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研发中心高支模方案
130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研发中心1#技术研发楼工程
高
大
支
模
安
全
专
项
方
案
编 制 人: 徐金刚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编制单位: 湖北亚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月5日
目 录
1 、 编制说明及依据.......................................................1
2 、 工程概况..............................................................2
3 、 施工计划.............................................................14
4 、 施工工艺技术..........................................................21
4.1高大模支撑体系基础处理.............................................21
4.2梁板模板支撑架( 构造) 及搭设步骤...................................22
4.3主要的搭设方法与工艺...............................................22
5 、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41
6 、 监控与检测............................................................47
7 、 事故应急程序..........................................................54
8 、 劳动力计划............................................................61
9 、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荷载验算..............................................62
9.1、 1500*1400(300*1350)梁模板(扣件式梁板立柱公用)计算书.......................................................................62
9.2 、 400*1200( 300*1300、 400*900、 300*900) 梁模板( 扣件式梁板立柱共用) 计算书.................................................................. 74
9.3 、 ≤300*800( 200*900、 200*800、 200*700、 200*500、 300*500) 梁模板( 扣件式) 计算书...............................................................86
9.4、 ≤350( 120) 板模板( 扣件式) 计算书...............................95
一、 编制说明及依据
1.1 编制说明
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研发中心1#技术研发楼, 一区、 地下室顶板8-12轴交M-K轴线之间( 该区域有较大梁及板, 最大梁为500*1400, 最大板厚为350mm,支撑体系高度H为3.6米、 最大跨度10.5m) 、 二区、 中庭E~H轴/6~10轴之间( 该区域支撑体系高度H为8.75米、 最大跨度7.8m) , 该区域模板支架搭设高度超过8m。三区展示厅E~H轴/10~12轴之间( 该区域支撑体系高度H为8.9米、 跨度7.8m) 该区域模板支架搭设高度超过8m, 一区域属于本工程超大梁施工工程范围, 二、 三区域属于本工程高支模施工工程范围。因此, 根据国家关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编制本方案, 明确架高超过8m及施工荷载大于15KN/平方米的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工艺技术、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等内容, 确保工程安全可靠地顺利施工。
1.2 编制依据
1.2.1 相关技术文件、 商务文件及图纸
1、 研发中心1#技术研发楼工程设计图纸( 北京威斯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
2、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 本工程施工合同;
1.2.2 施工规范
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 )
2、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4、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
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 )
6、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
7、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
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10、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1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
1.2.3 相关部门管理规定
1、 建质【 】87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2、 建质【 】254号《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的通知》;
3、 关于公布我省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论证专家及开展论证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鄂建函[ ]300号;
4、 武汉市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专家论证实施细则武城建[ ]11号;
