叔一到哪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不久就写信回来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 (4)“有一位船长又告诉我们,说于勒叔叔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 (5)“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信上说:“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将动身到南美去做长期旅行,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6)“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 (7)“我父亲突然看见两们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 (8)“船长本已不耐烦我父亲那番谈话,就冷冷地回答说:‘他是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就把把他带回法国。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他叫于勒……姓达尔芒斯,——也不知还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一个姓。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归纳整理:盼于勒——赶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4、根据课文中的情节,以小组为单位,讲讲于勒的故事。 5分钟后,指名发言。评价标准:人称转换是否恰当;以时间为顺序;以第三人称为叙述角度。 参考答案:于勒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他把自己应行的部分遗产吃干净后,还大大占用哥哥应得的那一部分。他被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送到了美洲。到美洲后,于勒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并写信回来说自己赚了点钱,希望能够赔偿他哥哥的损失。两年后又写信说自己要到南美去做长期旅行,让哥哥不要为他的健康担心,还说自己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和哥哥一家快活地过日子。十年之久,于勒没再与家人联系。去年,在美洲,一位船长遇到了他,把他带回法国。此时,在哲尔赛的一条游船上,于勒,衣衫褴褛,正在卖牡蛎。 从经济状况上看,于勒的经历可谓是跌宕起伏,先贫,而富,再贫,直到最后的穷困潦倒,连最起码的生计几乎都维持不了。也正是这个变化直接的导致了菲利普夫妇对他的态度变化,对他的态度变化。小说围绕于勒的命运构成了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5、思考:你认为菲利普夫妇的做法合乎情理吗? 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理的最直接的反映。通过对亲弟弟于勒的称呼变化,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最显著的性格特征上“趋炎附势、嫌贫爱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其实,还不仅仅如此,小说更通过人物行动、表情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细腻地刻画了人物性格。 阅读小说第21-38自然段,找出描写菲利普夫妇表情和动作的语句,揣摩他们的心理。 指名回答后明确:随着语言和心理变化,一层层地发展,至此毕露无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菲利普夫妇也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6、线索分析。 明线——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变化 暗线——于勒的命运 7、课堂练笔1: 以“我眼中————”为话题说一段话。 以菲利普夫妇(主人公)和“我”为主 课堂练笔2: 想象训练(续写):想象一下,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 小结:这样看来,他们身上有我们所熟悉的优点,也有着我们所熟悉的缺点,他们不过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他们不过是有着衣食之忧的小人物,他们不过是不得不考虑明天的面包在那里的底层人物。如果说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的时候,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指责他们这些人,谴责他们的凉薄呢?!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超载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写出人本性深处的东西,发人深思,给人启迪。此文正是如此表现了小人物的辛酸,但我更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体会小人物生存的艰难,并能在这样的艰难中,始终坚守对金钱的正确态度,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始终坚守亲情的纯洁,友情的温厚,人与人之间的最起码的宽容…… 七、板书设计: 赶 盼 躲 遇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