5、 武汉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实施手册 ;
二、 工程概况
2.1建设概况
建设工程参建各方一览表
建设单位
山推楚天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北京威斯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武汉公司
施工单位
湖北亚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武汉江城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中南勘察设计院( 湖北) 有限公司
总监理工程师
刘泳江
项目经理
周其林
技术负责人
徐金刚
2.2建筑及结构概况
本工程位于武汉市光谷一路东、 中芯一路北, 工程建筑总面积为10127㎡, 主要用途: 技术研发。
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 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 本工程基础采用灌注桩基础。建筑层数为地上6层、 地下1层, 层高分别为地下室5.4m、 一层4.8m、 二层4.2m、 三-六层3.6m。建筑总高度27.57m。
2.3高大模板工程概况
本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主要位于地下室顶板及中庭和展示区域, 如下所述:
2.3.1较大梁及板区域Ⅰ
Ⅰ区、 地下室顶板8-12轴交M-K轴线之间平面图( 该区域有较大梁及板, 最大梁为500*1400, 最大板厚为350mm,支撑体系高度H为3.6米、 最大跨度10.5m)
Ⅰ区 8-13轴剖面图
Ⅰ区 H-M轴剖面图
一区、 地下室顶板8-12轴交M-K轴线为超大梁板部位, 楼层板厚350mm, 该范围架体搭设标高范围为-5.4m~-1.75m, 架体高度3.6m。支撑体系位于地下室筏板面, 顶部楼板厚度为350mm, 支撑体系顶部梁截面有200×600mm、 300×1750mm、 500×1400mm, 最大跨度10.5米。梁、 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 属于超大梁板支撑体系, 此范围内梁按900×900梁下增加2根立杆, 间距450, 非高支模板体系板按900×900搭设。
2.3.2高支模区域Ⅱ
Ⅱ区中庭H~E轴/6~10轴之间高支模区域平面图
Ⅱ区一至二层 6-10轴剖面图
Ⅱ区一至二层 E-H轴剖面图
Ⅱ区中E~H轴/6~10轴二层上部三层梁为高支模部位, 该范围架体搭设标高范围为8.75m, 架体高度8.75m。支撑体系位于地下室顶板上, 楼板厚度为180mm, 砼标号C35, 支撑体系顶部梁截面有200×700mm最大跨度7.8米。梁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 属于超高模板支撑体系, 与E~H轴/6~10轴线范围外的非高支模板体系连成一体, 非高支模板体系板按900×900搭设, 与高支模对应的梁下搭设应与高支区梁搭设一致, 以便更好地传力至下层结构上, 高支模立杆下一层( -0.45~-5.4) 支撑体系不拆除。
三区展示厅E~K轴/10~12轴之间高支模区域平面图
Ⅲ区二至四层 10-12轴剖面图
Ⅲ区二至四层 E-K轴剖面图
图中E~K轴/10~12轴四层上部屋面梁板为高支模部位, 楼层板厚120mm, 该范围架体搭设标高范围为4.77m~14.37m, 架体高度9.48m。支撑体系位于二层结构楼板上, 楼板厚度为120mm, 砼标号C25, 顶部楼板厚度为120mm, 支撑体系顶部梁截面有200×500mm、 200×700mm、 200×800mm、 纵向跨度7.8米。梁、 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 属于超高模板支撑体系, 与E~K轴/10~12轴线范围外的非高支模板体系连成一体, 非高支模板体系板按900×900搭设, 与高支模对应的梁下搭设应与高支区梁搭设一致, 以便更好地传力至下层结构上, 高支模立杆下一层( 0.00~4.77) 支撑体系不拆除。
三、 施工计划
3.1施工进度计划
高支模区总进度计划: 2月20日~ 6月20日, 共120天;
分部结构层进度计划:
3.2材料与设备计划
支撑体系所用的钢管、 扣件、 顶托等必须见证取样在省检测中心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必须符合现行规范和设计计算的要求。
3.2.1、 钢材的选用
( 1) 钢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的规定。
( 2) 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2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的要求,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不得使用有严重锈蚀、 弯曲、 压扁及裂纹的钢管。
( 3) 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 采用Φ48×3以上的钢管。
( 4) 新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2) 应有质量检验报告, 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
试验方法》GB/T 228的有关规定;
3)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 不应有裂缝、 结疤、 分层、 错位、 硬弯、 毛刺、
压痕和深的划道;
4) 钢管外径、 壁厚、 断面等的偏差, 应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
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的规定;
5) 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 5) 旧钢管的检查在符合新钢管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表面锈蚀深度应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 的规定。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检查时, 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 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 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
2) 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
范》JGJ 130- 的规定;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工具
1
钢管弯曲
a. 各种杆件钢管的端部弯曲L≤1.5
≤5
钢卷尺
b.立杆钢管弯曲
3m<l≤4m
4m<l≤6.5m
≤12
≤20
c.水平杆、 斜杆的钢管弯曲l≤6.5
≤30
2
冲压钢脚手板a.板面挠曲
L≤4m
L>4m
≤12
≤16
钢卷尺
b.板面扭曲( 任一角翘起)
≤5
3) 钢管上严禁打孔。
( 6) 钢铸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 11352中规定的ZG 200-420、 ZG 230-450、 ZG 270-500和ZG 310-570号钢的要求。
( 7) 钢管扣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
( 8) 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 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
1) 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 有裂缝、 变形的严禁使用, 出现滑丝的
螺栓必须更换;
2) 新、 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3) 支架采用的扣件, 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 不得发生破坏。
( 9) 连接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 5117或《低合金钢焊条》GB/T 5118中的规定。
( 10) 连接用的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C级》GB/T 5780和《六角头螺栓》GB/T 5782。
3.2.2、 木材的选用
( 1) 模板结构或构件的树种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选择质量好的材料, 不得使用有腐朽、 霉变、 虫蛀、 折裂、 枯节的木材。
( 2) 模板结构应根据受力种类或用途选用相应的木材材质等级。木材材质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的规定。
( 3) 用于模板体系的原木、 方木和板材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 不得利用商品材的等级标准替代。
( 4) 主要承重构件应选用针叶材; 重要的木质连接件应采用细密、 直纹、 无节和无其它缺陷的耐腐蚀的硬质阔叶材。
( 5) 当采用不常见树种作为承重结构或构件时, 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要求进行设计。对速生林材, 应进行防腐、 防虫处理。
( 6) 当需要对模板结构或木材的强度进行测试验证时,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标准进行。
( 7) 施工现场制作的木构件, 其木材含水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制作的原木、 方木结构, 不应大于15%;
2) 板材和规格材, 不应大于20%;
3) 受拉构件的连接板, 不应大于18%;
4) 连接件, 不应大于15%。
3.2.3、 竹、 木胶合模板板材的选用
( 1) 胶合模板板材表面应平整光滑, 具有防水、 耐磨、 耐酸碱的保护膜, 并应有保温性良好、 易脱模和可两面使用等特点。板材厚度不应小于18mm,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ZBB70006的规定。
( 2) 各层板的原材含水率不应大于15%, 且同一胶合模板各层原材间的含水率差别不应大于5%。
( 3) 胶合模板应采用耐水胶, 其胶合强度不应低于木材或竹材顺纹抗剪和横纹抗拉的强度, 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 4) 进场的胶合模板除应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外, 还应保证外观尺寸合格。
3.2.4 材料与设备计划
1、 根据材料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钢管、 顶( 底) 托、 扣件、 木方、 模板、 对拉螺杆及配套螺帽、 蝶形卡等材料采购。( 见附表1)
附表1: 周转材料计划表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1
钢管
48×3.0mm, 长度6000( mm)
根
1
48×3.0mm, 长度5500( mm)
根
3000
48×3.0mm, 长度3600( mm)
根
1500
48×3.0mm, 长度2800~3000( mm)
根
6000
48×3.0mm, 长度2500( mm)
根
900
48×3.0mm, 长度 ( mm)
根
3500
48×3.0mm, 长度1800( mm)
根
5000
2
扣件
直角扣件
颗
60000
对接扣件
颗
6000
旋转扣件
颗
1
3
可调顶托
600mm、 直径Φ32
个
1
4
木垫板
300×50×4000( mm)
根
5
木枋
40×90×4000( mm)
m3
1200
6
模板
915×1830×15( mm)
m2
6000
7
对拉螺杆
Φ12mm, 长度1200
根
1000
Φ18mm, 长度1500
根
1500
Φ18mm, 长度2100
根
400
Φ18mm, 长度1600
根
800
8
U卡
个
10000
9
安全网
密目1800×3000
m2
4000
疏目1500×3000
m2
6000
2、 现场需要的木工圆盘锯、 砂轮切割机、 电焊机等机械设备按规定维修和保养, 使之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见附表2)
附表2: 施工机具设备表
序号
设备机具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1
塔吊
ZJ5910
2
2
施工电梯
SCD200/200
2
3
电焊机
BX1-500
3
4
砂轮切割机
J3G-400
3
5
木工圆盘锯
4
6
小型手提锯
8
3.3、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计划
工 种
人数
备 注
机修电工
4
持证上岗
架子工
30
持证上岗
木工
150
钢筋工
40
泥工
25
电焊工
4
持证上岗
技术负责人
1
持证上岗
施工员
4
持证上岗
专职安全员
2
持证上岗
3.4、 材料验收制度及责任人
1、 在确定周转材料供货或租赁单位前, 项目部必须根据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要求对供应单位的信誉、 供货能力、 供货质量、 业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 符合要求后再签订供货或租赁合同。
2、 钢管、 扣件、 顶托等周转材料进场必须附有生产厂家的产品的质量合格证, 同时钢管、 各种型号的扣件、 顶托等必须见证取样送检, 合格后才可使用,
同时钢管、 扣件、 顶托的材质必须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 ) 要求。
3、 钢管表面有孔洞的严禁进场使用; 扣件表面有裂缝、 变形的严禁使用, 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密目式安全网必须在有关单位指定的品牌中选择采购。同时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 2) 应有质量检验报告, 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T228) 的有关规定, 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 3)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 不应有裂缝、 结疤、 分层、 错位、 硬弯、 毛刺、 压痕和深的划道;
( 4) 钢管外径、 壁厚、 断面等的偏差, 应分别符合规范规范( JGJ130- ) 的规定;
( 5) 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4、 对旧钢管的检查在符合新钢管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表面锈蚀深度应符合规范规范( JGJ130- ) 的规定。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检查时, 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 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 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
( 2) 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规范( JGJ130- ) 规定。
( 3) 钢管上严禁打孔。
5、 周转材料的进场验收由项目部材料员组织, 经验收合格, 项目经理同意后进场使用。严禁使用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周转材料。
6、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采用锻铸制作的扣件, 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 GB15831) 的规定; 采用其它材料制作的扣件, 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
7、 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 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
( 1) 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 有裂缝、 变形的严禁使用, 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 2) 新、 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 3) 支架采用的扣件, 在螺栓拧紧扭力达65N.m时, 不得发生破外。
8、 材料验收责任人: 刘泽文 联系电话:
四、 施工工艺技术
4.1、 高大模支撑体系的地基处理
4.1.1一区、 地下室顶板8-12轴交M-K轴。属于超大梁板部位( 500*1400、 300*1750) .板厚350mm架体高度3.6m。该区域的支撑体系位于地下室底板.
注: ( 地下室结构为桩基础整体筏板钢筋混凝土结构, 板厚500mm、 砼标号C30)
该超大梁板区梁板砼浇筑后, 待其强度达到100%时所对应的区域支撑系统方可拆除。
4.1.2二区、 E~H轴/6~10轴二层上部三层梁为高支模部位, 架体高度8.75m。支撑体系位于地下室顶板上。注: ( 地下室顶板厚度为180mm, 砼标号C35) 另高支模区域梁板处设有后浇带( 位置详见二区平面图) 。后浇带处基础支撑与下层后浇带支撑对应搭设, 其后浇带支撑后期不拆除。高支模区域架体搭设时与下层架体立杆垂直搭设, 待下层砼强度达到100%时方可浇筑高支模区域梁板砼, 高支模区域强度达到100%时才能拆除基础支撑架。
4.1.3三区、 E-K轴/10-12轴四层上部屋面梁板为高支模部位, 楼板厚度120mm, 该范围架体高度9.84m, 最大跨度7.8m。该高支模区支撑结构位于二层结构楼板上。注: ( 二层结构板厚为120mm, 砼强度为C25) 该高支模区梁板砼浇筑待支撑系统基础砼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浇筑, 且二层板架体在浇筑高支模区砼以前不拆除。
4.2梁、 板模板支撑架( 构造) 及搭设步骤:
1、 首先弹出梁、 板立杆中心线( 立杆间距) , 先梁后板;
2、 梁立杆按计算间距从中间向两端柱分, 不足间距的放在柱边, 最边立杆离垂直梁边300mm, 梁两侧立杆离梁边300mm, 梁底带顶托立杆根数按计算确定, 但至少按构造要求设一根;
3、 板立杆位置由两垂直方向梁立杆上水平杆延长线交汇确定, 确保梁板水平杆贯通;
4、 先搭设梁立杆, 后塔设板立杆, 梁板立杆按先后顺序同时搭设;
5、 纵横水平杆沿立杆按步距由下至上, 一道一道纵横搭设; 8米以上高支撑架的最上一、 二步水平杆需按JGJ162- 规范6.1.9条加密( 8-20米加密一道, 20米以上加密二道) ;
6、 最上层纵横水平杆离梁( 板) 底的距离不得大于300mm;
7、 剪刀撑、 格构柱按JGJ162- 规范6.2.4条设置;
8、 梁( 板) 顶托立杆上摆放主梁钢管, 两侧立杆上用扣件扣紧主梁钢管, 主梁钢管上立式摆放次梁方木, 次梁方木上摆放砼梁( 板) 底模板。
4.3 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